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这个时期很多学者之所以选择留在海对面,除了早先提及的各类理由之外,还有一个隐性的原因便是......
海对面必然会对想要回国的爱国留学生下绊子。
而且你能力越强,下的绊子通常就越狠。
当然了。
这年头海对面相对还要那么一点儿脸,拦阻手段方面的上限通常就是软禁,和后世某些极端手段相比要稍微柔和那么一小丢丢。
但是.....
对于想要回国的爱国学者来说,这也确实是个实打实需要考虑的阻碍。
况且海对面之所以没有选择威胁生命,很大部分的原因还是在于他们有一定的顾虑,比如说“大国”的矜持、国际上的舆论、留学生本身交际圈的影响等等.....
而这种顾虑看似牢固,其实是很薄弱的。
谁都说不准啥时候角楼那边一急眼或者一开窍,明白了老虎搏兔尚需全力的道理,保不齐就戳破了这层窗户纸。
尤其是目前的陈省身和小杨几人,对于海对面的价值还真不比当初的钱五师等人要低多少。
所以如何做好回国的万全之策,确实是陈省身他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谋定而后动嘛。
小半分钟后。
陈省身忽然想起来了什么,不由再次看向了李景均,对他问道:
“对了,景均,国内这些天有联络你吗?信里当初说的事儿有没有告诉你会怎么落实?”
李景均轻轻摇了摇头:
“还没有。”
陈省身所说的【事儿】自然便是当初那份信上提到的内容,当时信里除了告诉李景均不用担心他回国后的工作外,还提到了让他尽可能的招些华夏留学生一起回国。
信中承诺不管李景均能带回来多少人,国内都可以把这些留学生平稳的送回本土。
不过除了承诺外信中并没有提及具体的操作流程,因此陈省身等人多多少少也是有些顾虑的。
更重要的是.....
如果这种事情不搞清楚详细的方案,李景均他们也不敢去拉其他华人同胞不是?
自己出了事还好说,但要是坑了同胞那他们可就真的要羞愧致死了。
而就在陈省身表情有些晦暗莫名之际。
不远处的草坪上忽然匆匆出现了一位男子。
此人年纪大概三十上下,很标准的犹太人肤色,手中提着个公文包,大老远的便开始东张西望了起来。
此时这片小树林周围没什么人,陈省身一眼便发现了对方的踪迹:
“唔,亚当?”
接着他又想到了什么,转头对李景均和小杨补充了一句:
“这位是我的弟子兼助理,史密斯·亚当,美籍犹太人。”
李景均会意的点了点头。
他们三人目前都有招收研究生的资格,同时学校也通常会为他们配备一位助理,这在留美学者中很常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喜欢走进不科学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走进不科学泽雨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