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内格尔
如果死亡是我们生存确定的、永恒的结局,那么就产生一个问题:死亡是不是一件不好的事。
关于这个问题,人们的意见各不相同。有些人认为死亡是可怕的,另外一些人则不反对死亡本身,虽然他们希望自己不要早死也不要受痛苦。持前一种观点的人往往认为后面那种人对明显的事实视而不见,而后面那种人则认为持前一种观点者错在事理混淆不清。一方面可以说,生命是我们所有的一切,它的丧失是我们可能蒙受的最大的损失,另一方面可以反驳说,死亡免除了它的主体这一想象中的损失,而且如果我们认识到,死亡并非是持续存在的人的一种无法想象的状况,而只是一段空白,我们就明白它可能没有任何价值,无论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
因为我不想谈论我们是否或者能否达到某种形式的不朽这个问题,在这里我将干脆地使用“死亡”这个词或它的同源词来指称永恒的死亡,就是相信有某种形式的有意的保留。我想要问,死亡是否本身就是一件坏事;它会是多大的坏事,以及会是何种性质的坏事。就是相信有某种形式的不朽的人也会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因为人们对待不朽的态度必定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待死亡的态度。
如果死亡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件坏事,那不会是因为它的肯定的特征,而只可能是因为它从我们夺走的东西。一种自然的观点认为死亡是一件坏事,因为它结束了生活所包含的所有好的东西。我将努力探讨与这种观点相关的种种难题。我们无需在此描述这些好的东西,而只需注意其中的某一些,如知觉、欲望、活动以及思想,它们极为普遍,以致成为人的生活的本质内容。尽管事实上它们既是快乐的条件也是痛苦的条件,而且有许多更加值得注意的不幸,也许会不幸大于幸,人们仍广泛认为它们本身具有令人惊叹的好处。我想,所谓只要活着就好、好死不如赖活,无非就是这个意思。情况大致如下:有一些因素,如果添加到人们的经历中去,会使生活更美好;还有另一些因素,如果添加到人的经历中去,会使生活变得更糟。但是如果把这些因素都撇开,剩下的东西并非只是中性的:它显然是肯定的。所以,哪怕经历中不好的因素很多,好的因素太少而且不足以压倒不好的因素,生活还是值得一过。这种额外的肯定力量是由经历本身而不是由它的任何成分所提供的。
我不准备讨论一个人的生存或死亡对于其他人可能具有的价值,即它的客观价值,而只讨论它对于作为它的主体的那个人所具有的价值。在我看来,那是首要的问题而且是困难最大的问题。让我补充两个观察资料。第一,生活的价值及其内容并不与单纯的机体存活相连:在即刻死亡与即刻昏迷不醒直到20年后死亡两者之间作选择,几乎没人会感兴趣(如果其他方面相同的话)
。第二,像大多数好的本西一样,时间会使之成倍增长:多比少好。这额外的数量不必是时间上连续的(虽然连续性有它社交上的好处)
。长期假死或冷冻、然后重新开始神志清醒的生活,这种可能性对人们很有吸引力,因为他们内心会认为这就是他们现在的生活的继续。如果这些技术在什么时候完善了,外部所看到的300年的休眠期,在主体的经验里可能不过是他所经历的角色的一次突然中断。当然,我不否认,这有它本身的不足之处。在此期间,家人和朋友可能已去世;语言可能发生了变化;社会、地理和文化可能变得不熟悉,这些都可能带来不适应。不过,这些不便之处不会抹煞继续生存的基本的好处,虽然是中断过的生存。
如果我们从生存的好处转向死亡的坏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实质上,虽然关于它们的详细说明会有一些问题,我们认为生活中值得想望的无非是某些状况,某些条件,或某些活动类型。我们认为的好处是,活着,干着某些事,有着某些经历。而如果死亡是一件坏事,令人讨厌的并不是处于死亡的、不存在的、无意识的状态,而是生命的丧失。这种不对称十分重要。如果说活着是好事,那么可以认为它属于人一生中的各个时期。这种好处,巴赫所享有的比舒伯特多,就因为他活得更长。但是,不能因此就说死亡是件坏事,而莎士比亚比普鲁斯特承受了更大份额。即使死亡是一种损失,也很难说出某人何时受到此损失。
还有另外两点可以表明,我们不喜欢死亡,并不只是因为它造成长期的不存在。首先,如我已经提到过的,我们大多数人不会认为生命的暂时中断,哪怕是相当长期的中断,本身是一种不幸。如果真能把人冷冻起来而不减少他神志清醒时的寿命,就不必怜悯那些暂时中止血液循环的人。其次,在我们出生或被怀上胎之前,我们都不存在,但没人认为那是一种不幸。关于这一点我以后还要谈。
不把死亡看作一种不幸的状态,这个观点使我们能够驳斥一种古怪而又很常见的意见。谈到人们恐惧死亡的原因,常有人说,那些怕死的人所犯的错误在于试图想象死亡会是什么样。据说,由于认识不到这个任务在逻辑上是无法完成的(出于陈腐的理由:不存在可想象的东西)
,他们就坚信死亡是一种神秘的因而令人恐惧的未来状态。但是这个判断显然是错误的,因为要想象完全无意识的状态和想象死亡的状态一样不可能(虽然从外部想象自身处于这两种状态之一并无困难)
。然而,对死亡不乐意的人通常并不对无意识不乐意(只要它不会实际缩短神志清醒时的总寿命)
。
如果我们要理解死亡是不好的事情,其理由必定在于,生存是好事、死亡则是与之相对的剥夺或损失,不好不是由于任何肯定的特征,而是由于它所消除的有利条件。现在我们必须转而对付这个假说产生的严重困难,一般地说,关于损失和剥夺的困难,尤其是,关于死亡的损失和剥夺的困难。
基本上有三种类型的问题。首先可以提出的疑问是,实际上并未使某人感到不合意的事情是否可能成为对他不好的事?具体地说,可以怀疑,是否有这样的坏事,它仅仅是某种可能的好处的剥夺或缺乏,而且也不论某人是否在意这种剥夺或缺乏?第二,就死亡而言,还有一些特别的难题,即如何把这种设想的不幸归属于某个主体?它的主体是谁?他何时经历这一不幸?全都存有疑问。只要某人生存着,他就还没死,而一旦他死了,他就不再生存;所以,即使死亡是一种不幸,看来也没有什么时间能把它归于它的不幸的主体。第三种困难,涉及前面提到的我们对死后的不存在与出生前的不存在的不同态度。如果后者不是不幸,那前者又怎么会是不幸?
应当承认,如果把这些看作对死亡是坏事的有效反驳,它们也将适用于其他许多想象中的坏事。第一种反驳意见用一般的普通说话方式来表达,就是你所不知道的事伤害不到你。这就是说,即使某人被他的朋友背叛,被他们在背后嘲笑,以及被那些当面对他客气的人鄙视,这全都算不上他的不幸,只要他不致因此而痛苦。这就是说,如果某人的遗愿被他的遗嘱执行人忽视,或者,在他死后盛行起一种说法,说他赖以成名的所有文学作品其实都是他那位28岁死于墨西哥的哥哥写的,他都不会受到伤害。在我看来,值得问一问,这些严格的限制是由哪些关于好坏的假定引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