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茗眼见众人说的差不多了,开口总结道:
这个项目,对于我们二部来说,非常重要,是重点项目,接下来部门的资源优先供给此项目。
这里我汇总了一下大家的意见,大家看是不是这种情况:
1.提升电池的单位体积,通过优化设计,在组装层面,达到公司500wh/kg的目标。
优点是方案都是现成的,难度最低,通过不断的迭代优化,达到提升的目的。当然,这需要和应用工程师进行深度的配合。
缺点吗,就是提升的幅度可能有限,但如果静心进行研究,还是有很大的进步空间的。
2.提升正极、负极材料的能量密度,配合工艺优化,提升电芯的能量密度。
优点:材料的能量密度如果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相应的提升幅度是最大的,是最可能接近500wh/kg的目标。
缺点:对于人员的要求极高,要做创新性的尝试,失败的几率很大,最终可能一无所获。
3.优化正极负极及电解液的配比,达到提升单位克容量的目的。
优点:主要是利用供应商,开发供应商最好的产品,通过全面的优化,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难度相对来说比较小。
缺点:对于各种最新材料的适容性有较高的要求,而且由于各个产品都是最新的,潜在的风险比较大。
4.优化电芯和组装层面的结构,尽可能接近500wh/kg的目标。
优点:通过纯物理优化,达到空间的最佳利用率,难度相对来说较低。
缺点:空间结构改变后,对于工艺的验证,需求较高,需要较为严格的测试,方能实施。
这候 75z w.com 章汜。李茗不愧是主管,虽然说在做人方面,情商有可能低了一点,但是技术水准,却是没有问题的。
三两句话,就将重点总结了出来。
即使是江明,也挑不出毛病来。
其他人听了以后,也是不禁直点头,在众人看来,这是目前筛选出的比较靠谱的解决方案。
这些方案都是行之有效的,只是效果明显与否的区别。
这些优化的工作,实际上众人在平时的工作中一直在做,这次利用公司项目的机会,重新梳理了一遍,也算是日常工作的延伸。
想到公司的奖金,众人眼中都闪烁着光芒。
几百万就别想了,能够分到一些小钱,也是不错的。
在众人看来,这就是公司对于研发工程师的奖励。
不过公司内研发小组众多,想要在其中脱颖而出,却是要拿出本事的。
如果是之前的江明,对于众人提出的4点方案,是不会有什么意见的。但是现在吗,以江明的眼光来看,确实有点不入流。
按照现有的技术,即使是再优化,能够提升到300wh/kg,也就是极限了。
这还是以牺牲安全性,大幅度提高电池体积为前提的。
这中间需要进行平衡,一个不慎,造出来的就不是产品,而是炸弹了。
这种例子,这两年在市场上,太常见了,常见到国家不得不取消了既定的要继续提高能量密度上限的计划,维持原有的技术标准不变。
不过虽然国家的标准没有改变,但是受到市场的驱动,个别电池厂商,反而主动提高标准。
这其中内卷的程度,从整车厂频出的产品捷报,可见一斑。
而且江明猜测,高层的意思,也是想着研发工程师以提升材料性能为抓手,而不是着眼于一些修修补补。
抱着占公司便宜的想法去研究,江明估计,这些人注定要失望。
只是如何提出来,这倒是个问题。
总不能说,我掌握了石墨烯电池,可以完成目标,你们都听我的吧?
这有点不现实。
况且,江明的薪资职级只是技术员,虽然都被称为工程师,但是和在场的这些工程师职级的人,那是差了一大截。
即使江明提出来,也没有人信啊。
虽然江明自认来到公司有年头了,技术水平不比一般的工程师差。
但谁让别人报告整的漂亮,谁让别人的专利写的多呢。
这年头,学历就是一条天堑,阻碍像江明这样的低学历的人往上跳。
江明在等合适的切入时机。
没等多长时间,机会来了!
针对李茗所提的4个方向,将会安排不同的工程师跟进,组建相应的研发小组。
按照自愿的原则,现场进行分组,然后李茗再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人员调配,确保每组人员,技术实力差不多。
江明没有着急选择,而是先看看其他人是什么情况。
本是平常的分组,以往的时候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这次就比较尴尬了。
&#24378&#29306&#32&#32&#35835&#29306&#12290因为李茗发现,第2个项目组,过了半天,竟然没有工程师愿意选,工程师疯狂的朝着第1组或者第3组涌,仿佛去的早了,会占什么大便宜一般。
江明也是发现了这种情况,心中不禁啧啧称赞。
果然都是一群现实的人,当真是哪里有利益,就往哪里钻,管你合不合适的。
第1组还可以理解,毕竟难度最低,利用现有的方案进行优化。
至于第3组吗,本来江明不理解的,但是想到要开发新的材料产品,涉及到供应商,涉及到后面产品的选型,江明顿时明了。
毕竟,供应商是乙方,作为甲方与其交流,总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
制大 制枭。李茗犯愁了,出现这种情况,也是她没有想到的。
本章尚未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