单雄信漂泊江湖,又与李密闹翻,见王世充礼贤下士,青英公主漂亮年轻,也就慨然答应了亲事,与青英公主成亲,琴瑟和谐。
婚后不久,单雄信得知秦叔宝三人要去长安投奔李世民,就来找王世充,极力保荐三人,请王世充封他们官爵。
王世充心有顾虑,知道秦叔宝与李渊、李世民关系非同一般,生怕他三人拥兵自重,万一李世民来招降,秦叔宝会反戈一击,反而不美。
于是王世充对单雄信说:“妹婿,秦叔宝三人初来乍到,寸功未立,骤然封他们高官,只恐众将不服。我意先为他们盖一座三贤馆,供养他三人在内,好酒好肉,逍遥快活,等日后他们立了功,再封赏不迟,你看如何?”
单雄信想想有理,就答应下来,每日陪秦叔宝三日饮宴游玩,十分快活。
李密探得此消息,心中大喜,日夜谋划,想利用王世充对秦叔宝三人的不信任,再次招降三人位自己所用,召集瓦岗旧部,自己称王!
恰好没过几天,李渊召李密议事,说山西黎阳不少盗贼聚众作乱,其中有瓦岗寨的军士混在里面,想派李密去黎阳安抚昔日的部众,封王伯当为左武卫将军随同前往。
李密大喜,机会来了,当即应诺,回去收拾行李准备出征。
李密想想妻子貌美年轻,割舍不下,欲带她同往,让她收拾金银细软,随军出征。
公主不禁起疑,就问李密,把东西都带走,还回不回来?
李密说:“想我一代豪杰,怎肯久居人下?此去黎阳,我召集旧部,自立为王!成功后,你就是王后了,岂不强过仰人鼻息?”
公主一听大怒,骂道:“你这狼心狗肺之人,我家伯伯李渊待你天高地厚,你不思报恩,起此反心,真逆贼也!”
李密怒骂道:“你这贱人,怎敢如此无礼!”拔出腰间宝剑,一剑将公主杀了,立即招王伯当商议。王伯当匆匆赶来,一看公主倒在血泊中,大吃一惊,问了缘故,喊道:“不好了!还有什么好商议?伺候公主的下人必定去禀报李渊,此时不走,等着引颈受戮不成?”
李密慌忙与王伯当上马出门,逃出长安东门而走。
唐高祖李渊很快得到消息,勃然大怒,命秦王李世民领兵追赶,一定要将李密碎尸万段,为公主报仇雪恨。
李世民带着御林军中的精锐骑兵一千人,出东门一路赶去,星夜兼程,终于在熊耳山中赶上了李密!李密听得身后马蹄声响,回头一看,只见一队人马飞奔赶来。
李密与王伯当纵马加鞭,急急逃命,行不到十里,前面断涧挡路,后面追兵已到,李密连声叫苦,面色大变。
王伯当跃马向前,当在李密身前,手持方天画戟,喝道:“唐兵要休赶,俺王伯当在此,若再上前,我弓箭无眼!”
秦王李世民早知王伯当神射,勒住战马不敢向前,手下御林军将领却不服,两员副将过来请战。
李世民点头同意,两员副将拍马上前,王伯当立刻从箭壶里取出两支羽箭瞄准;两将挥舞兵器护身,王伯当傲然一笑,眼见两将一前一后冲来,一松弓弦,两箭齐射!
前面一将一看来势极快,急忙往马头上一趴,躲过一箭,羽箭“嗖”地一声,插进后面一将的咽喉!
前面一将正在侥幸,不想王伯当射出的第二支羽箭飞来,插进自己的胸膛!
两员副将顷刻之间双双殒命,唐军大惊,个个不敢上前挑战。
李世民沉吟片刻,毅然下令放箭!
御林军纷纷取出弓箭,李世民道:“王伯当兄,我李世民再劝你一次,识时务者为俊杰!你若再不投降,我一声令下,万箭齐发,你必定命丧当场,望你三思!”
王伯当毅然道:“秦王千岁,不必多言!俺王伯当素重纲常,忠臣不事二主,事到如今,有死而已!”
说完大喝一声,急舞方天画戟,挡在李密身前,把画戟舞得泼风一般。
李世民无奈,手一挥,下令放箭!
顿时乱箭齐发,王伯当舞戟更急,一边大声喊主公快逃!
李密拨马就走,无奈前面断涧挡路,逃不出去,慌乱中右腿中了一箭,“哎呀”一声大叫,倒下马来。
王伯当大惊,急忙回头来看,这么一分神,手中方天画戟舞得慢了一点,被几支羽箭射中,到下马来!
李世民怜惜他忠义,举手止住士兵放箭,催马过来还想劝降。
王伯当把牙一咬,突然拔出腰间佩剑,挥剑自刎!
李世民感慨不已,下令将王伯当厚葬,割了李密的首级回去复命。
唐高祖李渊下令将李密首级,号令午门示众。
洛阳的秦叔宝,程咬金和罗成得知,商量起来。秦叔宝说:“两位兄弟,李密虽然不义,毕竟曾是我们的主公,我有意进长安吊祭一番,二位意下如何?”
