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死而不倒,浑身体无完肤,却屹立着不动,吓坏了监斩官。
刽子手也骇怕得连连后退,三千五百刀割完,袁崇焕的鲜血流了一地,人几乎成了骷髅,却不肯倒下,闻所未闻!
围观的群众却起哄了,大声骂道:“汉奸!卖国贼!妖怪!”群情激愤,忽然有人冲过衙役的阻拦,扑倒袁崇焕的死尸面前,拿起凌迟刀,把袁崇焕骷髅上附着的皮肉割走一块!
顿时一发不可收拾,在皇太极入关一战中死去亲人的群众怒不可遏,冲过去纷纷割肉!残肉很快割完,激怒的人群竟然把袁崇焕的骨架拆散了,抢了一根就走,要带回去熬汤喝,以报亲人被害之仇!
转眼的功夫,袁崇焕尸骨无存,连监斩官都不忍再看,带着衙役们回去了,刑场只留下一滩滩鲜血,惨不忍睹!
袁崇焕早已失血死去,中阴身(灵魂)站在空中,指着脚下的人群破口大骂!可惜阴阳相隔,人们根本听不见!
袁崇焕的灵魂仇深似海,飘荡在人世间不肯去地府,失去肉体的束缚,灵魂轻灵无比,具备五种神通,心中所想,转眼便到!
没过几天,皇太极得知袁崇焕的死讯,心中大喜,再无后顾之忧,立刻兴兵南下!
皇太极围困锦州,继任辽东巡抚洪承畴率领十三万精锐明军出关救援,与八旗军初一交战,大获全胜。但洪承畴担心满清骑兵机动力强,如果行动太过急躁会被皇太子钻空子,因此他打算步步为营,从宁远缓缓向锦州攻击前进。
但是,远在北京的崇祯皇帝却以军需不足为由,命令洪承畴火速进军。在皇帝、监军和同僚的催促下,洪承畴无奈,只得率领明军主力全力进攻。八旗军被杀得落花流水!
皇太极当时有病在身,鼻子出血严重,但听说松锦前线战败的消息,立刻心急如焚,昼夜兼程五百里狂奔到前线。
皇太极火速制定对策,他发现明军倾巢出动,后方空虚,因此暗中派遣精锐骑兵抄袭了明军囤积在塔山的粮草,导致明军军需匮乏,陷入被动。
洪承畴此刻已经进退失据,无奈之下只得命令部队突围。夜色中,十几万明军为了逃命乱作一团,混战中自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当时洪承畴手下有八名总兵官,除了吴三桂等少数人逃入杏山侥幸活命,其余大多跟随洪承畴被困,无路可逃,只得退入松山城。
最后,在八旗军的猛攻下,松山城内部明将投降,松山失守,洪承畴随后不久也投降满清。松锦战役明军被杀五万多人,死尸连绵上百里,投海而死者不计其数,明朝精锐一战全灭,国家储备多年的军需也损失殆尽,明朝最后的元气被耗干了。
洪承畴投降满清后,为满清出谋划策,而松锦战役的幸存者吴三桂,投降后成了满清入关南下的急先锋。
袁崇焕的灵魂在空中飘荡,看得一清二楚,心里百味杂陈!
忽然想起屈杀自己的崇祯,心念一动,又飞到皇宫里察看。
这时李自成大军兵临北京城下,通州沦陷,北京城被围,想南迁也走不掉了的崇祯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召集文武百官,向他们借钱抗敌!
不想募捐旨意下达,却应者寥寥,开始只有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来到户部捐出了自己的家产四百两白银,而当时的内阁首辅魏藻德只捐了五百两!
崇祯希望百官能以“捐三万两为上等”,然而,除了最富有的太监王心之捐了一万两,其余达官显贵要么几百两甚至几十两的捐,有的人哭穷竟然上街卖家当,惹得京城百姓看笑话。
崇祯无奈,求救于岳父周崇,这周崇是有钱的,但他也不捐,最后硬着头皮捐了一万两!周崇德的女儿周皇后看不下去,把自己的私房钱五千两白银交给父亲,让他捐出去,但周崇却匪夷所思地私吞了两千两,最后捐款一万三千两!
崇祯皇帝磨破嘴皮子,绞尽脑汁,只募集了二十万两白银,根本无力应对危机。
明军本就士气低落,没有银子激励,都无心守城,三月十八日,北京城破,崇祯帝跑到煤山上吊殉国!大明亡国!
李自成进京三天,竟有一千三百多名明朝官员向李自成朝贺!袁崇焕的灵魂看得悲愤不已!
随即李自成勒令文武百官“交钱”,名叫“助饷”。手下大将刘宗敏赶制了五千套夹棍逼银子,首辅魏藻德被夹棍夹断了十指,交出白银数万两。然而刘宗敏不相信一个内阁首辅家里只有几万两白银,继续用刑,魏藻德惨叫连连,五天五夜的酷刑后魏藻德脑裂而死。
明朝文武百官被刘宗敏“夹打炮烙,备极惨毒,不死不休。”共搜刮了七千万两白银!袁崇焕的灵魂却看得欣喜无比,终于有人替自己出了恶气!
但袁崇焕想想,崇祯屈杀自己也是迫不得已,心里一动,又飞到煤山去看还吊在歪脖子树上的崇祯,百感交集。
忽然空中传来梵唱之声,凭空涌出无数朵金莲花,把袁崇焕的灵魂团团围住!
袁崇焕大吃一惊,正在挣扎,忽然霞光万道,地藏菩萨一身金黄色僧衣,一手捧摩尼宝珠,一手持九环锡杖,浮在半空!
袁崇焕一见地藏菩萨,忽然福至心灵,跪倒在地,连连磕头。
地藏菩萨怜悯地说:“灵珠子,你每次转世,寿终之后都恢复本来面目,飞到酆都城。而这次你死后却没有回去,我放心不下,特来找你。你身上笼罩着一股戾气,障碍了你的灵性,你现在与普通厉鬼无异!不过这也不能怪你,你有大功于朝廷,却受此酷刑,自然怨气冲天!也罢,我且替你除去戾气。”
说完,地藏菩萨把手中九环锡杖一丢,九环锡杖如游龙绞尾一般扑向袁崇焕,九个金环“叮叮叮”一阵乱震,从袁崇焕体内抽走丝丝缕缕的黑气,又飞回地藏菩萨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