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为我所用(1 / 1)

鲁国珍给了沈几张纸,皱巴巴破破烂烂的,不用特殊处理便自带考古物属性。!纸有两种笔迹,一种是特别潦草的笔迹,字丑的跟狗啃过似的。另一种字迹以正楷书写,刚劲有力,沈认得这种笔迹,鲁国珍的字儿写的很好看。狗啃字占据了绝大多数篇幅,书写者以数学语言论述了一种算法,虽然逻辑混乱,但沈大致看明白了,即基于傅里叶乘子和傅里叶积分算子的有界性调和分析问题。字写的又丑,语言逻辑又混乱,一般人无法理解书写者的本意,沈之所以能理解,一是他数学理解能力过人,二来鲁国珍的批注起到了关键作用。鲁国珍在某页纸用红色笔打了个×,字批注是:“错误使用lebesgue空间理论,改!”lebesgue即我们熟知的勒贝格,写论的时候引用人名或以人名命名的定理、公式,通常写出这些数学工作者的英名,在版的论也是这么操作。在另一页纸,鲁国珍画了条删除线,批注到:“此处需运用schwartz函数空间的复值速降,改!”类似的批注有十二处,总结是,书写者被鲁国珍批的一无是处。沈从鲁国珍口了解到,狗啃字的书写者是一位研究生,他本科读于皖省师大数学计算机科学学院,参加研究生考试,考取了燕大数院,跟着鲁国珍做课题。跟了鲁国珍不到半年,这位研究生转专业了,去了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这几页纸成为了遗留课题,沈要继续完成接下来的工作,将这个课题做完。工作量很大,研究生师兄的论述基本被鲁国珍全盘否定,沈相当于要重新写一篇论。鲁国珍取了个论课题名,叫《沿齐次曲线的强异积分算子的解析》沈根据自己的实际论述可适当调整论题目,这是鲁国珍说的。但论述范围不要变化太大,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异积分算子在广义调幅空间的有界性。鲁国珍的十二条批注成为了沈唯一有价值的线索,他将围绕课题心思想进行扩展延伸,力争写出一篇高质量的数学论,完成这个课题,提前拿到15个数分学分。“这个课题,很有挑战性啊。”沈将几页纸带回寝室,经过他的提炼,最终浓缩为半页纸。这半页纸是沈新论的核心逻辑思路,只有他自己能看懂,写在他的笔记簿。鲁国珍给的这个课题,确实可以归纳到数学分析的范畴,只不过分析方法将特别复杂。几个月前,孙二雄其实给了沈五个课题,基于高代36题转化出的五个论课题。沈一较,鲁教授给的这个《沿齐次曲线的强异积分算子的解析》,孙教授给的最难课题更加难。迎难而!沈开始找资料,写这篇新论之前,他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资料来源是sci和arxiv,课题研究越深入,研究者越来越国际化,有价值的资料越来越难找,沈90%以的资料是英版。为了更好的融入全球化进程,沈将英语升到4级。数学7级(288/25万)物理5级(40/5万)体育4级(18/10000)英语4级(0/10000)语3级(298/5000)化学3级(104/5000)生物3级(101/5000)历史2级(111/3000)地理2级(219/3000)政治2级(498/3000)结余学霸积分:90789点升级英语到4级,只花费了4000多点学霸积分,这是非常小的投资。大头还是数学,升级为8级的精英级,投资额度高达25万学霸积分。“还差近16万点学霸积分,去哪里搞啊?话说已经发出去的五篇论,能不能赚够16万点学霸积分?”根据经验,沈知道论被正式刊登后,他才能收到系统奖励的学霸积分。等着吧,有什么办法。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论质量越高,刊登的期刊越牛逼,成当然越显赫,学霸积分只会多不会少。刷论数量,还是做论质量?这是个问题。两全其美的方式是大量发表高质量的论,第一季度在ann-th(数学年刊)发个三五篇,第二季度在acta-th(数学学报)刷他的七八篇,三四季度转战inv-th(数学发明)和ja(美国数学会杂志),每年在国际四大数学期刊保证几十篇论的发表量,这得有百万,甚至几百万学霸积分的年收入了吧?朝这个目标努力吧少年!沈设定一个小目标,然后投入战斗。先完成鲁教授给的数分课题。参考资料收集是一份相当耗费时间的工作,收集路径体现了一位论作者的核心思路。四处撒、看到什么下载什么,说明论作者两眼一抹黑,自己也没有一个明确方向。不管了,先写着吧,写到哪儿算哪,左手一个c,右手一个pad,脚下搁着一个wifi,边写论边查资料。这是非常业余的做法,看似忙成狗,实则效率低下。沈好歹是数学7级的职业级人士,他不能这么业余,他的方向很明确,三个关键词,强异积分、调幅空间、齐次曲线,朝这些方向去搜资料对了。确定了参考献收集方向,剩下的是时间问题。“j.k.falls,这人是谁?哦,普林斯顿的,他这篇博士毕业论写的还不错,收藏。”“t.nakata,这是个鬼子吧,东大的,整篇论只有一个式子管用,先收藏吧,到时候我可以直接引用这个式子,自己证明一遍,至少得一个月啊。”“gong,c.w.,这位是我的嫡系师兄啊,t的,没错,是我师兄龚长伟,这篇论……先收藏吧,龚师兄主攻的是数论,友情收藏,也许以后能用。”“s.w.hawking,剑桥大学,这位论作者是……斯蒂芬-霍金!”沈搜着搜着,搜出一篇数学论,霍金写的。霍金是物理学家,同时也是数学家,他写的这篇数学论被《英国数学摘》收录于1987年,即《时间简史》出版的前一年。在那段时间,霍金只有两根手指可以勉强活动,和助理交流依靠语音合成器。霍金的助理是个有学问的人,并且很懂霍金。霍金患病后的论、科普书籍的起草工作主要靠助理完成,霍金提供核心思路,通过语音合成器传递给学术助理。助理或许不止一位,可能是一个团队。“霍金写的这篇数学论翻译成应该是,与薛定谔算子相关的里斯位势算子的交换子的有界性?大佬果然是大佬,光是论名复杂的让人窒息。”沈收藏了霍金的这篇数学论,霍金的数学底子同样扎实,描述宇宙、描述时间、描述物理学,唯一的工具只有数学。并非友情收藏,沈敏锐的发现,霍金发表于1987年的这篇基于薛定谔算子和里斯位势算子的数学论,其有至少一个证明,可以引用到自己的新论。霍金的这个证明,沈看懂了,烧死了不少脑细胞。剩下的一个重要证明和一个核心式子,沈看不懂。看不懂无法引用,否则会贻笑大方。这也验证了丘成桐先生的观点:“好的数学论必然被极少引用,因为多数人看不懂。所以数学期刊的if普遍偏低。”不管如何,沈至少读懂了霍金成于其学术巅峰时期的一个数学证明,他的理解能力强于大多数同龄人。好的论离不开好的引用,好的引用需要靠实力去理解并为我所用,沈画重点,霍金的一个数学证明,引用之。

最新小说: 穿越后我靠豪门八卦走上人生巅峰 司爷无限宠心尖独女的马甲又掉了 木叶秋声 路过风错过你 莫斯科的浪漫故事 此去经年,倘若一回 暗恋凶猛 琐明恋 纵情惯犯 白夜莫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