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童生试么。”
一直等到老爷子念叨完了后,风秉文才进入庭院,挥手散去水雾幻影之后,思索起老爷子的要求。
老爷子的想法,他自然是知道的,那可以说是他的执念与此生心愿,他就想看到风家再出一位举人老爷,真正的光耀门楣。
至于他爹风子川那种,考上了秀才,丢下书本,跑去经商的,在老人眼中纯属于离经叛道,也是一直不回来,不然少说,也得打断一条腿。
“我该考个什么名次?”
这是风秉文现在思索的问题,在开启天书前,他最初的梦想只是当上举人老爷,但如今时过境迁,他现在的追求早就变了,所谓的举人老爷更是连给他提鞋都不配。
如果他参加科举的话,风秉文觉得自己有不小的可能考上进士,弄不好还会被当朝皇帝钦点为状元。
不是他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而是风秉文知道官府对他的看法非常复杂,有些拿捏不准,琢磨不定,绝大多数时候都是迎合他。
况且科举考试的成绩,有时候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只是熟读四书五经,最多也就是拿一童生功名,不可能功成名就。
从府试开始,考试内容中就有策论,考官出题,考生答题,在没有标准答案的情况下,成绩如何,自然是由主考官说了算。
所以,在每一场科举考试前,有门路的考生往往会想方设法的打听自己所要参加的考试主考官,其政见主张,为人性格,然后根据这些作答,以期能够迎合考官喜好,进而拿到名次。
而这样的情况,会一直延续到殿试,殿试其实就是给通过会试的进士定排名,到了这一步,更是扯淡,绝大多数情况下就是看脸,看人品。
若是在一众进士中,长相出类拔萃,说不得便会被皇帝点为探花郎,至于状元的话,自然是文采最为出众者,可若是长相不达标的话,说不定会被皇帝给免去,前朝可是有此案例。
由此可见,若想要入朝为官,可不是死读书就行,从府试开始,就得想办法揣摩考官意图,迎合上意。
对于追逐长生逍遥的风秉文而言,这种情况,自然是不可能接受的。让他去揣摩一群官吏的心思,琢磨他们的政见主张,那可算了吧。
不过这也是老爷子的要求,就是直接罢考,也说不过去。到底是对他也有养育教导之恩,此恩不得不报。
“要不学我爹算了,考个秀才,到时候就说自己尽力了。”
风秉文琢磨一下,然后定下注意,科举什么的,随便考考就行了,不必太过当真。
“这是老爷子实在气不过,干脆就让他自己重新参加科举得了,反正他现在的身体壮的就像头牛,老骥伏枥,亦能志在千里。”
大孝孙风秉文琢磨完这琐事后,这才开始整理龙宫一行的收获。
嗯,他虽然是去送礼的,但是玄庭龙王也是实在龙,回了他一份价值不菲的回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