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终宋 > 第781章 拖延

第781章 拖延(1 / 1)

“霍去病?”提到这个名字,董文炳的声音显得很轻,不似方才厚重。哪怕那套“行中国之道,则中国主也”的道理被他们这些北地文人说通了,哪怕如今他们真的已将忽必烈的法统定下来了……可提到汉与匈奴,提到霍去病,董文炳还是不能坦然把自己与霍去病放在同一个立场。他肩膀微微往下塌,腰稍弯了些,面上却还是云淡风轻,之后轻笑一声,似在讥刘元振拿李瑕与霍去病比,有些“你们不自量力”的意思,以保持气势。刘元振却是又问道:“彦明兄不知道?”“六日。”董文炳只好答道。霍去病的战绩他背得出,因为少年时读史记,对那一句记述太过于震惊了。“转战六日,过焉支山千有余里,合短兵,杀折兰王,斩卢胡王,诛全甲,执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首虏八千余级,收休屠祭天金人。”刘元振大笑。他又恢复了以往的爽朗,举杯痛饮了一口,学作匈奴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面对赵宋时,他说“我乃契丹后裔”,因为他祖上辽国耶律氏在赵宋面前就是有种高人一等的倨傲。但避难山东一百多年了,刘家早都和汉人无异了。契丹后裔也就只有这四个字放在嘴上说说而已,一百多年,还能知道契丹什么?祖谱上都是个大大的“刘”姓。文化、长相、礼仪,早就是汉人了。提及汉王朝的强大,刘元振完全不记得契丹后裔这件事,以大汉之强盛为傲,以霍去病之彪悍战果为傲。六日灭五国。“你想说什么?”董文炳看不惯刘元振脸上那嚣张的笑意,摇了摇头,道:“自汉以来,以霍去病自比的武将多了,几人能做到?”“是。”刘元振道:“少有人做到。”“李瑕更不可能做到,他没有这份国力。”董文炳对这个判断很确定,刘元振只说霍去病六日灭五国,却没提及汉武帝命张骞出使西域以来的长年准备。但刘元振却是道:“你们也比不了匈奴。”董文炳怒,喝道:“休将大蒙古……大蒙古国与匈奴相比。”“看,你自己都心虚,大蒙古……国?蒙人真当自己是个国吗?连个国号都没有。”这句话之后,刘元振没有继续嘲讽董文炳,而是道:“你知道的,河西之地原属于窝阔台一系。蒙古诸王之间内斗不休,忽必烈对河西的掌控比不上当时的匈奴。”“暂时而言。”“打的就是这个暂时。”刘元振道:“二十三日,我王攻克凉州,二十四日即奔袭至永昌,杀永昌王只必帖木儿,其后十日间转战千余里,破甘州、抵弱水,斩甘州大王曲列鲁,趁胜进肃州、沙州、取玉门关,擒忽帖尼……”“不可能!”董文炳倏然起身。刘元振只是笑。他归附李瑕以来一直有个感受,即李瑕虽国力还不强,却每每有出人预料的胜利。一直胜,所以刘元振笑得有底气。这笑容落在董文炳眼中,董文炳登时就在心里暗道不好。他嘴上虽喊着“不可能”,但在“忽帖尼”这两个名字从刘元振嘴里说出来时,他便知此事大概是不假了。忽帖尼是谁?是窝阔台汗的第三皇后,是阔端的母亲。蒙哥汗二年,蒙哥允许忽帖尼居于阔端封地之西。这样一位老妇人被俘,蒙古人或许不太在意,草原上的人不以这些事为耻,连成吉思汗的正妻被人掳走也从不做遮掩。但北地汉人在意,如今开国建制,待太庙落成,窝阔台汗便是太宗皇帝,太宗皇帝的第三皇后陷在宋军手上了……问题远不止这个,整个河西失陷,不论是对战略还是对政局都有很严重的影响。这影响的范围太大,董文炳一时也难以想清,最直观的感受只有一点……太快了。真的太快了。李璮之叛才刚刚平定,只过了一个月。一月之内,这边还在调集大军,那边李瑕已拿下河西,消息只怕还没传到燕京……“你在诈我,我不信。”董文炳语气坚定,又道:“这不可能做到,千余里行军,他没有补给……”“补给?