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泰利(Jean-Claude Van ltallie, 1936—)
美国剧作家。生于比利时。他是一位与开放剧院的演员工作室联系频繁的剧作家。他的剧作大部分是在开放剧院的演员即兴创作排演过程中形成的。使伊泰利引起公众注意的是他的《欢呼美国》三部曲。这三部曲是《汽车旅馆》、《会晤》和《电视》。剧作将美国社会生活中那些人们不想为之欢呼的事物搬上了舞台。它在百老汇演出并获得了成功。他的另一剧作《蛇:一种仪式》(1968),是作者根据开放剧院的演员的即兴表演实践写成的。《蛇:一种仪式》将现在与圣经上的过去并列起来,在来自《创世纪》的六个场景中展开,它们分别是:创造、诱惑夏娃(两个场景)、上帝的诅咒、谋杀阿贝尔和比盖汀。在主要的场次中,伊泰利还插进些更小的表演片断。剧中演员们以富有创造力的群体表现着蛇、兽和苹果树的形象,表现着诞生,衰老和死亡。此后,伊泰利写了一些短剧和笑剧。其中《一个寓言》(1974)描写一个国王命令一个旅行者去杀死一个正在蹂躏他的国土的怪兽。这个旅行者在途中遇到了各种带有民间传说色彩的人物。最后,那危险的怪兽被证明就是国王自己。《提包女士》(1969)是一出独脚戏。提包女士是美国人熟悉的形象,是美国一些大城市中常可见到的那种被遗弃的人。在一个十一月的晚上,纽约城里的提包女士克拉拉,觉得自己不得不抛弃所有的东西,而只留下一点必需品。她大谈各种美味的食物,却使人们感到她始终在忍受着饥饿的折磨。她已学会了以装疯来达到独立生活的目的。克拉拉像贝克特的《快乐的日子》中的温妮一样,面对灾难却勇气十足,不向任何权威低头。伊泰利蔑视百老汇式的虚幻的现实主义,转弯抹角地将美国的一些社会问题戏剧化地搬上舞台,同时又将注意力集中在表演上,从而向文学提出了挑战。(王和月)
喜欢国际现代艺术辞典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国际现代艺术辞典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