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托克豪森(1 / 1)

史托克豪森(Karlheinz Stockhausen, 1928—)

德国作曲家。1947年中学毕业后,入科隆音乐学院学习钢琴与音乐教育,并同时就学于波恩大学攻读德国语言文学、音乐学及哲学。自1950年开始,学习作曲。1951年参加达姆施塔特假期讲习班。次年赴巴黎随梅西安深造。1953年返回联邦德国,就任于科隆电子音乐工作室,并与波恩大学语音与通讯技术研究所合作,进行电子音乐的理论研究与创作。1956年,史托克豪森的第一部电子音乐作品《少年之歌》闻世,从此享誉乐坛。史氏是序列音乐期刊《序列》(1954—1959)的主要出版人之一。自1957年起,他又成为达姆施塔特假期讲习班领导者之一。1969—1973年他为科隆音乐学院教师定期举办“新音乐讲习班”。1973年起,任科隆莱茵音乐学院教授,并多次出访世界各国举行自己的作品演奏会及旨在传播电子音乐及其他先锋派音乐的学术活动。1974年,史氏因其音乐活动而获联邦德国一级铁十字勋章。

史氏正式出版的作品,除部分钢琴、室内乐、合唱、管弦乐外,尚包括大量电子合成器音乐及将人声、器乐与电声溶为一体的作品。史氏的理论著述也很丰富。其中,《结构与体验的时间》、《时间怎样消逝……》、《瞬间形式》等文章,对当代音乐中若干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系统探讨。他提倡打破传统音乐各段落间因果联系,强调各个音乐瞬间的独立存在的“瞬间形式”。他的基于偶然音乐的实践而提出的“开放形式”的理论对当代作曲技术的发展也有明显的影响。

史氏50年代初期的创作受韦伯恩与梅西安影响很深。他的处女作《交叉演奏》与布列兹的《结构Ⅰ》相似,均为最早应用整体序列音乐技术创作的作品,被称为二次世界大战后“新音乐的起点”。史氏也是最早将电子音乐手段应用于序列音乐的作曲家。他不仅应用韦伯恩式的“点描法”,并将序列的原则扩大应用于由多音构成的“音组”及“音场”的组合中,创立了所谓的“音组式”及“音场式”序列技术。在这方面,他为三个乐队而作的《群》(1955—1957)是代表性作品。自50年代后期开始,他又几乎与布列兹同时从序列风格转向“有限制”的偶然音乐写法。在《钢琴曲第11号》(1956)、《叠句》(1959)及《为一个打击乐器手而作的套曲》(1959)等作品中,他在速度、力度、奏法或段落顺序等方面给演奏者提供了一定程度的自由选择余地。60年代中期后,史氏更强调创作与演奏中“超意识”的作用,提倡带有神奇色彩的“心灵直觉音乐”。在《遥远的音乐》(1966)、《七天记事》及《为一幢房子而作的音乐》(1968)等“直觉音乐”创作中,可明显看到史氏的创作观与东方神秘主义哲学的联系。在完成于1975—1977年的《天狼星》中,史氏则将音乐材料高度理性化的组合结构与“超理性”的直觉观念结合在一起。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中期,他主要致力于构思宏大的“多部连续”歌剧《光》的创作。在这些作品中,反映了史氏力图创造一种集不同民族文化风格于一身的“世界音乐”的理想。(杨立青)

喜欢国际现代艺术辞典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国际现代艺术辞典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

最新小说: 贝海拾珠 纯原乡 遇到梦 椿与冬 我的明恋是暗恋 从紫罗兰开始的无限穿越 不知风吹向何方 我们的故事清溪 小窦日记 亚橘的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