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汉朝数百年的,好像马拉松一样的战争中,曾经不可一世,横跨万里,控弦四十万的草原帝国,终于还是无可奈何地土崩瓦解了。曾经的辉煌烟消云散。草原的霸权转移给了曾经他们看都不会看一眼的,游牧民族中的边角料,曾经的东胡后裔的鲜卑人。而原本的匈奴帝国也惨遭分裂。最糟糕时,匈奴帝国的国土上出现了“五个”,自称匈奴单于正统的废柴。这些废柴在互相攻伐,争权夺利的同时,最经常做的,就是拼了命的谄媚汉帝国。那个时代是汉宣帝执政,也就是那个颇具传奇色彩的刘病已。时值汉帝国的又一治世。顺便。在那之后的汉朝皇帝是汉元帝来着。嗯。是的。就是传说中的“昭君出塞”的那个汉元帝。与后世“有良心的历史发明家”说的完全不同。汉元帝虽然在为政治举措上非常幼稚无能。但因为前人留下的好底子,汉朝国力仍旧强盛,同时匈奴则衰弱的要命。这种情况下说什么汉元帝被匈奴逼迫抛弃爱妃什么的,脑子绝对是被胡桃夹子杵了……曾经因为匈奴人强盛,而投靠匈奴的外族部落理所当然,在最短时间内分裂出去。而匈奴本部人员,则分裂成了南北两部。在分裂之后,北部匈奴最终远道迁徙,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在这之后出现在欧洲地区,带给罗马帝国灾难与灭亡的,堪称天灾的匈人或许与迁徙的匈奴有一定联系……但因为中亚草原地区太过混乱,时间跨度较长,并且没有文字历史记录,所以至今没有确切的结论。以帝国与匈奴之战,时间跨度之长,波及范围之广,人口之多,出动军队之众。不要说在现在,东亚范围内,即使是在全世界,整个古典时代都是绝无仅有的。汉帝国之强,理所当然世人皆知。而匈奴之强韧,善战,疯狂。于草原兴起的无数霸主中同样坐二望一。与汉帝国与匈奴帝国之间数百年的宏达史诗战争相比,西方引以为傲的希腊-波斯的二百年战争不足挂齿,至于后世发生在蛮族化的欧罗巴地区的一系列百年战争,八十年战争什么的,更和小孩子过家家没什么区别。……北匈奴远遁大漠草原,消失无踪。再之后,便是南匈奴。在被帝国打崩之后,南匈奴最终内附,成为汉帝国的附庸国之一,直至今日。这群匈奴人在默默地舔舐伤口,积攒力量。而同时,汉帝国的实力在不断衰落。双方的力量对比在接近,不断接近……非常,非常,非常危险的不断接近。这种情况下,既没有被同化,仍旧保留着游牧民族习俗的匈奴人……理所当然,心中产生了一些想法。……问题出现在今年的二月份……在汉室帝国内部盗贼蜂起的情况下,朝廷里不知道那个“天才”想到了一个天才一样的想法。也就是征召南匈奴兵马,以镇压中原农民起义。当时的刘玄德刚刚任职河内,在得到消息后连忙上书——开玩笑,这种情况下,帝国之所以还能镇压住南匈奴这种渣渣,就是靠着祖上积威,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这一会儿你去南匈奴,要调南匈奴骑兵镇压汉民起义?先不说从国家,民族大义上说,你这种行为有多人渣——对于封建统治者来说,引外人镇压自己人民起义驾轻就熟。其实是很正常的事情……清朝时候,满清统治者与欧美帝国主义勾结,联合镇压农民起义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就不用说了。就说大家觉得强盛伟大的唐朝,安史之乱的时候也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借师助剿,引回鹘兵南下进攻叛军。至于说中原群雄争霸时,引北方游牧的事情就更多了。众所周知的儿皇帝石敬瑭,大家都听说过就不说了。仍旧提一下唐朝……隋末军阀混战的时候,北方几个割据军阀,包括李唐在内,哪个没叫过突厥爹?……所以说,对于封建统治者来说,面子是第二位的,真正重要的仍旧是他们的政权,他们的统治……至于说国家民族大义什么的,那种东西又不能当饭吃。——至于刘备觉得惊讶,愤怒。并且上书——他心里自然以国家民族为己念。但是上书朝廷却不能这么说,而应该从实际的,功利的角度说——这方面,刘备说得当然也不是没道理——也就是说——南匈奴在内附之后,这么多年没有战争,部众自然增加,实力恢复。