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刘弘基也正是这样做的,在了解了情况之后的刘弘基,自然不会放过撤走的那五十万大军,当时就想带军追杀过去。原因很简单:先不说自己被泰戈尔带人围困了将近半个月,差一点就要饿死在王舍城,这个仇是一定要报的。就说曲女城外的那支军队,尽管不知道那支军队是什么人率领的,但人家毕竟救过自己一条命,如果这时候放任泰戈尔成功回援,那那支军队的下场不用想就知道会是什么样。再说了,那支军队能以数千人逼迫戒日王朝近百万大军回援,这说明这支军队不但战力强悍,而且还有一个非常优秀的统帅,而且这个统帅还是和戒日王朝有矛盾,这样的人才一定要争取过来,对大唐的未来征战是非常有益处的。因此,于情于理,自己都要去找泰戈尔的麻烦,只是泰戈尔有五十万人,自己想要找他的麻烦,光凭自己手里的十万可不够,必须要得到薛万彻的支持。原本刘弘基还怕薛万彻拒绝自己的提议,谁知道自己的想法竟然和薛万彻不谋而合,这可真是意外之喜,两人简单的决定了作战路线,然后就尽起大军,找泰戈尔的晦气去了。那么,戒日帝国贵族口中,那个非常可怕的敌人,刘弘基印象中的救命恩人,究竟是何方神圣呢?其实他的身份之前有提到过,那就是历史上曾经一人灭一国的狠人——王玄策。当李贞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是惊呆了,原本他以为有了自己的插手,王玄策是没有办法续写他历史上的辉煌了,还准备以后找机会补偿他呢。然而谁都没有想到的是,王玄策因为李贞的干预,虽然没有完成历史上的伟业,但是却完成了比历史上更加强盛的伟业,他干掉了一个更强大的国家——戒日王朝。具体的事情经过是这样的。几个月前,朝廷派遣……确切的说,是李贞派遣王玄策担任特使出使戒日王朝,在岭南稍稍休整了一下后,王玄策便带领着一个庞大的使团出发了。因为是走的海路,所以速度很快,只是短短半个月,就来到了高达国的沿海(戒日帝国在孟加拉湾没有海岸线,只能从高达国过)。高达国的人还算守规矩,尽管前方在和大唐开战,但针对大唐的使团,却并没有太多的为难,当然一路上的重兵护送是免不了的——这也是应有之义,此时高达国在于大唐的交战中,已经落于颓势,偏偏这时候大后方出现了一支规模庞大的使团,谁知道他们究竟是真的要出使戒日王朝,还是要在高达国背后搞破坏?总之,使团一路平安无事的穿越了高达国的国境,平安无事的来到了戒日帝国境内,一直到此时,使团内部才算是松了一口气——毕竟一个使团也就几百人,高达国却拿近万人来护送他们,一路上脸色一个比一个臭,随时都有可能翻脸,在这样的环境下,使团几乎是无时不刻都提心吊胆的,连觉都睡不安稳。现在好了,终于离开了高达国的国境线,现在是的戒日帝国的国土上,护送人员也变成了戒日帝国的一百精锐,总算是安全了,紧绷着的心终于放松了下来,就连王玄策都暗中吁了一口气,稍稍放松了一点点。但是就在他们放松心情的时候,却不知道危险距离他们已经很近了……这一日他们来到了距离曲女城不远的城市波罗衍那,这个城市其实已经算是曲女城的卫星城市了,因为这座城市距离曲女城只有一百二十里。来到波罗衍那之后,他们受到了城主波罗衍的热情招待,因为此处距离曲女城不远,再加上这一路行来也没有遇到危险,所以在波罗衍的接风宴上,使团所有人都多喝了两杯。然后等他们醒来的时候,王玄策发现,自己已经落入了牢狱里了,周围都是使团的人。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了,王玄策如何还不明白,波罗衍的款待是假,包藏祸心却是真的。后来王玄策用一根铁丝撬开了牢狱的大门,等他们杀散狱卒,冲出牢狱之后,迎头却又撞上了波罗衍的灭口大军……王玄策率领的这支使团自然是有战士的,而且还不是普通的战士,而是精锐中的精锐,都是从少年军训练营中淘汰者中挑选出来的,都是以一当十的好手。但昨夜的大醉,所有人的兵器都被收走,就连李贞送他的冲锋枪都被对方搜走了,他们现在根本就是手无寸铁——一群手无寸铁的战士,任凭他们再勇敢,又如何会是数倍于己,披坚执锐的战士的对手?总之,在经过一场血腥的厮杀之后,所有人全军覆没,只有王玄策仗着还算可以的身手,在护卫的拼死护送下,冲出了波罗衍那,冲入了丛林之中,逃得了一条性命。王玄策逃走之后,并没有想办法回到大唐——这可是他第一次出任务啊,不但政治目标没有达成,甚至还搞得全军覆没。如果就这么灰溜溜的回去了,不说自己以后前途无亮,自己又怎么对得起越王殿下的信任呢?所以不能回去,死都不能回去。就算要回去,也必须要为兄弟们报了仇之后,再回去。只是该怎么报仇呢?自己一个人肯定是不行的。那就只有借兵了。但去哪里借兵呢?戒日王朝乃是天竺的霸主,周边敢和它叫板的国家根本就没有几个,最出名的高达国还在跟大唐作战,被大唐按在地上摩擦,不说自己是唐人这个身份,向他们的国王提出这个要求会不会被打死,就算他们愿意帮助自己,恐怕也是力不从心啊。王玄策按照脑中的记忆,将天竺的局势地图画了出来,经过仔细研究之后,终于找到了一个非常合适的目标。这个国家的名字叫做泥婆罗,后世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尼泊尔,是一个存在于南亚次大陆超过一千年的国家,民风彪悍,历史悠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