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儿虽生的晚,也知道姑父高中探花的美名。若能得到姑父指点,实属三生有幸,请姑父受侄儿一拜!”
林如海看着眼前挺拔如松、朝气蓬勃的俊俏小子,心里也是欢喜的。林家太冷清了,有这样一个子侄同住府内,日子也热闹些。两人相谈甚欢,当晚,他便吩咐林管家给贾琛主仆准备了园子。
自此,杨喜顺利入住林府,开始了他在扬州的求学生涯。
***
匆匆一载,光阴飞逝。
当日,贾琛未能如愿考入扬州最好的两所学院,而是在林如海的帮助下入读萃贤书院。
萃贤书院果然如林如海所说的,名声虽小却教学严谨、规矩森严,学员们每日除了睡觉和用餐之外,几无闲暇时间,无论听课、讨论、答疑,或自学均有教员随时巡视,凡有开小差、不规矩者都会被记录在案,周考、月考、专项考试,大小考试此起彼伏连绵不绝,贾琛时常错觉好像又回到了高三。
熟读四书五经不算什么,原主留下的这点子基础在他的秀才同窗们面前完全不够看,贾琛入学还是靠了林如海的面子,他很是惭愧,下定决心奋起直追。为了跟上学习进度,他想海绵一样吸收各种知识,听课、背书、练字,写文章,夜以继日,勤学不辍。学堂、书楼、乃至庭院、宿舍中,经常可见贾琛苦读的身影。
利用过目不忘的优势,贾琛在几个月内背下了成百上千的书籍,也算读书破万卷了。
当然,困难也不少。须知贾琛他是一个现代灵魂,明知八股取士束缚思想陈旧落后偏要去学八股制艺,心里的别扭就别提了。
先生教导,一篇好文章,讲究辞采华丽、引经据典,排比对偶、骈四俪六、需极尽雕琢之能事。理论明白了,可惜实践跟不上,前后两任贾琛的能力加起来还是力有未逮。更困难的是古人能张口就来的五言七律,贾琛灵感全无。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贾琛偏偏只会背!
先生点评,写文没文采,写诗没灵气,怎一个惨字了得!贾琛是个牛脾气,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何况,这里是古代,士农工商阶级分明,读书晋身是他往上爬的唯一途径,如此才能换来更大的生存空间。科举虽然难了些,但这是正途,也是最可行的路。
大方向正确,贾琛便咬紧牙关一头栽进书山学海,老天不负苦心人,他从班里的落后分子慢慢变成了老师眼中的可塑之才,经义、策论、诗赋都略有小成,八股制艺的手法也娴熟了,连考试用的书法馆阁体也练出来了。
这一年里,林家对贾琛也多有照料。
贾琛平时都住在书院,林家时常派人带着吃穿之物来探望,乃至他在书院的学费月银,都叫林家包了。他是林如海的侄子这个身份也不是秘密,无人敢欺负到他头上来。
其实,贾琛负担自己学费和生活费的银子还是有的。入学不久,他悄悄出手了一块宝墨,就得了八十两银子。秉着细水长流的想法,他才只维持正常花销,该花的花,能省则省,再说他还养着小厮伺候自己呢,在学院里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那波人。
每逢节日、休沐,贾琛都要回林府居住。林家人少,日子冷清,有个年轻少爷出出入入的,人气也旺些。贾琛长相俊美待人和气,林家上下都挺喜欢他的。
贾琛和林如海的感情也从陌生变得亲密起来。
林如海才华横溢,学识渊博,自不用多说。这一老一少作伴,一个有心教导一个一心向学,贾琛受益匪浅。科举一道本就艰难,万千学子能出头的百中无一,所谓寒窗十载,勤奋胜于天资,坚持不懈才有功成名就之日!
林如海也是打从心底喜欢上了这个孩子,于是教导起来就更用心了。
感情是相互的。林如海对他爱护有加、悉心栽培,贾琛自然感恩戴德!感激之余,不免替林家筹算起将来。
林如海不是个长寿的。原著中他将在几年后病死任上,至于其中有无隐情,比如中毒之类的,贾琛完全不知。林如海现在的身体状况犹如常人,并无早逝之像,根本无从预防。至于劝林如海辞官保命,那纯属瞎扯,贾琛连说话的立场都没有。
至于如何让林黛玉跳出荣国府这个大坑,贾琛也试图以旁敲侧击的方法,向林如海提出接黛玉回扬州来,可惜均未能成功。林如海未曾向他解释其中缘由,他这才回忆起以前看过的红楼评论文章,说的是巡盐御史固然是个肥的流油的好差使,同时也是一个危机四伏的苦差使!林如海每年过手的海量盐税是块人人垂涎的肥肉,人人都想咬下一口。林如海要忠于职守,替皇家护着不让人抢,那就免不了会被人害、被人打,还有可能会殃及家眷。
原著中,贾宝玉说过一个小老鼠偷香芋的故事,便是影射林如海的政敌想对林黛玉出手,送走黛玉就是为了保护她的安全,不接她回去的理由想必也是一样的。
如今林府四时八节的往荣国府送礼送银子,黛玉的日子过的不差,关键是林如海死后,林黛玉的将来可怎么办?疏不间亲,如果他在林如海这说荣国府的坏话,恐怕也不能被采信吧!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如何才能帮到林家父女呢?贾琛觉得苦恼极了。幸好这事不急在一时,他还有几年时间可以想法子周旋。等他考完试,就打算到扬州来做个小官。以林如海的本事,这事应该不难办到。届时,他会帮林如海防备小人偷袭,再不济,他也会保住林氏的家产、保住黛玉的性命。
林家,他是帮定了!
喜欢红楼之宁国新主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红楼之宁国新主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