程咬金嚷嚷道:“去,都去!这王世充也不是个东西,皮笑肉不笑,每日好酒好菜供着,就是不让我们做事!还不如去长安投奔李世民去!”
秦叔宝看向罗成,罗成也点头同意,于是三人瞒着王世充和单雄信,偷偷出了洛阳,骑马赶赴长安。
一路赶到午门外,忽然看见徐茂公和魏征也赶来,正摆下祭品,焚香烧纸,祭奠李密。
三将大喜,上去会合,问从何而来?
徐茂公笑道:“我和魏征大哥,早就出来投唐,只因路上贪看风景,寻访道友,晚来了些日子,不想李密兵败投唐,却又反叛,真是死有应得!我们不过是念在故主的情谊,来祭奠他一番而已。”
五人叙话,秦叔宝、罗成、程咬金也拜祭一番,早有唐兵报于李世民。
李世民细问五人的长相,喜出望外,亲自出来迎接,请进金殿,向李渊一一介绍。
李渊大喜,下令埋了李密的头颅,封徐茂公为军师,魏征为洗马,秦叔宝、罗成、程咬金都做大将军,加封秦叔宝为太子舍人,辅佐秦王李世民。
李世民对秦叔宝的英勇早有耳闻,对他十分礼遇,授予了他马军总管的职位,随自己一同镇守长春宫。
李渊又命他五人按察四方,招集金墉七骠八猛十二骑来归。
那些金墉旧将,听说五人归唐,陆续赶来归附,瓦岗诸将再次相聚于长安。
秦叔宝念及和单雄信的交情,正要修书派人送去洛阳,请他弃暗投明,来归顺大唐,忽然李渊派人来请。
秦叔宝急忙去见驾,李渊说:“爱卿,定阳王刘武周带兵犯境,元帅宋金刚带着一个骁将叫尉迟恭的,已经攻破几座城池!我欲派你挂帅,率领瓦岗诸将去迎敌,你可愿意?”
秦叔宝欣然领命,率十万大军出发,路上就问探马,尉迟恭是个什么角色?
探马说:“大帅,山后朔州麻衣县,有一人姓尉迟、名恭,字敬德。此人生得身长一丈,腰大十围,面如锅底,一双虎眼,两道粗眉,腮边一排虎须。善使雌雄两条竹节鞭,有万夫不当之勇。尉迟恭娶妻梅氏,妻舅梅国龙、梅国虎二人,在麻衣县当马快。尉迟恭住在城外打铁,兼带务农为业。
有一天,梅国龙、梅国虎到尉迟恭家里看姐姐,对尉迟恭说:“我们听说定阳王刘武周,派遣元帅宋金刚,在麻衣县募选先锋,尉迟恭你一身好武艺,力气又大,难道不想去试试?就一辈子做个打铁匠?”
尉迟恭喜道:“我自然想去试试,我也听说了此事,只因你们的姐姐有孕在身,脱身不开。如今二位老舅到此,我就把夫人拜托给你们,凡事全赖照顾;我留下雌鞭在此,如果生下儿子,取名尉迟宝林,日后夫妻父子重逢,可将雌雄二鞭为证。”
梅国龙、梅国虎欣然同意照顾姐姐,于是一家人洒泪而别。
尉迟恭带了盔甲和雄鞭,往麻衣县而来;到了麻衣县,写了投军状,投入帅府。
元帅宋金刚传他进来一看,好像烟熏太岁,火烧金刚;就命他演练武艺,果然十分猛勇。
宋金刚大喜,立刻动身,领着尉迟恭去见刘武周;刘武周又让他与殿前镇殿将军对战,几个镇殿将军都不是尉迟恭的对手!
刘武周又问他行军打仗的事宜,尉迟恭对答如流;刘武周大喜,下旨封尉迟恭为先锋,宋金刚为元帅,起兵十万,来抢唐朝关隘。
雁门关守将王天化,一边写告急表章向朝廷求援,一边领兵出战,未及三合,被尉迟恭用长矛刺死,攻进雁门关;随后宋金刚的大队兵马也到了,一齐进关。
两军合兵一处,尉迟恭领兵直奔偏台关杀来。关中守将金日虎,领兵出关迎敌,谁知战不上五合,被尉迟恭一鞭打下马去,又占了偏台关。
尉迟恭率军又奔白璧关,白璧关将多,一齐出战,却被尉迟恭矛挑鞭打,杀死杀伤上将数十员,抢了白璧关。
即刻拍马抢先,宜奔。其时殷齐二王到了,忽报半日工夫,失了两关,又报兵到城下,二王大惊,上城一看,见那尉迟恭犹如灶君一般。二王忙令画工,在城上描了他的形像,随后领兵出城。却被用迟恭鞭打枪挑,宋金刚人马也到,尉迟恭即起身追赶二王。一夜之间,连劫他八寨,赶得二王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幸喜宋金刚有令,着尉迟恭先取太原,尉迟恭只得带马回白璧关去了。
秦叔宝听闻尉迟恭如此厉害,不免忧虑,罗成劝道:“表哥,天下英雄,武艺排名在我之前的都已死尽,还怕区区一个尉迟恭?此去征战,无须你出马,小弟一人必擒尉迟恭!”
喜欢孤臣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孤臣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