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古代言情 > 战神王爷,纵宠妖妃 > 章七十五 凤凰安图

章七十五 凤凰安图(1 / 2)

太子与太子妃的合奏,在这傲天宴会的宫台上,这可是史无前例的第一次啊!

冷绝看着台上的男女,舒心地笑了,凝霜,好好表现吧,今日,可是你扬名万里的最好时机,舞台我已经为你准备好了,就看你自己的了,让世人们看看,你可是担当得起傲天太子妃的女人!

冷洺惜看着台上那女子,就算一年未见,她的容貌自己是不可能忘记的,因为对她应该得到的东西自己还没给她,岂能容自己忘记?那日水池中自己发自内心的誓言,那一千三百,要替秋霞一下一下还给她的,自己可一点都没忘呢!

果真是冷凝霜,记得几个月前听秋霞跟自己说她参加了宫中太子妃的选秀,看这个架势,加上冷绝背后的推波助澜,她太子妃的位置已经落定,这次,借着这场宫宴,想必是想让全天下人知晓吧。

她冷凝霜要在今日扬名万里,以这场宫宴作为她的踏脚石,宣布她成为太子妃的消息,并且获得最高的殊荣之后,在民间一口气拥有膨大的声望,证明她并非是个花瓶,而是有才华的太子妃,享尽百姓爱戴,堵住悠悠之口。

冷洺惜知道,只是可惜,冷凝霜,你今日出门的时候忘记烧香拜佛了,有我在这儿,虽然我今晚并没有那个打算做些什么,但是,若真让你如愿了,我就感觉像吃了个苍蝇一样不舒服。

为了我自己的身体着想,看来今天晚上,你注定不能如愿了。

羌笛的声音缓缓吹起。

刚开始的旋律很浅,就像是娟娟流水般,听得人心中颤一颤,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听着那虫鸣鸟叫,看着那细水长流,直觉惬意无比。

“凤兽安图!”

在场有些动乐的人已经猜出冷凝霜今晚的演奏是什么了,这凤兽安图可是静萧中的高端,以其自然鸟兽的安详为著称,末尾的悲伤使人听后久久不能回神,伴着苦涩品味着那一段未能开花结果的传世爱恋。

这首凤凰安图是傲天才子肖明为一代红颜曲长今所作,实乃一段佳话,能将这凤兽安图以箫声演奏得入木三分,定当是在萧意上有颇高造诣之人。

锦天在看到台上的两人时,也是惊讶无比,他也没有想到今日在台上进行压轴表演的竟然会是锦夜还有冷凝霜,但在听到这“凤兽安图”的时候,脸色渐渐平缓了下来,依稀中,他仿佛听到了来自以前岁月的箫声传来。

那女子手持羌笛,一瞥一笑,绿衣倾城,偎依在自己的怀中,口中吹着的,也正是这首“凤兽安图”。

她最爱静,也爱自然,爱天地万物的一切,鸟兽虫鸣都是她最爱的声音,曾经那个女子笑着对自己说过或许她的前世就是曲长今,所以才会对这凤兽安图如此喜爱,一生一世只对这一首箫音磨练得登峰造极,而自己,也曾对她说过若她前世是曲长今,那么自己便是肖明。

因为,只有肖明才会爱得曲长今如此之深,甚至在曲长今死后,为她作下千古绝唱——凤凰安图之后,饮下毒药,与她一同碧落黄泉,喝下孟婆汤,执手走过奈何桥,转世投胎。

只是,后来发生的事情,一如这凤兽安图收尾的悲伤般,前面如涓涓流水,淡淡幸福,而后面,却还是鸟飞兽散,不留一物,只留下悲伤,在人的身体内四处蔓延。

场上的表演仍在继续,哪怕其中某些人已经被这首“凤兽安图”勾起了伤感的往事,但,他们并不知道。

伴随着凤兽安图的箫音渐入佳境,场上的男子,以他那沉稳带有磁性的嗓音,缓缓开口,一首歌儿自他口中唱出。

他在夜里把灯点

四书五经读几遍

是她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守在一边

她在灯下把墨研

荆钗布裙一双眼

看他寒窗苦读十年誓要上得金殿

这是,如花?!

众人们听到这歌曲时,皆是一怔,如花可是傲天王朝的民曲,出自太子锦夜口中,放在这个场面不仅有些不妥,而且这如花可是悲曲,配上这凤兽安图此刻的祥静,是不是有那么一种不和谐?

尽管众人们心中这样想着,但是场上的表演仍在继续,音与萧的结合,完美无瑕,哪怕感情基调有所不同,但正因为这种不同,才给了众人们一种新鲜感,不同于以往。

送良人到渡口

她说一生也为你守候

他说等我金榜题名

定不辜负你温柔

十八年守候 她站在小渡口

十八年温柔 他睡在明月楼

那孤帆去悠悠

把她悲喜全都带走

千丝万缕堤上的柳

挽不住江水奔流

看春花开又落

秋风吹着那夏月走

冬雪纷纷又是一年

她等到 人比黄花瘦

她在夜里把灯点

江阔云低望几遍

云里几声断雁西风吹散多少思念

想他灯下把墨研

一字千金是状元

等他衣锦还乡等过一年又是一年

谁打马渡前过

回身唤取酒喝一口

低声问是谁家姑娘

如花似玉为谁留

十八年守候 她站在小渡口

十八年温柔 他睡在明月楼

那孤帆去悠悠

把她年华全都带走

千丝万缕堤上的柳

挽不住江水奔流

看春花开又落

秋风吹着那夏月走

冬雪纷纷又是一年

她等到 雪漫了眉头

听醒木一声收

故事里她还在等候

说书人合扇说从头

最新小说: 皇上,咸鱼娘娘她不想出冷宫 农娇有福 春满京华 前世惨死!重生嫁傻王夺你江山 搬空侯府后,揣着孕肚去逃荒 与闺穿 云烟红妆 妖孽王爷盛宠之萌妃闹翻天 妻主请饶命 天子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