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王朱尚烈,是个好孩子,绝不可能做出背叛之事,大王担心二大王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魏公公认为是杞人忧天。
当然,魏公公如何认为,那只是他个人的理解。
他能做的,就是按照大王的命令行事。
看着离去安排的魏公公,朱尚炳坚定了一下神情。
对于朱尚烈,他不得不防一手。
之前,朱尚炳同样和魏公公想的一样。朱尚烈不会,也不敢有异心。
但是,现在的朱尚炳已经没有这样的自信了。
因为蒙古东归的三十万人中的首领,塔及帖木儿。
塔及帖木儿是个变数,这个奇男子王保保的儿子,能够从帖木儿帝国的眼皮子底下跑回草原,不能不让朱尚炳刮目相看。
当然,或许是现在帖木儿帝国的精锐大军,正在南次亚大陆上势如破竹的缘故,才让塔及帖木儿见缝插针,对帖木儿帝国的皇帝不告而别。
想到这些,朱尚炳转过头,向南望去。
“帖木儿帝国日渐膨胀,手已经快伸向了大明帝国的属国,自己要抓紧时间了。”
朱尚炳不是没有对手,他的对手不是朱允炆,不是朱棣,而是正在试图恢复蒙古帝国荣光的帖木儿帝国。
大明与帖木儿帝国,将同历史的车轮一样,将代表东西方爆发一场前所未见,参战人数将超过数百万的世界大战。
当然,历史上因为帖木儿帝国的皇帝病逝在东征大明的路上,导致这场世纪大战无疾而终。
但是,东西方的较量与碰撞是永远无法避免的。
即便百年以后,西方在工业革命崛起以后,他们同样试图来挑战世界的中心,和平的守护者,全球公认的霸主,华夏。
说来,身为华夏人也是自豪无比。
因为华夏,虽然历来讲究不扩张,不称霸,奉行和睦,但,却被全世界人民公认为是泱泱华夏,天朝上邦。
当然,华夏被认为是天朝,那是因为华夏拿捏住了世界的命脉。
坦诚的讲,华夏虽然没有武力称霸世界,但却掌控了世界的文化以及经济命脉。
就说明朝,从朱元璋开始,即便朱元璋严厉海禁,但明朝的工农业生产总值,保守估计,占据了全球的百分之二十左右。
后来,庆隆年间废除海禁后,明朝的手工业来了一个大飞跃,整个明朝的经济彻底爆发,占据了世界经济的百分之三十左右。
当然,大明经济强了,农业却衰败了,这也侧面导致了百姓起义。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凡事都有两面性吧!
即便如此,明朝外忧内患的情况下,依然主导着世界的走向,明朝依然是世界的老大。
说其为天朝上国,并不为过。
只是后来,明朝灭亡,女真人将华夏彻底玩弄于鼓掌之中后,西方人才敢慢慢的将手伸出。
毕竟,他们需要试探一下千年大佬的底蕴是否犹存。
但是,悲剧来了,自清以后,华夏一蹶不振上百年。
直到后来,民国了,统一战争结束不久,群狼便一拥而上。
“华夏是一头狮子,必须让他继续沉睡下去。”
于是,侵华战争打响。
或许是蒙古人为他们带去了两次亡国灭种的经历,让他们不敢有半分松懈,时刻盯着华夏。
解放了,新中国成立了。
但是,依然改变不了群狼虎视眈眈的局面。
半岛战争打响,华夏终将他们再次试图伸向华夏的爪子斩断……喜欢靖难之战前夜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靖难之战前夜泽雨轩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泽雨轩(www.zeyuxuan.cc)
看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