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协奏曲(1 / 1)

小提琴协奏曲(Violin Concerto)

奥地利作曲家贝尔格的作品。写于1935年。1935年2月,美国小提琴家克拉斯纳要求作曲家贝尔格为他用十二音技法创作一部小提琴协奏曲。贝尔格答应了他的要求,但因忙于写作歌剧《露露》,迟迟没有动笔。不久,贝尔格得到他的年轻的朋友马侬·格罗皮乌斯病死的消息。她是一位十八岁的漂亮小姑娘,是奥地利作曲家马勒的遗孀阿尔玛·马勒改嫁给奥地利诗人法朗兹·威尔菲尔后所生的女儿。她染上了小儿麻痹症,于1935年4月22日不治身死。患病期间,她坚毅不屈,与疾病作了顽强的斗争。这一噩耗激起了贝尔格创作小提琴协奏曲的强烈愿望,他要把她的生和死升华为音乐,写成一部哀惋动人的追思曲,来表达他对她的怀念和哀悼之情。贝尔格在写作协奏曲期间,因被虫咬而血中毒,病情愈来愈严重,协奏曲的后半部分,是他在怀着死亡的预感、忍着病痛写出的。1936年4月19日,克拉斯纳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国际当代音乐节上初次演出了这部协奏曲,但贝尔格已于四个月前去世。

这部小提琴协奏曲包含两个部分,每一部分各分两乐章。第一部分描写马侬无忧无虑的生活和温柔活泼的性格;第二部分抒写她的病痛、灾变和解脱。两部分形成了生与死的鲜明对比,而每一部分的两乐章,又是思想感情表现的两个不同阶段。

全曲以一个暗示着g,D,a,E调性的十二音序列为基础,并用了两个有明确调性的传统音乐素材,其一是用于第二和第四乐章的奥地利克思滕州民歌《李树上的小鸟》,其二是用于第四乐章的众赞歌《这就够了》。众赞歌的旋律为1662年德国作曲家鲁多尔夫·阿勒所作,1723年由巴赫配置和声,作为第60康塔塔的最后一曲。

第一乐章是抒情的行板,乐队和独奏小提琴纵横交错、挥洒自如地发展着十二音序列,描写马侬温柔活泼的性格。

第二乐章是谐谑曲风格的小快板,音乐洋溢着维也纳圆舞曲音调,描写愉快的青年时期的生活。在尾声中,圆号和小号在独奏小提琴的衬托下吹出了奥地利民歌《李树上的小鸟》的曲调。

第三乐章是一个自由的华彩段,激动人心的快板音乐,描写马侬与病痛作斗争。

第四乐章是一首祈求灵魂安息的众赞歌变奏曲。贝尔格把无调性的十二音技法揉进了传统的调性音乐。这里引用的众赞歌,是巴赫第60康塔塔的结尾合唱。这部康塔塔的内容通过“恐惧”和“希望”的对话,宣扬《新约·启示录》中“死者有福”的思想。贝尔格用这首众赞歌来安慰马侬的亡灵,实质上也是安慰怀着死亡预感的贝尔格自己。在小结尾中,《李树上的小鸟》的歌声又起,仿佛旧梦重温,令人不堪回首。最后在尾声中又响起了众赞歌的旋律,暗示死者有福,再一次接受着宗教的安慰。(钱仁康)

喜欢国际现代艺术辞典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国际现代艺术辞典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

最新小说: 贝海拾珠 纯原乡 遇到梦 椿与冬 我的明恋是暗恋 从紫罗兰开始的无限穿越 不知风吹向何方 我们的故事清溪 小窦日记 亚橘的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