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幻想奇缘 > 寒璃刺骨四时霜 > 第472章 梅山人氏

第472章 梅山人氏(1 / 2)

三人将手本呈上,飞廉观看,原来是梅山人氏,一名袁洪,一名吴龙,一名常昊,此乃梅山七圣,先是三人投见,以下俱陆续而来。袁洪者,乃白猿精也;吴龙者,乃蜈蚣精也;常昊者,乃长蛇精也;俱借袁吴常三字取之为姓也。飞廉看了姓名,随即带入朝门,来朝见纣王。飞廉入内庭,天子在显庆殿,与恶来奕棋,当驾官启奏:“中大夫飞廉候旨。”

纣王乃命:“宣来。”

飞廉见驾,奏道:“臣启大王!今有梅山三个杰士,应陛下求贤之诏,已经在午门侯旨。”

纣王大悦,传旨:“宣来。”

少时见三人来至殿下,山呼拜毕,纣王赐三人平身,三人谢恩毕,侍立两旁。纣王乃问:“卿等此来,有何妙策,可擒姜尚?”

袁洪奏道:“姜尚以虚言巧语,纠合大下诸侯。鼓惑黎庶作反。依臣愚见,先破西岐,拿了姜尚,则八百诸侯望大王降诏招安,赦免前罪,天下不战而自平也。”

纣王闻奏,龙心大悦,封袁洪为大将军,吴龙、常昊为先行,命殷破败为参军。雷开为五军都督,使殷成秀、雷鹍、雷鹏、鲁仁杰等,俱随军征伐。纣王传旨:“嘉庆殿排宴。庆赏诸臣。”

内有鲁仁杰自幼多智,广识英雄,见袁洪行事不按礼节,暗思:“观此人行事,不是大将之才,且看他操演人马,便知端的。”

当日宴散不提。次日谢恩。三日后下教场操演三军。鲁仁杰看袁洪举动措置,俱不如法,谅非姜子牙敌手。但此时是用人之际。鲁仁杰也只得将机就计而已。

次日,袁洪朝见纣王,纣王道:“元帅可先领一支人马,往渑池县。佐张奎以阻西兵。元帅意下如何?”

袁洪则道:“以臣观之,都中之兵,不宜远出。”

纣王眉头微皱的问道:“如何不宜远出。”

袁洪奏道:“今孟津已有南北两路诸侯驻扎,以窥其后。臣若往渑池,此二路诸侯,拒守孟津,阻臣粮道,那时使臣前后受敌。此不战自败之道;况粮为三军命,是军未行而先需者也。依臣之计。不若调三十万人马,阻住孟津之咽喉,使诸侯不能侵扰朝歌,一战成功,大事定矣。”

纣王大悦:“卿言甚善,真乃社稷之臣,使卿所奏施行。”

袁洪调兵三十万,吴龙、常昊为先行,殷破败为参军,雷开为五军都督,使殷成秀、雷鹍、雷鹏、鲁仁杰随军征伐,往孟津而来

且说渑池县张奎,日夕望朝歌救兵,忽有报马报入府来:“天子招了新元帅袁洪,调兵三十万,驻扎孟津,以阻诸侯,未见兵,来救渑池。”

张奎闻报大惊道:“天子不救兵,此城如何拒守?况前有周兵,后有孟津四百诸候,前后合攻,此取败之道。今反舍此不放,奈何!”

张奎扼腕暗叹不已,心中没有计较,只得依旧固守了。

虽然子曦杀了高兰英士气鼓舞,但姜尚见渑池一个小县,攻打不下,反阵亡了许多军将,依旧纳闷在中军,暗暗摇头嗟叹。可怜这些扶王定国英雄,沥胆披肝,止落得遗言在此,身皆化为乌有。姜尚正在那伤悼,忽辕门官来报:“有一道童来见。”姜尚一听心中一动传令请来。少时只见一道童,至帐下行礼道:“弟子乃夹龙山飞云洞惧留孙的门人,因师兄土行孙,在夹龙山猛兽崖,被张奎所害,家师已知,应上天之数,这是救不得的;只是过渑池须有原故。家师特着弟子来此下书,师叔便知端的。”

姜尚接上书,展开观看。书曰:“道末惧留孙,致书于大元帅子牙公麾下:前者土行孙,合该在猛兽崖死于张奎之手,理数难逃;贫道只有望崖垂泣而已,言之不胜于悒。今张奎善于守城,急切难下,但他数亦当终;子牙公不可迟误,可令杨戬将贫道符印,先在黄河岸边:等杨任、韦护追赶至此擒之,取城只用哪吒、雷震子足矣。子牙公须是亲自用调虎离山计,一战成功,此去自然坦夷。只待封神之后,再图会晤不宣。”

姜尚看罢书,打童子回山,当日便传令:“哪吒领令箭,雷震子领令箭,前去如此而行。杨戬、杨任领柬帖,前去如此。韦护领柬帖,前去如此。”

姜尚俱吩咐出毕,至晚周营中炮响,三军呐喊,杀奔城下而来。张奎忙急上城,设法守护,百计千方,防御急切难下。姜尚知张奎善于守城,且暂鸣金收兵。

次日,午末未初,请武王上帐相见:“今日请大王同老臣出营,看看渑池县城池,好去攻取。”

武王听的有些意外,倒也没有多想,便是欣然应下:“孤愿往。”

随即武王同姜尚出营,至城下周围看了,姜尚用手指之道:“大王若破此城,须用轰天大炮,方能攻打此城,一时可破也。”

姜尚与武王指画攻城,只见渑池城上,哨探士卒,报与张奎:“启老爷!姜子牙同一穿红袍的,在城下探看城池。”

最新小说: 权臣世家 月老是个冰疙瘩:红线最宜牵相思 天女阿蛮 月下梧凰 星球游览日记 月宁修仙录 神棍痞妻别想跑 穿书路人甲之在线观战 斗罗:千仞雪觉醒后 布衣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