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张名振之所以这样做,也有自己的私心。在其与韩括合力平定黄斌卿过程中,深感周显军将士战力之强悍。
在周显叛明,很多朝廷大员还认为周显未必挡得住满清之时,张名振就认为满清定然不是周显的对手,大明将来的敌人只会是周显。
张名振的理由很简单,满清人少,战死一个就少一个。而且他们还是异族,很难获得北地百姓的支持。
只要周显能稳住局面,徐图进取,北地迟早便是他的。
张名振多次上书,提出应该对周显多加防备。即使暂时无力北伐,也应该积极招募士卒备战。一旦局势有变,便可趁机北上,顺势拿下整个江淮。
但这等言论,在外有闯军和隆武军威胁的明廷显然不受重视。
而且,掌管明廷大权的,无论是史可法,还是高宏图,亦或是姜日广,都是老成持重,重大义,讲规矩的老旧之臣。
在他们眼中,大义和规矩才是最重要的。
他们认为,大明是朝廷正统,平定叛乱,还于旧都是大义。周显抵御满清,驱逐异族同样也是大义。
他们视周显为大明叛贼,却难以做出趁周显与满清相战之时,从背后给周显以致命一击的决定。
因为他们承担不起因为他们的决定而最终使满清夺取天下的风险。他们可以为了大义而坦然赴死,却不愿在青史上留下骂名。
这就是为什么在王朝覆灭之时,大部分士大夫选择自杀殉国,却不愿意拿起刀枪和敌人厮杀到底的原因。
他们把自己的名声看的比整个王朝的兴衰更重要。
但张名振的上书也不是完全无用,就如史可法,他虽然不赞同张名振出兵的计划,但也认为张名振的提议并非完全没有可取之处。他向张名振秘言,可以提前收集北地的情报,以备将来出兵北伐。
张名振锦衣卫出身,本想借助锦衣卫在北地遗留下的关系来施行此事。
但自马吉祥担任锦衣卫指挥使后,便彻底摒弃了北地。不仅不再向北地派人,还彻底断了遗留在北地锦衣卫的官饷。致使很多人和大明朝廷断了联系,或直接投靠了满清。
具体原因就是马吉祥是外调入南京的,在朝内毫无根基,他需要大量金银来拍马逢迎朝内大员,培植自己的亲信。
而因为前任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投敌,北地大部分锦衣卫都投靠了满清。即使仍旧有联系的,也不能确定他们是否是真的心向明廷。
因此,马吉祥一刀切,完全摒弃了他们。
张名振不耻马吉祥为人,但又不得不去求他。甚至通过克扣军饷向马吉祥行贿,获取了北地锦衣卫的名录。
付出这样高的代价,张名振当然是想有所作为,但他缺乏一个可靠之人来施行此事。而张煌言忠信精诚,心怀大志,而又智勇双全,正可堪担此任。
张煌言也的确不负张名振之所望,他承下此事之后便开始积极行动,不仅大量招募细作,遣往北地探查情况。还亲自秘密前往北地,启用了一批原有的锦衣卫。而且还暗中和满清、周显治下的官员联系,引得一些心向大明的旧官旧吏投靠。
喜欢末代驸马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末代驸马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