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人,论忠心,应该不输于王府的两大总管。
即便他们犯了事,如果不大,想必王兄也会一笑了之。
朱尚烐以聪明著称,脑子转的很快,很快就想明白了陈公公担心的是什么。
如今,长史赵全有着通敌卖国的嫌疑,这件事自然不能一言而定。
“陈公公想本大王如何做?”
朱尚烐虽然明白了,但去不明白陈公公为什么会与他述说。
陈公公道:“老奴提前下令跟踪赵大人的亲卫,但老奴没有权限,已经是越俎代庖。”
“本大王懂了。”
随即,朱尚烐正色起来,严肃的对陈公公开口道:“陈公公。”
“老奴在。”
陈公公立刻跪地叩拜。
“本大王授权于你,全力调查长史赵全是否涉及暗通南京之事。”
“尊王命。”
“陈公公你自去安排吧!切忌,需暗地里调查,别让赵大人发现,也别让王兄知道了。”
朱尚烐虽然支持陈公公的建议,但是他同样害怕王兄朱尚炳知道后,会雷霆大怒惩罚他。
毕竟赵全的身份,太高了。
暗地调查赵全这事败露,这会让臣子心中生出与王兄猜忌之心,间隙也就难免了。
这就是朱尚烐的毛病,或者说是想法太多。
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朱尚炳虽然教育了朱尚烐几次,但任然改不了他的本性。
天性使然。
其实,朱尚烐和陈公公都明显忽视了太祖朱元璋留下的遗训。
朱元璋逝世前,曾下达了遗诏:“诸王临国,毋得至京。王国所在文武吏士,听朝廷节制。”
这个意思就很明显了,所有封王的文武大臣,皆被朝廷节制,与南京有消息往来自然在情理之中。
然而,什么是不屑子孙!
这就是了。
朱元璋一驾崩,他制定下来的政策大都被后人抛之脑后,包括皇帝朱允炆也是如此。
朱元璋制定分封制度,意在封王为帝室之屏障。
却不想,朱允炆受了儒家蛊惑,违背朱元璋的国策要自掘长城。
渭水边上
正拿着鱼竿,感受一番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朱尚炳,自然不知道,他的兄弟联合王府大总管阴谋针对长史赵全的事情。
“大王,鱼儿咬钩了。”
见鱼线被拉直,鱼竿成月牙状,朱尚炳依然不为所动,他旁边打坐的金轮法王不由开口提醒道。
朱尚炳一愣,紧握着手中的鱼竿喃喃自语。
“本王记得鱼线上没有鱼钩啊!”
“不好法王,有妖怪作祟。”
突然,朱尚炳明白过来后,大声的对旁边的法王喊到。
金轮法王微微摇头,不由起身接过朱尚炳手中的鱼竿用力一抬。
一条活蹦乱跳的黄河鲤鱼,正被鱼钩死死勾住,迎风摇摆在半空之中。
“咦!”
朱尚炳定眼看去,不免绕绕头。
“法王,这鱼钩是谁系上去的?”
“我佛慈悲,请大王容贫僧放去这条鲤鱼。”
金轮法王没有理会发神经的朱尚炳,而是将鱼钩上的鲤鱼取下放生了。
“大王,我们还是接着赶路吧!”
朱尚炳道:“法王,本王真是想见识一番,密宗的神功绝学。”
手指着奔腾的渭水,朱尚炳接着道:“来一掌断山河吧!”喜欢靖难之战前夜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靖难之战前夜泽雨轩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泽雨轩(www.zeyuxuan.cc)
看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