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肃成功的消解了于禁的求死之心,于禁心忧妻儿,只得苟且求全。孙权在柴桑等候者消息,当得知乌林大破曹军之时,整个柴桑几乎都沸腾了起来!所有人都欢呼不已,那些原本提心吊胆的江东士人,闻听捷报,一个个是纷纷上表赞颂孙权功绩!当然,其中不乏真心钦佩孙权决断者,但大多终究还是阿谀奉承之辈。情势不好时,鼓动消极言论,情势大好时,又出来歌功颂德。自古一来便不乏这种见风使舵之人。孙权心中甚是高兴,顶了那么久的压力,终于得到了释放。乌林大胜,已经足够向江东人证明他的雄心大略,证明他不是个懦夫,证明他不是个眼高手低的人,更证明了他的眼光!很快,孙权在江东的威望便如日中天,几乎已经超过他的父兄!这才是孙权最为高兴的事情。正当孙权为此而兴奋之时,周泰被送回了柴桑。“禀主公,曹将乐进意欲袭我粮草大营,周将军奋勇杀退敌军,身负一十二创。大都督说军情未定,周将军需要静养,因此送回柴桑!”来人禀报道。周泰是孙权的爱将,听到周泰为了保护粮草大营,与曹军先锋大将乐进交手,孙权急忙起身道:“幼平现在何处?”那人回报道:“卑将先来禀报,护送周将军的船只午后将至柴桑港口。”孙权闻言,点了点头,示意自己已经知道,随后便打发了来人,又命人唤中司马诸葛瑾来见。孙权将消息说与诸葛瑾,之后对诸葛瑾道:“子瑜啊!孤意劳你前往江边迎回幼平,你看如何?”周泰因公负伤,孙权意欲隆重将其接回城内,以示恩宠,于是才有此命。诸葛瑾明白孙权的用意,反对孙权劝道:“主公何不亲往迎之?”“亲往迎之?”孙权没想到诸葛瑾会有这样的建议。对于富二代官二代孙权来说,周泰虽然是自己的亲信将领,但毕竟只是一介武夫,尊卑有别,孙权还从来没有对人有过如此举动,即便是周瑜、程普等人,也不曾被孙权亲自出迎过。整个江东之中,能够被孙权亲自出迎的只有一人,那就是吴郡太守朱治!朱治之所以能够得到孙权无比的敬重,盖因朱治乃江东文武之中,唯一一个自始自终追随孙氏一族,从来无怨无悔之人。程普、黄盖等人尚且曾在孙氏落寞之时,依靠过袁术。至于周瑜、鲁肃、张昭等人,那也是后来才投入孙氏门下。只有朱治一人,自黄巾之乱,孙坚起兵开始,便一直追随孙氏左右,即便孙策依附袁术之时,朱治也寸步不离,而且还是朱治力劝孙策献出玉玺,求得脱身之计,方才有了今日的江东。朱治之辅佐孙氏,前后历二十余年,最关键的,在孙策死后,对于孙权之立,群臣多有议论时,朱治也没有掺合其中。因此朱治是唯一一个可以得到孙权亲自出迎的人。说到底,孙权从来没有将自己的部下看作兄弟、亲人,他一个连自己亲弟弟都能害死的人,怎么可能真正的将其他人看作自己的亲人?因此孙权打心底里始终都是以主子自居了,否则诸葛瑾说出这话,孙权也不至于一愣了!孙权外表敦厚有礼,实则内心并不如此。诸葛瑾上前再拜道:“在下以为,当此与曹操交战未歇之际,主公正可以此来激励三军将士!主公何不学学那曹操,学学那汉王?”“哦?学曹操、汉王?”孙权疑惑道。“正是!曹操跣足迎许攸,汉王同车载子敬,这可都是一桩美谈哪!”诸葛瑾劝说道。鲁肃出使西川,被刘征亲自以王驾出迎之事,在回到柴桑之时,便禀报了孙权。当时孙权还认为汉王此举太过邀买人心,实在不足为王者之尊,鲁肃闻言只是嘿然,并没有多说,怕的就是孙权起疑心。如今诸葛瑾再次提起,孙权倒是有了不同的感受。“好!就依子瑜所言!来人!速去准备车驾!孤要亲至江边,迎接幼平!”孙权此刻心里想的是,自己难道还不如手下败将曹操?说到底,终归不是本意。即便不是本意,但这样的举动也足以在柴桑造成轰动效应。主公孙权亲自出迎部下将领,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众人闻听此事,各有不同反应。江东的组织构成其实是很传统的,由于孙权的出身,以及江东过于依赖地方士族,因此在江东,等级尊卑观念是很根深蒂固的。张昭等人便对孙权亲自出迎一事颇有意见,他们认为,周泰即便功劳再大,终究不过是一介武夫,而且这也是分内之职。太过尊崇这些武人,容易造成将领们居功自傲。张昭等人的考虑也并非是毫无道理,并不完全是出于嫉妒。江东的政治根基在于这些士族,但于此同时,又对武将们极其依赖!说来其实很是畸形。一直以来,孙权都游走于两者之间,平衡把握,但现在显然是有打破这种平衡的迹象,这便是张昭们颇有微词的原因。在去江边的路上,孙权小声的问诸葛瑾道:“子瑜啊!孤听闻有不少人对孤此番出迎颇有看法啊!此举到底妥与不妥,你怎么看?”诸葛瑾拱手回道:“主公不必多虑!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此乃变通之法也!眼下正是需要各部将领奋勇向前,主公虽不循常规,实又在情理之中!”听诸葛瑾这么一说,孙权心中才没有了疑虑!孙权亲自等候在江边,见到周泰那一刻,倒是真的生发出一些感慨。那周泰身披十二创,几无完肤,其状甚有勇烈之感。孙权从来没有上阵厮杀过,见到周泰的样子,自然不免动容,于是亲自以自己车驾将周泰送回了柴桑!诸葛瑾借此造势,将消息散播出去,江东各部将校听闻周泰得到如此这般的待遇,一个个都被激励起来,更有效死之心!这都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