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辛(Leonide Massine, 1894—1979)
俄国芭蕾舞剧编导。出生于莫斯科。毕业于莫斯科帝国芭蕾舞学校,1912年参加佳吉列夫的俄罗斯芭蕾舞团,任独舞演员。1914年福金离团后,佳吉列夫决定提拔马辛接替福金的工作,于是马辛担任了该团的主要编导。虽然1915年他的处女作《黑夜的太阳》未能获得预期的成功,但到1917年他创作的《快乐的妇女们》,则初露锋芒,展示了才华。在这部喜剧中,他首次把电影加入到芭蕾演出中。同年创作的《游行》,描写街头艺人的生活,采用爵士舞、杂技马戏动作和中国魔术等多种形式技巧,再加毕加索荒诞风格的服装布景,萨蒂的现代派音乐,剧作者考克德不同凡响的结尾处理,使观众震惊,剧场骚动。评论界对音乐激烈抨击,萨蒂著文反驳,双方措辞激烈,最后诉诸法院,萨蒂败诉,被判刑八天,缓期执行。1919年编导的《奇异的铺子》、《三角帽》,1920年编导的《普钦奈拉》,是马辛情节芭蕾的代表作。佳吉列夫去世以后,马辛在重组的蒙特卡洛俄罗斯芭蕾舞团、米兰的斯卡拉剧院、美国芭蕾剧院等地任编导。1934年他以美国题材创作了《太平洋联盟》,为建立美国芭蕾起了先导作用。1935年以后,马辛又是交响乐芭蕾的倡导者,他用柴可夫斯基第五交响乐创作的《预兆》,用勃拉姆斯第四交响乐创作的《舞蹈狂》,用柏辽兹同名交响乐创作的《幻想交响乐》,开创了交响芭蕾和抽象芭蕾的先声。马辛的探索性道路给后来的巴兰钦以启发。福金和尼金斯基的舞剧仍然以仙女和神话传说作为素材,马辛则用现代日常生活构思舞剧,采用现代题材编导芭蕾。马辛的作品节奏明快,以讽刺喜剧见长,追求哲理性。他编舞不拘泥于古典舞语汇,将各种民间舞、流行舞蹈、爵士乐,甚至杂技、魔术、体操、电影技巧都用来为芭蕾服务。他是各种艺术相互借鉴融汇的倡导者。(谢明)
喜欢国际现代艺术辞典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国际现代艺术辞典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