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经典短篇 > 问学·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 > 第三十一课 山川间的文明融合

第三十一课 山川间的文明融合(1 / 2)

余秋雨:

今天我要让大家举一下手,谁去过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

(同学们全都摇头。)

余秋雨:

山西来的同学也没有去过?

(同学们仍然摇头。)

余秋雨:

啊呀,那今天只能听我一个人讲了。云冈石窟是一种山川间的宏伟存在,只有去过才能谈论。谈论它,也是让它成为其他石窟如龙门石窟、莫高窟、麦积山的代表,构成我们探询中华文化的一个特殊视角。

很多年前我写过一本关于审美心理学的著作,其中讲到人世间的文化刺激强度,第一是视觉,即图像;第二是听觉,即音乐;第三才是抽象转换信号,即文本。只可惜,我们的文化研究常常颠倒了,习惯性地把文本放在第一。连一些散文家也试图用文字去描述绘画和音乐,真是笨。

人类的充分健全,表现在生理功能和心理功能的进一步释放,尤其是不借助转换信号的视觉功能和听觉功能的释放。学会凝视,学会聆听。在视觉功能上,我更主张现场抵达,去凝视那些大环境中的大图像。第一度,先看那些石窟;第二度,再看那些考古现场。北大学生在人文学科上,首先要学会田野考察。

遗憾的是,中华文化对那些石窟和考古现场的认识,都比较朦胧。原因是,它们的发掘都很晚。大家熟悉的那些诗人、文豪、学者,几乎都没有去过,因此也未曾做过相关表述。这使它们在中华文化的价值坐标中难于“登堂入室”,占据主位。直到近代,即使被发现了,由于处处兵荒马乱,那些重要的文化现场也无法被接近。

为了诱惑你们,我先说几句云冈石窟。在时间上,它也比较早。

云冈石窟,首先是气魄惊人。我去过多次,每一次都会重新震撼。它体量巨大,与出相依,让人感到佛教的顶天立地、俯视山河。其次是雕刻精美,一眼看去便知道是大师之作,却又密密层层地排列在一起,高高低低地展示在一起,产生了一种延绵不绝的艺术力量。除此之外,你还会产生一种巨大的异样感:为什么齐山的石柱极像古希腊的风范?为什么很多佛像都是高鼻梁、深眼窝,一派西方的神貌?这种异样感也让人产生一种远观式的世界性审视,眼前的一切更觉伟大了。

最新小说: 贝海拾珠 纯原乡 遇到梦 椿与冬 我的明恋是暗恋 从紫罗兰开始的无限穿越 不知风吹向何方 我们的故事清溪 小窦日记 亚橘的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