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三路齐进。三万骑兵如同三根烧红的铁钎子,捅入了高句丽的兵营。所谓马踏连营,便是如此。这种局面下,杀死杀伤的人并不多,骑兵挟带着朔风,呼啸而过。除了几个挡在前面的、正在左近的不开眼的倒霉鬼,一般人都死不了。可三股洪流的穿插和驱赶,彻底断送了高句丽将士的士气。他们开始溃逃。可随之而来,等着他们的是唐军步兵。步兵可就没有骑兵那么快速了,他们可以随意地挥刀收割生命。而他们在战前得到的命令,就是尽可能地杀死敌人,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所以,他们甚至连俘虏都不想要。岸边的高句丽前锋迅速崩溃。死伤者的鲜血慢慢融化了底下的冰层,然后又冰冻起来,在岸边形成一洼洼鲜红的小坑。而此时,身在离岸十里的后营,渊盖苏文才刚刚披挂完毕。他身边是他的嫡系,八万中军精锐。渊盖苏文有着多年的经验,听到杂乱的呼号声,他就知道必定是敌军进攻了。他并不慌乱,对岸唐军兵力只有己方的一半。而部署在岸边的是刚征的新兵,做为炮灰,发生崩溃并不意外。这也是渊盖苏文消耗敌军体力和箭矢的一种手段。渊盖苏文随即下令,率八万中军,向北发起了反冲锋。上天是公平的,没有特别地眷顾谁。渊盖苏文的八万中军,其中四万骑兵,强硬地挡住了神机卫三万骑兵的冲锋。两军陷入了胶着战。而撒腿向南狂奔的高句丽溃兵渐渐慢下脚步。开始在将领的号令下聚集起来,重新向北压回去。唐军步兵也开始进入肉搏战了。李沐和苏定方都没有预料到战况会演变成这样。首先他们没有想到南岸之敌会如此不堪一击,其次没有想到渊盖苏文竟然能力挽狂澜,硬生生地将败局扭转。前后三十里的战场,唐军骑兵、步兵都与敌人胶着在一起。苏定方的弓弩兵、掷弹兵都用不上了,只能在岸边干着急。李沐见形势不对,肉搏唐军太吃亏。神机卫体能的优势无法直观地表现出来。但敌人数量的优势却能直接体现在战场中。就象一个强壮的人,被两三个瘦弱的人围攻一般。由此,李沐做出了一个决定——率一万骑兵绕过胶着的战场,对渊盖苏文的中军,发起突击。渊盖苏文的八万中军,都是百战之兵。但硬抗唐军三万骑兵、四万步兵,确实已经到了极限。关键是唐军中许多不要命的士兵,敢于在近距离投掷手雷。这种以一命换多命的方式,让高句丽军胆寒。这不是怕不怕死,而是一种敢于拼命的决绝。高句丽士兵也不怕死,他们也敢于与唐军同归于尽。但他们无法阻挡唐军士兵的引爆,因为就算一刀砍中对方或者一箭射中对方,只要没断气,一样可以引爆。从这一方面来说,人数多的就很吃亏了。随着一声声剧烈的爆炸声响起,伴随着一股股的浓烟。往往就有数条生命消失。这其中,一定是高句丽士兵占多数。所以,经过半天的迂回,当李沐绕到渊盖苏文中军西侧,开始发起突击时。其实敌人的战线已经被强悍的唐军顶得开始松动了。当李沐这支生力军呼啸着出现在高句丽军眼前,将整个战场一分为二时,这如同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他们崩溃了。渊盖苏文明白今日败局已定,他下令撤退。但一半的高句丽军已经被李沐的骑兵分割开来,他们与唐军胶着,根本撤退不了。渊盖苏文最后带走的仅仅二万余骑。席君买等人率骑兵追赶时,被李沐制止。“殿下,为何阻止我等追击?渊盖苏文已经大势已去,最多五十里,我就能将他拦截下来。”席君买有些郁闷,如此大的功劳,从手中溜走,确实不甘心。程名振、刘仁愿虽然不说话,但神色与席君买一样。李沐看了一眼赶来的苏定方,问道:“苏将军,我们的战略目标是什么?”苏定方答道:“平定高句丽。”李沐点点头道:“可如今高句丽朝堂不稳,君臣离心。高藏王有意归降大唐,可渊盖苏文却与大唐为敌。高藏王一旦向朝廷请降,陛下一定会答应,并重新册封高句丽王。这不符合愧对的战略设想,也不符合大唐的利益。如今渊盖苏文已败,领着残部南返,诸位想过没有,他回平壤会做什么?”席君买皱眉道:“高藏王虽然大权旁落,可终究是王,就算没有官员拥戴,王族应该站在他那一边……我明白了,殿下的意思是渊盖苏文很可能入不了平壤城?”李沐不置可否,“渊盖苏文麾下还有二万多骑兵,如果你们追击,确实可将其击杀,但他临死一搏,神机卫的伤亡必不会少。既然他已经去无可去,何不让他回平壤,让他们君臣去拼个你死我活吧。”苏定方突然道:“以渊盖苏文麾下还有二万多人,加上平壤城中必有他留下的内应,高藏王危险了。”席君买突然笑道:“如此岂不正好?这高藏王继位不足两年,在国内并无声望,如今一旦归降大唐,我朝按律还得册封他个郡王、都督什么的,反倒令殿下难办了,让渊盖苏文除了高藏王,我们就省事了,不但高句丽王族会视渊盖苏文为寇仇,我军也能以此为借口,名正言顺地入平壤,为高藏王复仇了。杀了渊盖苏文,高句丽王族还得感谢唐军。一举两得、一石二鸟,殿下高明。”李沐瞪了席君买一眼,抽了抽嘴角,“立即打扫战场,救治伤员,收拢俘虏。”“是。殿下,这次俘虏众多,我军又要迅速南下……该如何处置?”“传孤命令,自此时起不准杀俘。这些俘虏,孤还有用。派人传信新城,让英国公派人前来接手俘虏。”此战之后,鸭绿江以北,已经没有可以威胁到唐军的敌人了。让李勣派军队来接手俘虏,不会有任何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