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被攻克的黎曼猜想项目的主要负责人是沈奇,当时那个团队里有中国人、德国人、瑞典人、以色列人,他们在美国学术力量的强力支持下完成了数学史上的壮举,彻底证明了黎曼猜想。
现在人们一提起黎曼猜想,最常见的评论是:“一位中国数学天才带领一支国际联队,在美国创造了历史。”
虽然数学不分国界,但沈奇的心愿是带领一支中国团队再次创造历史。
关于新项目霍奇猜想,沈奇和他的普林斯顿团队一共三人,鲁国珍和他的燕大团队有七八人,吴主任和他的晨兴数学中心团队有五六人。
对于基础数学研究而言,为了一个课题建立十六七人的专项研究团队,绝对是豪华阵容大场面。
在这个豪华阵容中,仅有沈奇的学生拉尔夫一位美国博士生,其余均是中国数学工作者,这应该算是一支中国团队。
霍奇猜想是个工作量巨大的项目,立项之前的可研必不可少。
鲁国珍、吴主任的两个小团队立即开展紧锣密鼓的可行性研究工作,编写完可研报告后他们会向相关部门申请立项,这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霍奇猜想这个项目已经开始操作了,另外一组的三个难题,咋整呢?”沈奇回到酒店,在纸上写下N-S方程、P对NP问题、杨-米方程,然后盯着它们发呆,无计可施。
外界认为七个千禧难题中最难的是霍奇猜想,而沈奇认为最难的是P对NP问题,N-S方程和杨-米方程次之。
“物理学等级还是低了点,四个地震预测点算对了两个,另外两个至今没有消息。”沈奇在今年内疯狂堆积物理学知识,已经堆到瓶颈了,要在物理学上寻求突破,最好能再升一级。
“物理12级升13级的条件之一是在物理教授的岗位上工作至少一年,去哪里找这么一份工作呢?”
沈奇现在的主职是普大数学教授,兼燕大客座数学教授,再兼晨兴数学中心高级数学顾问。
能在数学领域同时拥有三个显赫的身份,是因为沈奇在数学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沈奇在物理学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他的一篇凝聚态物理论文刊登在PRL上,另一篇地震学模型论文刊登在《科学》上。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我的物理学博士论文《论复杂性》投给PRL有一段日子了,不知到了哪个阶段?”
沈奇进入PRL的投稿系统,查看论文《论复杂性》的审核进度。
PRL的投稿系统显示:已收录。
系统刷出信息,因宿主在IF值为7.872的物理期刊上发表论文一篇,奖励393600点学霸积分。
“两篇PRL,一篇《科学》,不知有没机会挂个物理教授的头衔?”沈奇离开酒店,徘徊在燕大校园中寻找机会。
<div id="div_content_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