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德国电影(1 / 1)

新德国电影(Der Neue Deutsche Film)

从60年代初逐渐形成的联邦德国电影复兴运动。这一运动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60年代初到70年代中期是第一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经济的起飞,联邦德国电影一度蓬勃发晨,但因回避历史真实,逃避社会现实,艺术表现形式也显得陈旧、单调,缺乏创新精神,终于在50—60年代相交之际,又陷入危机。与此同时,国际影坛上先后出现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英国“自由电影”和法国“新浪潮”等电影运动,对该国一代年轻的电影工作者产生很大的触动。1962年2月在奥伯豪森举行的第八届短片电影节上,亚历山大·克**等二十六位青年导演、摄影师和制片人共同发表了《奥伯豪森宣言》,指出“传统的德国电影”已经崩溃,“德国电影的未来将寄托在那些已被证明是诉诸一种新的电影语言的作品上。我们宣告,我们要创造新的德国电影”。但因经济上受到限制,最初几年青年电影创作者实际上并未拍出什么有影响的新电影。直到1905年,克**得到政府的资助,成立了一个“青年德国电影管理委员会”,并设立“青年电影基金”,才拍出一批较有影响的作品,如在国际上获奖的克**的《向昨天告别》(1966)、彼得·沙莫尼的《狐狸禁猎期》(1966)和福尔克·施隆多夫的《青年托尔勒斯》(1966)等,从而形成新电影的第一次**。这一阶段的新电影主要体现出一种不存幻想的写实倾向,反映的世界不是毫无希望,但又没有明确出路,局部不乏幽默之处,总体却给人一种历史沉重感。70年代中、后期是第二阶段,这一时期新电影重新繁荣,原因首先是政府的《电影促进法》经过两次修订,变得更有利于青年电影工作者的艺术创作。而影视界签订的一项《电影一电视协定》,不但使双方关系得到协调,而且电视台也开始资助青年导演拍摄新片。同时,文德斯等十三位青年导演于1971年成立了“作者电影出版社”,为年轻人提供了创作和发行的机会。最重要的是,第二代新德国电影导演中出现了法斯宾德、赫尔措格、文德斯等杰出的艺术家。他们更加自由活跃,更少受到传统电影的束缚,他们不满足第一代新德国电影直接摹写现实的方式,更希望运用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段表达他们批判社会、变革现实的愿望。第二阶段受到国际影坛广泛注目的影片有法斯宾德的《恐惧吞噬灵魂》(1973)、《艾菲·布里斯特》(1974),赫尔措格的《阿吉尔·上帝的愤怒》(1972)、《人人为自己·上帝反对大家》(1974),施隆多夫的《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勃鲁姆》(1975),文德斯的《爱丽丝漫游城市》(1974)等。由于影片仍未在国内取得票房的成功,第二次**迅即归于沉寂。70年代末期是第三阶段。1979年起新德国电影再次复兴,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其中施隆多夫的《锡鼓》连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法斯宾德的《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获得西柏林电影节银熊奖。这一时期的许多影片受到国内外的极大欢迎,并赢得了空前的票房纪录。这使得新德国电影终于摆脱了在国际上得奖而在国内不卖座的局面。这是许多导演开始认识到观众接受的重要性,从而努力把思想深度与娱乐性观赏性结合起来的结果。(钱海毅)

喜欢国际现代艺术辞典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国际现代艺术辞典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

最新小说: 贝海拾珠 纯原乡 遇到梦 椿与冬 我的明恋是暗恋 从紫罗兰开始的无限穿越 不知风吹向何方 我们的故事清溪 小窦日记 亚橘的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