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别,打洞的时候可能顺利,也可能不顺利。
这个粗木棍的打孔就进行的非常容易。
大约一个钟头多一点,两个洞都打好了。
轱辘的树脂也已经凝固了。
试着把两个转轴给塞进新加工的这两个洞中,稍微进行了一些扩张,然后发现塞进去非常合适。
它们都很正,不偏不斜。
下面的辘轳上不是有六根辐条一般的棍子么?
用一根细绳把它们的十二个头给连接起来。大约就是在每个的头部都打了个死扣,然后沿着顺时针方向,按照锯齿一般的路径把它们都给连接到了一起。
这根细绳绷的稍微直一点。
再用一个线圈把辘轳与上面的转轴给连接起来,辘轳要能够带动上面的转轴转动。
线圈套在辘轳上的绳网上,绳网整体的形状有点像个圆柱,是刚才系出来的。
线圈也稍微绷紧一点。
然后把手指插入辘轳里转动,上面的转轴就被带着飞快的转动。
上面的这个转轴转动起来不够稳。即便如此也能够用来纺线。
这个纺车就算是完工了。
可以由两个人配合,一个坐在辘轳这一侧,用手指摇动辘轳转动。
另一人站在对面,握着纤维束,添加到线轴上的线的末端,这个线轴就是上面的转轴凸出来的那部分。
可惜线轴的转动不平稳,纺线的这个人需要手动进行一些配合。
即便如此,两人一起纺线又轻松又高效,是自己一个人纺线的好几倍,还有能力纺出非常细的麻线来。
演示完怎么用它来纺线之后,时间已经不早了。马林跑去帐篷里睡觉。
天气确实比较冷,但是有火罐的情况下,保暖完全不成问题。
到了早上再加工一个转轴和一个轱辘。半晌午的装到了第一根粗木棍上。
依然是斜的比较厉害。
但是用于纺线还是没问题的,只是效率低点,还频繁的需要手动。
制作这两个的目的是告诉麻村居民纺车到底是什么东西,有什么好处。它们的结构比较的简单,麻村人自己可以动手仿制。
麻村人对这两架纺车也非常的欢迎。
有个女人送给了他一个很适合作为石凿的石头,它是块石英晶体,又细又长,非常坚硬,一头很锋利。
但是并未到达能削木头的程度。
用来凿木头必然会起毛刺,不可能平滑。
所以他离制作一个漂亮的凳子相差了很远的距离,距离所有木头机械也都相差了很远的距离。
他知道自己不能着急。
他给麻村人说明,日后可以以纺织为业,要经常派人背着麻布、麻皮口袋在周围地区寻找买主,用来换取肉食。
一个麻皮口袋能够换一块肉。一个人一天的工作量除了养活自己还会有一定的剩余。
“别的地区的人也可以学会纺织呀。”
马林说道:“有的部落食物非常充沛,有的部落苦薯非常充沛,有的部落人口有严重剩余,他们便会乐于跟你们进行交换,多余的人手跑去从事种植、养殖、商业,大家的日子都会更容易。”
南石村要是不用自己纺织,那么就可以再富余六人,因而可以再派出一支商队向东南方向走。
不同聚居点的情况完全不同。
麻村就是适合纺麻,放好的麻布也容易携带。
麻布可以用于各种地方。穿的,铺的,盖的,以及当做容器,都需要。
商业可以互通有无,把各自的优势都给发挥出来。
但是交通不便的问题非常的突出。
每两个定居点的距离太远了。
一来一回十天时间,太辛苦了,让人受不了。
他们用十来个麻布口袋换取了五六斤豌豆。如今豌豆乃是稀缺物品,这个交易肯定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