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交响曲(1 / 1)

第五交响曲(The Fifth Symphony)

瑞士作曲家奥涅格的交响乐作品。是作曲家受库谢维茨基音乐基金会之托而作。写于1950年。1951年首演于波士顿。作品表现了作者历经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苦闷心境和对人类命运的严肃思考。第一乐章为奏鸣曲式。开始就出现主部主题,由除去圆号之外的全体乐队奏出,音响浓重,和声配置以复和弦为主,声部处理强调两个线条的反向进行,突出了不谐和的效果,充满着悲剧性的肃穆感。副部主题由低音单簧管主奏,旋律似是一首“悲歌”,而伴奏音型同样具有不祥之感,副部主题本身用对位手法进行发展。展开部的音乐以小号为主导,由它吹奏出的一个半音上行的警钟般动机。展开部的**后进入再现部,主部主题较为柔和,而副部主题没有明确的再现,只听到它的伴奏音型的不断回响。尾声非常简洁,除了又出现主部主题外,大提琴又奏出副部主题。音乐在阴暗的气氛中结束于低音弦乐声部和定音鼓的D音上。第二乐章为小快板,谐谑曲风格。首先由小提琴与单簧管奏出一个活跃的对位性主题,然后由其他乐器重复、发展,并运用了各种复调处理。第二部分为柔板,蕴含着惆怅的情绪,与第一部分的轻松愉快情趣形成强烈对比。第三部分又是小快板,并成为谐谑曲主题的发展段,仍以复调织体构成。第四部分回到柔板,但谐谑曲主题同时出现,形成两个主题的复调性发展。最后部分的小快板又形成一个**,音乐作了进一步的对位展开后,结束在低声部的D音上。第三乐章是一个热烈、喧哗的乐章,强劲的活力隐喻着机械化时代的特有律动。这种音乐属于奥涅格的一种典型风格,实际上也是一种时代风格,斯特拉文斯基、普罗柯菲耶夫的某些乐曲中,也有这类特定音乐律动。这一乐章的主部主题以连续的跳进为特色,尤其是其中一个增四度音程给人深刻的印象,音乐似乎告诉人们这是一个动荡不安的世界。副部主题同样充满着刚劲与活力。音乐发展时可听到先前各种主题的变形,情绪的起伏变化很大。然而,音乐并未以欢腾的**结束,而是再次在一片迷惘的气氛中沉落于低音区的D音上。(孙国忠)

喜欢国际现代艺术辞典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国际现代艺术辞典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

最新小说: 贝海拾珠 纯原乡 遇到梦 椿与冬 我的明恋是暗恋 从紫罗兰开始的无限穿越 不知风吹向何方 我们的故事清溪 小窦日记 亚橘的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