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莱希特(1 / 1)

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 1898—1956)

德国戏剧家。生于奥格斯堡。童年时即热爱文学。中学毕业前就在报刊上发表过许多诗歌。入大学后兴趣转向戏剧,并自觉投身于革命活动。1918年巴伐利亚革命动荡期间,他写了第一部剧本《巴尔》,批判了一个小资产阶级的人物。此剧和以后的《城市丛林》等均受到当时的表现主义技巧的影响,具有德国表现主义戏剧的痕迹。次年写成的《夜半鼓声》将自己亲身经历的德国十一月革命的成败过程写进剧本。1922年,该戏在慕尼黑剧院上演并获得克莱斯特奖,引起德国戏剧界的瞩目。1922年,他被聘为慕尼黑剧院的导演兼艺术顾问。1924年应导演莱因哈特之聘,任柏林德国话剧院艺术助理。1928年,他根据约翰·盖伊《乞丐歌剧》改编的《三分钱歌剧》获得成功。1936至1939年,同布莱德尔等人共同主持在莫斯科出版了德文杂志《发言》。晚年和夫人海伦娜·韦格尔领导了柏林剧团的活动。其他重要剧作有,《卡拉尔大娘的枪》、《伽利略传》、《母亲》、《人就是人》、《马哈哥尼城的兴衰》等。这些作品大多描写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种种弊端,不断探讨如何揭示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作用和本质,预言资产阶级文明终将崩溃的必然命运。作品的基调严肃、语言简洁、直截了当。他的戏剧理论集中体现在《戏剧小工具篇》,这是他关于史诗剧的理论性思考的总结,曾被誉为“新诗学”。其中,还提出了间离效果的表现方法,阐明了戏剧题材、结构、表演、舞台美术等一系列问题。他提出的史诗剧理论颇受中国戏曲艺术的启发。他要求戏剧艺术不仅具有“诗”的表现手法,而且要具有历史一般的科学分析和批判力量,能激发观众的思维,促使他们保持理智,冷静地评判舞台上所表现的生活,从而受到教益。他运用字幕来作幕与幕、场与场之间的衔接,用合唱队、朗诵队来解说剧情等特有的编导方法,有意破除舞台上的“生活幻觉”,中断动作的进行;降低紧张度,以便观众在观看演出的过程中不在情感上卷入,能够对舞台上所发生的一切保持理智的眼光和客观的观点。史诗剧体裁可分为三类,即宣传鼓动为目的、采用演绎方法的教育剧,以“双层次布局”为显著特色,对各种社会关系进行哲理性概括的“寓意剧”,以及借用历史题材回答现实生活中的重大政治问题的历史剧。这三种戏剧的代表作品分别为:《母亲》、《四川好人》和《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布莱希特的诗歌创作始终同德国社会政治生活密切相关,并有意识地将它作为现实斗争的武器。早期多以民歌、民谣传统为基础写成。他采用歌谣体创作的叙事诗,多数有戏剧性情节,有人物,采取严格的押韵形式,便于谱曲咏唱。喜欢用戏剧中的内心独白形式来揭示人物本身的、社会的或心理的特征。通过启发读者的理性和思考,使之认识深化并采取实际行动。他还借鉴中国古典诗词和日本古典俳句,创造了一种节奏不规则的无韵抒情诗。(鞠基亮)

喜欢国际现代艺术辞典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国际现代艺术辞典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

最新小说: 贝海拾珠 纯原乡 遇到梦 椿与冬 我的明恋是暗恋 从紫罗兰开始的无限穿越 不知风吹向何方 我们的故事清溪 小窦日记 亚橘的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