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退!随我冲杀!”
李鸿运大声喊着,但那些溃散的兵卒却根本没人听他的。
毕竟他现在的身份,也只是一个大头兵而已,既无官职也无身份,谁会理他?
李鸿运很无语,这怎么打?
要知道,就算是要复刻赵彬甫当时的操作,那也是要有条件的啊!
赵彬甫是在金军筹划渡河的时候赶到的,虽然时间也很急迫,但至少还有一定的准备时间。
他召集将领、犒赏军队、用慷慨激昂的陈词来激励将士们殊死抵抗,又组织了当地的民兵和群众进行支援,提前布置好了整个牛渚叽的防务,将岸上和水上的兵力进行了妥善的安排。
做好了这一系列的准备工作,这才能在金兵渡河的时候迎头痛击,取得这一战的胜利。
可是李鸿运此时出现在战场中,已经是濒临崩溃的局面,根本没有时间去做这些准备工作。
更糟糕的是,他隐约感觉,这些金兵似乎有些不同。
按照历史上的记载,牛渚叽这一战,其实并不完全是赵彬甫用兵如神的功劳。
赵彬甫作为一名文官,能指挥打赢这一仗,当然也说明了他有着绝佳的军事才能,但不论如何,以不到两万的齐军打赢高达五六十万的金军,这显然已经无法简单地用军事才能来评判。
要知道,当时金军的统帅,同时也是当时金国的皇帝完颜海陵,本身也并非庸碌之辈。
牛渚之战能赢,除了赵彬甫力挽狂澜的因素之外,还有两个至关重要的原因不可忽视。
其一,是金军的水军实力并不强。
有一种说法是金军一路势如破竹,但来到长江边上发现没有可以渡河的船只,于是仓促之间伐木造船;也有说法是金军虽有战船,但底平不稳,与齐军水师相比有很大差距。
金军不论是在水面上的战船还是第一波登岸的士兵数量,都与齐军有差距,第一波失利后,又被齐军突袭烧了战船,所以在战场上陷入了极大的被动。
第二,是金军当时内部矛盾重重。
完颜海陵虽然野心勃勃,但为人残暴。在他率军南下的同时,金国内部已经在酝酿推翻他的政变,可以说是后院起火。
而在南下的过程中,完颜海陵严令部下必须秋毫无犯,这确实争取到了齐朝百姓的好感,让他得以一路势如破竹地取得巨大优势;但也让金军中的贵族和许多将领士气低落。
毕竟对于这些金军来说,他们看不到灭齐之后一统天下的伟业,只知道他们打了胜仗却不能像以前一样烧杀抢掠,心中多有怨念。
所以,此时不仅是后院起火,金军内部也处于分崩离析的边缘。
如果完颜海陵当时能一举突破长江,用一次次的大胜快速扫平齐朝的抵抗势力,说不定他确实能完成自己的野心,然后再回师稳定金国内部的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