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尔柯夫斯基(1 / 1)

塔尔柯夫斯基(Андреи Арсенъевич Γарковскиǔ, 1932—1986)

苏联电影导演。诗人、翻译家阿·塔尔柯夫斯基的儿子。1961年毕业于苏联国立电影学院导演系,是罗姆的学生。第一部影片《轧路机与小提琴》(1961)系毕业习作,即引起人们的注意。曾在纽约举行的大学生影片比赛中获一等奖。成名作《伊凡的童年》(1962)先后获得包括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大奖在内的十八种国际奖。影片表现战争如何毁灭一个孩子的童年,表达对人、生活和战争的哲理性思考。影片因结构形式新颖、表现手法独特大胆而被认为是新的诗电影的宣言;“战争与童年”作为重要的哲学和道德问题介入电影正是始于这部影片。塔尔柯夫斯基最重要的一部影片是《安德烈·鲁勃廖夫》(1969,同年曾在戛纳国际电影节获奖),这是一部充分运用诗的手段、具有深刻现实意义的历史片。影片采用现代人的目光和主人公的眼睛去看待现实生活的双重视点,揭示画家鲁勃廖夫的精神世界及产生的历史环境,涉及到艺术家的道德立场、历史使命、时代与人民的联系及与统治者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塔尔柯夫斯基作品中最令人费解的是《镜子》(1976),表现一个中年男子的自我认知活动,影片带有明显的自传性,结构复杂,隐喻性强,表现手法标新立异。他的其他重要作品还有:《索里亚里斯》(1972,同年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特别奖)、《怀乡》(1983)、《牺牲》(一译《祭祀》1986,同年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大奖)等。塔尔柯夫斯基的创作个性和创作风格主要表现在:认为“将人与无垠的环境相对照,将人与他身边的远离他的芸芸众生相对照,将人与整个世界相对照,这就是电影艺术的意义所在”,因此他的影片以揭示并展示人的意识为核心,其冲突往往是意识的悲剧;同样是表现人与历史的关系,他的影片与以往苏联电影的明显区别是,所关注的是在历史上没有地位的普通人。他主张影片的诗意产生于对生活的直接观察,因此在影片的摄制中他经常把诗电影的美学追求和纪实性手法结合起来。他曾获俄罗斯联邦人民艺术家称号(1980)。1983年出国,先后居住意大利、瑞典。1986年秋病逝异域。1987年第十五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举办了塔尔柯夫斯基全部作品的回顾展。(吴小钧)

喜欢国际现代艺术辞典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国际现代艺术辞典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

最新小说: 贝海拾珠 纯原乡 遇到梦 椿与冬 我的明恋是暗恋 从紫罗兰开始的无限穿越 不知风吹向何方 我们的故事清溪 小窦日记 亚橘的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