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德列茨基(Krzysztof Penderecki, 1933—)
波兰作曲家。出生于克拉科夫近郊的小镇德比卡。一度师从斯科吕塞夫斯基攻读作曲。1955年入克拉科夫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并随马拉夫斯基继续学习作曲。1958年毕业后留院任教。1959年,他的三部作品在波兰作曲家协会主办的作曲比赛中包揽了三项第一名而崭露头角。同年,他的获奖作品之一《诗节》在“华沙之秋”音乐节上首演,1960年,为弦乐与打击乐而作的《折射光》在多瑙厄申根音乐节上的公演,都获得了成功,使他成为先锋派音乐家而闻名乐坛。60年代初,潘德列茨基在华沙广播电台从事电子音乐的研究。1966—1968年,他在联邦德国的埃森音乐学院任教。1968—1969年,获联邦德国学术交流中心奖学金在西柏林从事现代音乐的研究与创作活动。1972年,潘德列茨基出任克拉科夫音乐学院院长。1973—1974年赴美国耶鲁大学任客座教授。潘德列茨基是多项国际作曲比赛的获奖者,并曾因其《广岛殉难者的悼歌》(1961)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国际作曲家论坛奖。自60年代以来,他还常以指挥家身份在世界各地指挥他自己作品的演出。
潘德列茨基的创作包括三部歌剧,两部交响曲,多部清唱剧,大量为不同编制的乐队而写的管弦乐,及五十余部戏剧配乐、电影音乐以及室内乐、合唱等。其中,相当一部分作品与宗教题材有紧密联系。在《广岛殉难者的悼歌》及为奥斯威辛集中营的牺牲者而作的《末日经》(1967)等作品中则表现出作曲家对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虑。他的早期作品(1954—1958)具有明显的序列主义倾向,除韦伯恩外,布列兹及斯特拉文斯基对他该时期的风格也有一定影响。他于50年代末—60年代中期所写的许多作品,如《折射光》、《挽歌》、《时间与寂静的维度》(1959—1961)、《多面体》(1961)、《莹光》(1961—1962)、《自然音响》(1966)等,非常强调音色与噪音音响的作用,主要采用音束为基本素材,利用不同“音响面”的色彩、力度、音区、奏法及密度对比形成丰富的变化与严谨的结构,创立了崭新的“音色—音响音乐”风格。同时,在为大提琴与乐队而作的《奏鸣曲》(1964)、《第二弦乐四重奏》(1968)、《第一交响曲》(1973)中,又将音色一音响作曲技法与更为线条化的风格结合在一起。自70年代后期起,他的创作观念及风格发生剧烈变化。他认为,真正的作曲家必须能够将“音响变成一种美学上令人满足的体验”,并“用古老的形式创造新音乐”。在此期间,他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1976)、《感恩赞》(1979)及《第二交响乐——圣诞》(1980)带有典型的新浪漫主义风格和浓郁的感**彩。虽然,部分评论家批评他早期的音色—音响音乐“肤浅”,“呆滞”,而先锋派作曲家对他后来转向新浪漫主义的立场也进行抨击,但潘德列茨基仍不失为当代音乐中引人注目的作曲家之一。(杨立青)
喜欢国际现代艺术辞典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国际现代艺术辞典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