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好了田地,再和本地汉人通婚,之后学习大汉先进的农耕技术、接受大汉正统的思想文化教育、融入大汉已经遍布各个角落的商贸网络······逐渐的,不会再有人认为自己曾经出身于辽东那冰天雪地之中的一个民族,只会把自己当做一名大汉子民。如此,以后就不会再有契丹这个民族了。这一手,大汉现在玩的很溜。所以杨素等人看李荩忱的神情,就已经猜测到了陛下的意图。他们心中也只能感慨,要是换做原本哪一个想要耀武扬威的皇帝,面对高句丽这种挑衅行为,早就已经打着保护小弟的旗号杀上去了。可是现在坐在皇位上的是一个“我全都要”的皇帝。他不只想着击破高句丽,还惦记着小弟家的一切。而且还打算把这一切都变得顺理成章、谁都说不出个不是来。杨素的嘴角也勾起一抹笑意。这手段虽然有些狠辣,但是很对他的胃口。反正不是对自己人,没有什么狠辣不狠辣的,只要自家的利益最大化就可以了。自始至终,杨素都是这样的一个人。“那是否应该先下旨意拖延住契丹?”萧世廉沉声说道。大汉总归是要表个态的,不然的话契丹人一看自己送出的求援信都石沉大海,哪里还会对大汉抱有希望,恐怕扭过头就投入高句丽的怀抱之中了。高句丽虽然明显流露出来对契丹境内这些矿产的贪婪,但是至少还没有直接大肆杀戮契丹人,所以只要契丹人把这些矿产拱手相让,不见得双方就没有和平解决争端的可能,或许契丹人失去的是钱财和土地,甚至是人身自由,但是至少比和高句丽打一个你死我活来得好。因为只要还有点脑子的人都能看出来,高句丽倚强凌弱,死的只可能是契丹。而大汉现在想要契丹尽可能的自己抵抗高句丽,那么总该还是在态度上要表示一下的。不然的话,转眼就可能变成高句丽和契丹联起手来对付大汉。对于这些和华夏本来就没有什么关联的民族,任何人都不能指望着他们一直都能对大汉毕恭毕敬,前一秒还在抱大腿,后一秒翻脸不认人完全在情理之中。其实李荩忱并不介意契丹和高句丽联手,大不了一起解决掉就是了。不过现在的李荩忱也不想让终于从西北之战的困局之中解脱出来的大汉面对太大的压力,所以好好的利用契丹这个工具人,支持他们和高句丽打消耗战才是最重要的。“一道旨意可不够。”李荩忱缓缓说道,“北伐之战,我们缴获了周人不少衣甲兵刃吧?这些现在都储存在哪里?”太尉府是负责这件事的,当即杨素沉声说道:“拿下邺城之后,曾经清点府库再加上缴获,共获得衣甲万件,兵刃不计其数,其余各州府也应该都有收获。”李荩忱颔首,这些都是北周甚至于北齐时代遗留下来的东西了,样式五花八门,并不统一,而且很多都有破损的地方,因此大汉军队是看不上的。只不过现在没有足够的人手去帮着把这些东西回炉重造,只能先在府库之中堆着,另外也算是本地乡兵训练和真正战备时候可以用的后勤储备物资。李荩忱说到了这个,杨素自然就反应过来:“陛下打算把这些东西送给契丹人?”“没错,我们总得真正表示表示,不然的话只会喊口号,契丹人不可能感受不到。”李荩忱淡淡说道,“易地而处,援军迟迟未到,身为契丹首领,你又会如何抉择?而假如骤然多出来一些衣甲兵刃,甚至还有大型的弓弩乃至于震天雷等火器呢?又会如何抉择?”杨素登时颔首。契丹人在夹缝之中生存了这么多年,当然不愿意因为大汉和高句丽之间的冲突就直接归附于谁,他们应该还是倾向于保持民族的独立性的,因此他们努力向大汉求援,实际上也有几分驱狼吞虎之意。现在大汉先支援一些兵刃和衣甲之类的,显然就已经足以表明大汉真心想要帮助契丹人的心意,所谓的兵马尚且都还没有调动过来,对于契丹人来说不见得就是坏事。假如他们能够依靠这些东西给高句丽人一个教训,那么高句丽人不见得就会继续向西挺进,到时候甚至不需要大汉的帮助,契丹人都能够取得这一场战斗的胜利。作为契丹首领,既然有这样的心态,那么哪怕明知道高句丽有着绝对的人数优势,自己这样的挣扎最后也不见得就会取得好结果,但是总归还是更期望去试一试,而不是直接归附于高句丽的。这,就给了大汉更多准备的时间。萧世廉不由得笑道:“没错,反正这些东西我们也都用不上,倒不如给契丹人一点儿支持,让契丹人知道,大汉永远是他们的坚强后盾。”这话说出来,在场的虽然都是脸皮不薄的人,却也都下意识的交换了一个眼神,有些无奈。打算让他们和高句丽打个两败俱伤之后,再渔翁得利的坚强后盾么?李荩忱则是笑了笑。什么天朝上国、万方来朝,那都是纯要面子、不要里子的,这些小国家凭什么就可以用一点儿土特产就换来天朝的赏赐以及藩属地位?要是换在原来,李荩忱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在朝野上下的眼中,这些小国家并没有什么资源,甚至都是未开化之地,就算是征服了他们也没有什么收获,因此还不如营造出来一种万国来朝的气势呢。但是现在大汉已经知道了他们的地方上有好东西,那自然就不能再客客气气的了。手底下的文武们都清楚这个事实,那李荩忱就放心了。面子并不重要,获得的真金白银和矿产资源,才是最重要的。民间可以讲究德义礼智信,而朝堂上,最顶尖的这些人,则必须要学会怎么对外面这些非我族类的家伙们耍流氓。“另外海军陆战队和海军一定要做好跨海远征的准备。”李荩忱接着看向王昌,“等到陆师各部集结完毕,海军当同时向高句丽发起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