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是鸟。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际,感觉到了光明,唱出了歌。2022年2月16日,到2023年3月31日。十三个月,一百八十七万。属于罗素的故事,于此落下帷幕。就和我上架感言时所说的一样——这是一个从赛博朋克到太空歌剧的故事。它的创作核心是一种浪漫情怀,讲述的是“英雄”的故事。但这并非是英雄主义的故事,而是人民众生的故事。何为英雄?我为先驱。“人类啊。没有羽翼,尔等何以向上?”同样的一句话,但在“光”与“镜”的立场上,它所阐述的意义是不同的。前者讲述的是自我,赞美的是个体永不停息的进步、上升,“永恒之女性,引领我等向上”,是歌德的《浮士德》;而这本讲述则是泰戈尔,赞美的是群体的伟大、对世界的爱。——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这仍然是一個讲述“爱与希望”的故事。最开始的时候,我曾经说过,这本书与上一本书是联合在一起的。在最初的时候,你看着“狂徒”会觉得那是“英雄”,而看着“英雄”会觉得像是“狂徒”。因为你看向光时,只能看到光所照亮之物;看到镜时,也只能看到镜中映出之物。而到临近结局之时,才能看出为何故事的主题是英雄。光是独一的,容不得暗影、并不仁慈。但镜子是平凡的,随处可见的。他所映出的正是除自己之外的一切。凡有勇气,众生皆为英雄。然后再讲讲这本书的创作动机。我已经看到许多读者都发现了——没错,这本书的原始灵感,是一个叫做《冲破黑暗》的动画短篇。我最开始看到这个视频时,看完已经热泪盈眶。在那之后,也就是21年的十月,我和我的编辑蓬莱聊到了这个故事。“我想写一个冲破黑暗,夺还蓝天的故事。”我说。基于这样的念头,那时我就确定好了这本书的开头和结尾。现在你们可以回头看看,这本书的前十章和最后十章,章节名是恰好相反、镜像的。这也正是一种“镜”的主题的阐述。它是一个循环,通向无限的未来。既然这本书的核心来自于泰戈尔,那么写法也要讲泰戈尔:终止于枯竭的是“死亡”,而终止于无限的是“圆满的结束”。对于讲述群体、讲述英雄的故事,就要抵达无限的未来才对!我的父母都是工人,家里很穷。我初中的时候,父亲就出轨了,母亲很辛苦才能把我养大。我的大学学费是我自己挣出来的。当时没有钱,也还没开始写水银之血。我在高三毕业之后,去夜总会穿着廉价的西装当前台。天天挂着笑脸在门口鞠躬,脱口而出说着滑润无比的“晚上好欢迎光临”。在客人少的时候,也会当服务员去打扫包间、倒垃圾。那时我的腰只有一尺八,男性能买到的最瘦的裤子也太过宽松。没有能用的腰带,以至于我要把腰带拆下来、剪短之后再装回去。每天下午五点半上班,凌晨两点下班,偶尔能加班到三点多。而在那之前我晚上甚至没有晚睡超过十二点。每天晚上八九点吃饭,吃的大锅饭一天一换,共有三种来回换,特点是薛定谔的肉——仿佛能吃到肉味,但又仿佛没有肉。菜虽然每人一碗,馒头倒是管饱,但我饭量小,也只能吃半个。我最喜欢吃的是一种冬瓜炖鸡,虽然里面全是冬瓜几乎找不到鸡,但至少汤很好喝。那时候,我一个月的工资只有一千五,而包间一晚就要一千八百八。干了一半个月,见识了千奇百怪的人,也明白了生活不易。拿了两千四,就开学了。上学的时候,我去学校的奶茶店里打过工,也去咖啡厅当过服务员。然后我开始创作水银之血……或许我的确有这方面的才能,我第一个月的稿费就有一千八。我当时很高兴。但那时的我并没有将写作当做我未来人生的目标。我想的很好——我以后可以去找一个平凡点、清闲点的工作,每个月只要两千块的工资就够了。因为我晚上还可以写,这样收入就是翻倍的。在我们这三四线小城市里,就足以养活自己了,还能过得很好。后来,我的稿费越来越高。大三时收入就已经能稳定破万,在学校里面也出了名,当了新闻部的部长。