倘若为敌,必定强劲。朝廷不要认为这么长的时间里,南匈奴没有对朝廷下手,是因为南匈奴的人乖巧懂事。所谓蛮夷,畏威而不怀德。他们之所以没动手,是因为之前与帝国数百年的战争,死伤以百万计。对汉帝国的恐惧已经深入骨髓。现在天下纷乱,帝国的军事实力大幅度下降。如今已经无法用实际上的军事能力,震慑南匈奴了。这种情况下,唯一能做的就是继续骗人,拉大旗扯虎皮的让南匈奴搞不清楚帝国的实力,让他们继续畏惧,才能乖乖的不搞事。这种情况下,隐瞒帝国窘迫的实际情况还来不及,怎么能够主动告诉南匈奴,汉帝国已经衰落了呢?——你要借南匈奴的兵平叛。南匈奴又不傻。自然会思考。平叛?平叛的话,为什么不用你汉帝国自己的军队呢?你汉人的军队不是天下无敌,北扫匈奴,东屯西域,南并百越的吗?现在不过是区区民众作乱而已,为什么就要我们这些匈奴人,曾经的帝国仇敌的后代,现在的帝国的奴仆们出兵?这究竟是怎么了?……想必,匈奴人并不是白痴,其中的道理他们很简单就能明白——那就是汉朝衰落了,帝国甚至连一支镇压农民起义的军队都凑不出来。这种情况下,匈奴人难道还会乖乖的给你卖命?还会帮你镇压农民起义?肯定不会啊!刘玄德的奏章传到了朝廷之后,才发现情况已经超出了他的控制——天子的确非常重视刘备的这封奏疏。对于疑心病非常重的天子来说,就算他身边的大臣,他都一直觉得不可靠呢,自然更不用说北方匈奴了。然而很可惜,已经晚了,前往南匈奴诸部宣旨的太监已经出发。再接下来,事情一如刘备所想的那样,朝着最糟糕的方向发展。……南匈奴人觊觎汉朝的财富,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了。在进行上述思考之后,他们意识到这很可能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但是同时,汉帝国的积威仍旧是要考虑的……于是再这种情况下,匈奴人内部出现了分裂——休屠各和追随他的军队发动了叛乱,并州北部一片糜烂。同时叛乱的南匈奴族人,还与并州地区的黄巾军取得了联系,二者有合流的倾向。这也是董卓上任并州牧后,所要面对的最重要问题。……在董卓与刘备的通信方面,两个人讨论了一下,这究竟是真的因为内部冲突,意识形态不同产生的分裂呢,还是因为想要试探一下帝国,所以故意分裂的。那些分裂出来的,由匈奴休屠各率领的军队,是一个探路的石子。倘若情况很好,汉朝衰落了,休屠各部斩获颇多,那就什么都不用说了,大家一起愉快的抢劫就是。但如果汉朝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衰落,仍旧拥有足够实力,那么……那都是休屠各那个混蛋做的好事,跟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我们可都是大大的良民啊,把休屠各推出去做替罪羊,大家愉快的躺在汉朝的身上继续吸血,岂不是美滋滋。……对于这样的情况,刘玄德一直都看不过眼。是的,接收匈奴人的投降,接收他们的部众没问题。甚至说接收任何一个游牧部落的投降都没问题。但是在接收投降之后,将他们整个内迁,然后安置在距离京畿如此之近的地区,再让他们繁衍生息就不对劲了。正确的方式不应该是将他们打散,贵族头目当成吉祥物,放在洛阳软禁起来,部众什么的拆分,融合的吗?……某种意义上,汉帝国对于投降的游牧民族的怀柔政策,正是导致了晋代五胡乱华,北部半壁江山沦陷的原因之一。这也是刘备与董卓商量,最终得出这个结论的原因所在:“不管南匈奴究竟是怎么想的。他们怎么想都无所谓。关键是我们自己怎么做。”“杀他们。”“拼命的杀。”“让南匈奴从此一蹶不振。”……彻底改变汉朝如今的对外政策,刘备还做不到。然而要“改变”一下南匈奴,却在刘备的能力范围之内。解决的方法,便是趁着董卓还是并州牧的时候,给与支持。就好像支持公孙瓒攻击乌桓与鲜卑一样,将后五胡乱华中的这一支灭掉。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