霍去病征匈奴时,匈奴人除了一匹马一张弓,身无旁物,抢无可抢。如今河西的蒙古诸王可不同,‘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阔端诸子锦衣玉食,可谓取之不尽,祁连山下,牧马拥沓,疏勒河畔,牛羊成群,岂缺补给?”董文炳闭上眼,仿佛看到了阔端那几个肥得流油的儿子如羔羊一般被李瑕捆了。黄金家族到了第四代,难保不出几个废物,但这些废物也没有辜负“黄金”之名,个个坐拥无数财富,家财绝对支持得起李瑕征战河西。刘元振谦逊地摆了摆手,又道:“此战,比不了霍去病河西之战,然可彰我汉家儿郎之决心……”他语气渐渐郑重,最后吐出了一句。“宜悬头槁于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帐内安静了许久。董文炳几次想开口,却说不出话来。他实在很难站在大蒙古国的立场上去与刘元振争辩谁才是汉家儿郎。抛开这种情怀不提,那便以胜败论英雄……确实也败了。刘元振等了很久,忽然一把拉住董文炳的手。董文炳吓了一跳,几乎以为刘元振是要突袭他,想要抽出手却被死死拉着。“彦明兄,归附吧。”刘元振已拍着董文炳的手背,语气饱含诚挚。当年他劝降刘整便是这样的态度,以诚相待。“今率土分崩,胡虏南掠,群生荼毒。天降我王,早怀远略、英明神武,平定乱世,正一四海。彦明兄何不共襄盛举,辅尊主而庇万民,复汉唐之恢弘……”董文炳愣了一下。有一瞬间,他透过刘元振那双眼神,仿佛要被说动了。之后,他却是猛地抽出手来,一指,喝道:“哈,刘大郎好会用典故。”说了那么久的霍去病,无非是刘元振在用典故引他遐想而已,这是种劝降的技巧,董文炳还不至于轻易就中了这种套路。“李瑕趁我等忙于平定李璮之际窃取河西。如夏贵占亳州,青阳梦炎攻沧州,虽有一时小胜,早晚必败!”说罢,董文炳拂袖而去。他今日来的几个目的,包括打探关中虚实、劝降刘元振、救回董文用,都已经做不到了,谈话已经让刘元振占了上风。若是说出忽必烈已调集大军,倒可以把气势压一压,但没必要泄露了军情让关陇早作准备。那继续谈下去只会被牵着鼻子走,就此打住吧。……快马赶了十里路,见到了前方接应的兵马,董文炳松了一口气。他虽表现得从容,其实也怕刘元振暗派人手擒他,好在一路无事。“大哥。”董文忠迎上前,道:“阿合马又遣人来,说是李瑕偷袭河西,关中兵力空虚,要大哥出兵。”提到阿合马,董文炳皱起眉,眼中明显泛出不喜之色,径直道:“转告阿合马,李瑕或可能已取河西,不宜冒险轻进。大军再有一月便至,静待为宜……”董文炳其实也考虑过刘元振或许是使诈,唬住他,使他不敢妄动。被唬住没关系,至少不会重蹈刘整、阿术覆辙。总之等大军到了,以力破巧即可。~~“将军怎不擒下董文炳?”“擒他做甚?”刘元振淡淡道:“他为人稳重,有他在,还能拖一拖蒙军。擒了他,董文忠还不马上兴兵来犯?”说着,他叹息一声,像是在感叹问话的下属太蠢。一路回到金陡关,只见韩祈安正站在城头向东眺望。“韩中郎看到了,我没能劝降董文炳。”刘元振先打了招呼。他这人,不论心情好不好,待人都是热忱的。“看到了。”“也就是韩中郎今日在金陡关,不然我差点要被董文炳劝降了。”韩祈安因刘元振的风趣再次敷衍地笑了笑,问道:“大郎稳住他了?”“将韩中郎带来的最新战报透露给他,想必能唬住他。”“那就好。”“可惜,将一场战事消弥于无形,不能彰我功劳。”韩祈安道:“上兵伐谋,大郎今日可谓不战而屈人之兵。”“略逞口舌之能罢了。”“胜过于守城两月。”刘元振得了一顿夸赞,颇为泽雨轩 zeyuxuan.cc

最新小说: 重生南美做国王 万事记录 天中游离 吕布从一只麻雀开始的逆转人生 北宋末年的风流王爷 宋国崛起 黑山鹰 山沟皇帝 史上最强崇祯 北宋:我成了赵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