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李倓复唐的闹剧
杨国忠和杨锜联合一起进宫的事儿,当然瞒不住,很快,朝野上下就传开了。说是杨国忠要拥立小皇子张乾登基称帝,自己当顾命大臣,取陈希烈和郭子仪而代之。
但宫里的皇后崔颖等皇帝的女人同意还是不同意,并没有消息传出来。
不过,这个消息让正在暗中串联的李倓感觉有些火烧眉毛了。
在程千里的幕后策划和指导下,李倓串联诸多李唐故旧大臣,准备联合上书,宣布李唐复国,拥立李倓为帝。但李倓之所以却迟迟不敢妄动,因为他知道有颜真卿在,纵然他将所有的朝臣都拉拢过来,其实也无济于事。
况且,他也不可能拉拢太多人。而在他拉拢的人当中,以程千里的门生故吏为骨干,其中也有一些与李唐皇室沾亲带故的,想要浑水摸鱼的。这些人,其实并不可靠。
李倓真正想要依靠的是范阳的张同。
与其他朝臣不同的是,张同是皇帝标下货真价实的一方诸侯,拥重兵占据范阳之地,连渤海之地直至大海,都归他管辖。如果张同肯倒向李唐皇室,他的复国大计就成了大半。
纵然在京城事败,他也可以从容退往范阳,徐图长远,在范阳称帝复唐。
所以,李倓迟迟不发动,是在焦急地等待着张同的消息。
对于张同,李倓还是有几分把握的。
因为目前的张家都主动跟李唐皇室再次联系在了一起,原本跟李亨决裂的已经出家为道的张良娣,又回到了李亨身边。这代表了张家的态度。
张家对皇帝怀恨在心,因为张家的没落基本上就是皇帝张瑄一手操办。
而一旦张家宗族与李倓捆绑在了一起,作为张家一员,张同就只能被动上李倓的贼船。李倓在给张同的密信中,隆重许诺,表示只要李唐复国,他登基称帝,一定将张同册封为王并执掌天下兵马大权,而会立张良娣为皇太后,甚至提出可以立张同的女儿——张瑄册封的妃子张影为皇后。
唐王府。
李亨照旧日日饮宴享乐,却对回到唐王府的张良娣视若不见。李倓有些恼火,却也无可奈何。李倓当然明白,自己这个貌似糊涂其实精明过头的父亲,是在以这种方式宣告与自己划清界限,以免将来受牵连。
看李倓的动作越来越大,李亨心里惊惶。索性带着几个婢女和随从,出了中京城,在京郊的一个山野庄子里打着养病的旗号,归隐了。李亨还要再看看,若是李倓铤而走险,他会直接将这座庄子更名为道观,然后自己披上道袍,是为出家之意。
李亨这样做,其实是稳赚不赔的买卖。李倓成事,他就是现成的太上皇;李倓身败名裂,他也可脱身自保。
李倓也不管李亨。他已经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无法回头了。
李倓心急如焚。张同那边仍然没有消息,而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程千里默默地趺坐在堂上,静静地望着李倓。
李倓沉吟半响,压低声音道,“程帅,如今之计,该如何做?杨国忠等人正准备拥立张乾小儿为帝,一旦让杨国忠成事,我们的谋划就毁于一旦。”
程千里淡然一笑,“殿下,急也是急不来的,必须要等张同的回信。否则,我等一旦走出这一步,就再也没有回头路,身家性命啊,不能不顾及!”
“可是……我得到消息,郭子仪已经赶至河西,恐怕再有十余日,就能兵进关中。等郭子仪返京,我们就再无翻身之日了。”李倓烦躁地跺了跺脚。
程千里叹息一声,“那也无可奈何。不过,殿下也无需焦躁,此刻不仅殿下着急上火,杨国忠等人也心急如焚。郭子仪回京,杨国忠照样会没戏唱,所以他比我们急。”
李倓凝望着程千里,面色不变,心里却在不住地咒骂老狐狸。
程千里的确是一个老狐狸。他虽然暗中同意帮助李倓复国,但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他是不会出头露面的。他虽有罪,但罪不至死,更不会殃及宗族。可若是帮助李倓复唐失败,那就是满门抄斩的大罪,他焉能不慎重万分。
两人面面相对,其实各怀心思。
就在两人算计杨国忠的时候,却不料比他们更阴狠、更流氓、更光棍的杨国忠已经挥舞着匕首逼迫了过来。
李倓纠集的李唐故旧一党,有数十人,大多是朝廷和军中的一些中低层官僚。李倓亲自执笔,写了一篇指责张瑄篡国称帝倒行逆施李唐复国正当其时的檄文和表章,由这些人联名署具,准备在行事之时公开,号召天下臣民,拥立李倓称帝。
然而,这些人中有吏部主事名张贤哲者,虽是张家的一个远亲,却更是杨国忠之前收买过来的一个耳目。
杨国忠进宫劝崔颖拥立皇子张乾称帝不成,便决定暗中放一把火,逼着李倓起事,然后给崔颖施加压力。
杨国忠授意之下,张贤哲就将李倓一党的檄文公开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京城之中,顿时骚乱起来。
皇帝驾崩的消息尚未证实,李唐复国的阴谋又要上演,中京城里,纵然是贩夫走卒都清楚,一场大风暴即将拉开序幕。
唐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