但那时我也仍然没有放弃找个工作的想法,而且想法愈发宽松“我随便找个工作就好了”。那时虽然生活很忙,但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我有很多朋友,也有着可爱的女朋友。我和当地报社也打好了关系,老师们都很喜欢我。眼看着存款越来越多——虽然中途写《献给魔王的礼赞》时,有一段时间因为天天熬夜写书到五点,然后九点就得起床上课,导致了心绞痛。《致四千年后》开头的猝死体验就是亲身经历。但还好速效救心丸蛮牛逼的。苟住了命,然后恰了俩礼拜中药就缓了过来。直到快毕业时,工厂实习。是的,很多人以为我是哲学系或者传播学专业毕业的,但我其实是工科的。我学的是电气自动化。我们一伙人坐着晃晃悠悠的大巴车,坐了快两个小时的车才来到了这郊区里的工厂。我原本想象中的工厂,应该是那种忙碌的流水线。所有人在自己的位置上,各司其职。能够放弃思考,专心工作。就像是当服务员一样,能够给疲劳的大脑放松。但我看到的却并非如此。空气中是一种胶皮味、伴随着的尘土的味道。天空是灰色的。周围大约五公里的范围内,只有一家饭店。那家店卖酒买菜,但做的都不太好。主打的是一种大包子,五块还是八块钱一个,巨他妈大,比我脸都大。里面是韭菜肉粉条的馅,吃一个就能饱,还有免费的稀饭。挖掘机在那里前后蠕动个不停,不知道到底在铲什么玩意,还有不知道从哪传来的咚咚咚咚的声音。空旷的工厂里面,一个车间里面就七八个人。所有人都懒洋洋的,用那种摸鱼的动作、缓慢的动作,面无表情的混着日子。一言不发。一到中午,所有人喜笑颜开,凑在一起打扑克。那一瞬间,我的感觉就像是石像鬼活了过来。我看着他们手里的工作基本上就没有动,而我们这些学生们也没有什么事要做。有那种积极热诚人凑过去问,“我们有什么能做的吗”,然后得到了冷漠的回复“别添乱”。没有任何工作。于是学生们嘻嘻哈哈凑在一起玩谁是卧底,还有的人去打fgo、阴阳师、崩坏3。但因为没有流量,多半都是浅尝辄止。空旷的厂房里面只有叫嚷声,仿佛他们只是换了一个地方打游戏。我当时在看二世事件簿,从第一卷看到了第四卷。学校说,我们毕业之后如果愿意的话,可以直接输送到工厂里来。可以直接来这里工作。——噔噔咚。我当时感受到了一种莫大的恐惧。那有一种死亡的味道。并非是生命上的死亡,而是精神上的。会让人上不来气。比起血肉工厂,我更恐惧于这种精神都会缓慢腐烂一般的生活。我非常清晰的意识到,如果我在这里工作的话恐怕我到了晚上什么都写不出来。但我心中又有了一种什么东西在萌芽,告诉了我生命不该如此沉沦。我忍受过痛苦。但那并非是因为我可以忍受,而是因为我能从中看到希望。我能看到生命的意义,那就是拼搏——为了不再痛苦而去拼搏。忍受过痛苦的人是无法忍受腐烂的。就像是伤口上不能敷以盐巴。从那之后,我就写下了《玩家超正义》。不是为了发泄,而是为了赞颂——越是恐惧,就越是要唱赞歌。世界以痛问我,要我报之以歌。于是我便赞颂生命之美,以及爱与希望。因为我始终渴望着一种向上的精神,向往着更好。玩家的成绩很好。但我又感受到了一种停顿的恐惧,因为玩家已经把我榨的差不多了。我用心血去写,所能迸出的光仅此而已。于是我这本书我静下心来,寻求新的进步。一共九卷,我尝试了九种不同的剧情结构、不同的写法。我最满意的三卷是流星、笼中鸟和核与壳,而暴露了最多问题的是一日骸、花触、琥珀。但无论是满意亦或是不满,它们也都将化为我的养料。只要写了,就不会浪费。煌煌辉光,宛如火花,又如飞鸟。它总是向上,一如既往。塔的订阅成绩只有玩家的一半,但好在版权潜力比较强。而且这本书还得到了银河奖“最具改编潜力奖”和“最佳网络科幻奖”两项提名,已经不亏了!塔和玩家包括版权在内的各项收入,让我现在已经彻底还泽雨轩 zeyuxu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