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经典短篇 > 国际现代艺术辞典 >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1 / 1)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Neo-reali** Film Italian)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意大利兴起的具有新的艺术特征的现实主义电影运动。在此以前,意大利影坛风行两种影片:一是所谓“白色电话片”,即追求华丽的场面,每每在室内放有白色电话机的艺术电影;一是所谓“书法派”影片,即改编19世纪意大利名著并刻意追求形式的文学电影。它们虽与法西斯电影有质的区别,但都远离现实、远离群众。二次大战后期,意大利电影界的一些有识之士,为改变电影艺术落后的状况,开始创作表现现实生活的影片。1942年,维斯康蒂根据美国小说改编的影片《沉沦》,由于表现了平民生活的景象,含有反社会习俗的思想,引起了人们的注视。影评家彼特朗吉里在《电影》杂志1942年第一四六期的一篇评论《沉沦》的文章中,使用了“新现实主义”一词。同年,又出现了德·西卡的《孩子们在注视我们》(1942),勃拉赛里的《云中四部曲》(1942)等影片。在总结这些战时新影片的基础上,意大利影评家温伯托·巴巴罗于1943年在《电影》杂志上发表了《新现实主义宣言》一文,赞扬了《沉沦》等新电影,称它们是“新现实主义”的作品。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法西斯政权的崩溃,电影艺术家的创作热情日益高涨,他们提出了“还我普通人”,“把摄影机扛到街上去”“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事件”和“到围观的群众中去寻找演员”等口号。1945年,罗西里尼的《罗马,不设防的城市》问世,标志着新现实主义电影历史的真正开始。此后的十年中,有一批导演陆续摄制了一系列真实地表现战后意大利社会的影片,形成了一个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这场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有剧作家柴伐梯尼、导演德·西卡、罗西里尼、维斯康蒂、德·桑蒂斯等人。他们的主要作品有德·西卡与柴伐梯尼合作编导的《擦鞋童》(1947)、《偷自行车的人》(1948)、《米兰的奇迹》(1951)和《温别尔托·D》(1952);罗西里尼的《游击队》(1946);维斯康蒂的《小美女》(1951);德·桑蒂斯的《艰辛的米》(1948)、《橄榄树下无和平》(1950)和《罗马十一点》(1951)等。

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中的导演,在实际上分成了若干派别,但总的来说,这一流派具有这样几条基本特征:第一,影片的题材与现实有着紧密的联系。内容大都表现人民的抵抗运动和社会下层群众的贫苦生活,而且这些题材,在开拍之前编导就已亲身体验过或作过详细的调查采访。第二,影片的结构具有明显的纪实性,剧本内容常常随着实际需要而变化,排斥程式化的、人为地制造戏剧冲突的传统做法。第三、在表演艺术上,主张起用非职业演员来表演普通人的自然美和纯朴的性格美,反对任何矫揉造作和戏剧式夸张的表演。第四,摄影风格简明、朴实,崇尚实景拍摄,尽力摆脱摄影棚照明技术的沉重负担,喜欢使用长镜头、移动镜头等电影语言来直接展现演员的表演和周围环境。

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成功的原因,除当时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因素外,还有本时期以法国的巴赞和德国的克拉考尔为代表的纪实性电影理论的影响,尤其是接受了巴赞的照相本体论和长镜头理论的支持,以及受到30年代法国诗意的现实主义电影流派和苏联现实主义电影经验的启迪。在经过意大利导演创新后的新现实主义电影流派的全盛时期,虽然仅六年左右,但它是战后西方电影中写实主义传统的最有代表性的发展。以后的法国“新浪潮”电影、英国“自由电影”、“新德国电影”乃至日本“新浪潮”等运动的兴起,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它的影响。新现实主义电影也存在题材狭隘、不重视艺术构思等缺陷,这也是它生命短暂的一个原因。(吕兆康)

喜欢国际现代艺术辞典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国际现代艺术辞典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

最新小说: 贝海拾珠 纯原乡 遇到梦 椿与冬 我的明恋是暗恋 从紫罗兰开始的无限穿越 不知风吹向何方 我们的故事清溪 小窦日记 亚橘的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