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经典短篇 > 观众心理美学 > 二 理解的层次

二 理解的层次(2 / 2)

对于表层理解,不少戏剧家往往力求浅白,他们只想把理解的契机交付给内在层次。其实,这在艺术上是失当的。维迦说,一句巧妙的“双关语”都会引起观众理解的乐趣,可见表层理解也要设法发挥观众的主动性,让他们时时作一些判断和概括。一个优秀的艺术作品,它的每一寸肌肤都应该是有吸引力的

,即便是无关宏旨的地方也要对观众产生理解的诱惑。这就像一位小说家在叙述故事的时候字字句句都能让读者投入,而不能一路疲沓,直到某个关键部位才打起精神。总之,所谓表层理解,要使整个表层都充满了理解因素,成为通向内层理解的毛细血管

。表层理解是理解的起点,为了完成理解的审美使命,不应该把起点堵塞。湘剧《琵琶记》中有这样一个细节:蔡伯喈上京赶考久未回归,饥寒交迫的蔡公、蔡婆互相扶持着遥望着大路,儿媳赵五娘借米回来,边劝慰边把二老搀扶回去,但就在二老不注意的当口,她自己也偷偷回过脸来向大路望了一眼。乍一看,她这一望,与她刚才劝慰二老不必再望的话语是正恰矛盾的,但观众一下子就理解了这一望的含义。她何尝不焦急呢,但她又不能不掩饰自己的焦急,因此,她必须望,又必须偷着望。这一小小的细节,当然属于表层理解的范围,但观众只有把此前的情节、赵五娘的性格以及她目前的处境全都概括在一起,“万虑一交”,才会理解这一望,并在这么短促的理解中产生快慰。

对于内层理解,观众需要花费一定的心力。但是,这种心力呈现为“顿悟”式。李渔很反对那种“深思而后得其意之所在”的理解方法,因为这就违背了戏剧作为一门时间性、过程性的流动艺术的本性。

“顿悟”式的理解,是作品蕴涵的理解因素有序深入的结果,是

一种水到渠成式的迅捷收获。

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排除理解因素的芜杂混乱。思想内涵可以丰盈饱满,但在审美领域必须过滤、沉淀成一种清醇

状态。作品的表层可以五光十色,越到内层越要纯净,这才能抵达一个宁静的精神终点。因此,内层理解,是对一层层自扰性因素的排除,是对各种思维离心力的摆脱,是在排除和摆脱之后遇到的当头棒喝。

正因为如此,内层理解总带有很大的神秘性

喜欢观众心理美学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观众心理美学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

最新小说: 贝海拾珠 纯原乡 遇到梦 椿与冬 我的明恋是暗恋 从紫罗兰开始的无限穿越 不知风吹向何方 我们的故事清溪 小窦日记 亚橘的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