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队协奏曲(Concerto for Orch-estra)
匈牙利作曲家巴托克的代表作。写于1943年。1944年首演于波士顿。此曲是巴托克受移居美国的俄罗斯指挥家库谢维茨基的委托,专门为波士顿交响乐团写的。作者于作品首演时曾在一张简单的说明上这样写道:“除了逗趣的第二乐章外,这部作品总的情绪是从第一乐章的严峻和第三乐章的阴郁葬歌逐渐过渡到末乐章对生命的肯定。”他又说:“从这部类似交响曲的乐队作品的标题意义来看,它可以被认为是为一件乐器或一组乐器而作的协奏曲。”全曲由五个乐章组成。
一、引子:Andante non troppo——Allegro vivace导入部分的色彩比较暗淡,主题用了连续的四度跳进,这种手法明显受到匈牙利民歌的启发。快板部分开始后,音乐的气氛豁然开朗。主部主题的骨架音关系也是以四度进行为主,多变的节拍与灵活的节奏显现出一种动力,音乐富于热情与朝气。副部主题更为舒展,民族风格也很强烈。发展部里运用了大量的对位技巧,造成音乐张力的不断变化,赋格段的运用,使音乐达到了**。再现部具有倒装再现的特点,音乐进行比较简洁。整个乐章的结构为自由的奏鸣曲式。
二、成双成对的游戏:Allegretto scherzando三段体结构的谐谑曲。通过各种乐器的不同音程组合,勾画出一幅幅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的图景。在小军鼓八小节节奏各异的敲奏引导下,首先进入两支大管的六度平行,音乐很诙谐,然后是双簧管的三度平行,音响较丰满。接着的三组乐器则采取了少有的音程叠置:长笛的连续五度平行,单簧管的平行七度,加弱音器小号的平行二度都各具特色。而具有一种幽默的情趣。在铜管全奏出的**、安宁的对比中段后,这一对对乐器的嬉戏又加进了第三个声部,形成三重的嬉游,音乐更加生气盎然。
三、悲歌:Andante non troppo具有幻想曲和狂想曲风格的乐章,音乐的进行以“散”为特点,充满着悲剧感的柔情与诗意。一开始:在弦乐的细分,竖琴的刮奏,定音鼓柔和的震音和长笛、单簧管轮奏的快速起伏的音型背景上,出现了双簧管高音区悠长舒缓的主题,给人以茫然、惆怅之感,表达了作者身居异乡、思念故土时的复杂心绪。随着音乐的发展,情绪逐渐高涨,**处好像是一种极度痛苦的呼唤,最后又回到稍许宁静的悲哀气氛之中。
四、间奏:Allegretto乐章具有回旋曲的特点,几个主要主题都与民间音乐有着血缘联系。由弦乐奏出的一个宽广如歌的主题最富魅力。乐章中还模仿了肖斯塔科维奇《第七交响曲》和莱哈尔《风流寡妇》中的音乐,据说是为了作些“嘲笑”与“耍弄”。整个乐章的音乐色彩丰富,充满随想性的诗情画意。
五、终曲:Presto结构为自由的奏鸣曲式。音乐以旋风般的“天穷动”开始,这种热烈的情绪基本上贯穿始终。几个主要主题都具有舞曲的性格,但色彩上有一定对比。发展部包含了一个复杂的赋格段,节奏纯朴而有活力;和声有较多的现代技巧,音响刺激;配器色彩绚丽。尾声处的最**由铜管奏出豪壮、雄浑的曲调,表现了作者肯定生命的乐观精神。(孙国忠)
喜欢国际现代艺术辞典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国际现代艺术辞典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