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在什么时候,徐苍已经从自己的座位上站了起来,刚才从风向开始打圈似的剧变,徐苍就从散漫的状态中惊醒过来,提高了警惕。
倒不是说风向的剧烈变化就会导致风切变等相似的严重后果,风切变的产生是需要符合一定标准的,只能说风向的变化在于会有比较大的可能性造成风切变的后果。
不过,就算是风切变也不至于引起徐苍太大的反应,至少不是那种直接上手干预的行为,毕竟这种直接非在座的人员上手其实是相当不好的动作。
因而,在风切变警告响起来的时刻,徐苍就在后面看着,他觉着此前在知晓了十一米的不定风以及前机的气流不稳的主动报告后,不管怎么说,身为一个称职的机长,应该在心里面会有遭遇风切变的预案,即知晓有一定概率会在低空撞上风切变。
有准备和无准备在飞行中是有巨大差别的,很多不安全事件就是在机组无准备下因为过度惊慌而产生了程序上的错忘漏。
讲道理,在徐苍的认知里,如果一个机长在有准备的情况下还处置不了风切变,那无疑在机长资质的合理性上就存在疑问。
然而,有一点徐苍是想错了,那就是对这次风切变的强度预计产生了偏差。
飞机在出现风切变警告之前,由于顶风在瞬息间转换为顺风,导致飞机的速度如水银泻地般往下掉。机长曾经有意识地提高油门以求将速度给补上去,可将油门加到了超过八十,空速下降的势头也没有完全止住。
这时候,徐苍能感觉到这次的风切变会比较强,但还是没有对其有足够的认识,直到在出现风切变的音响警告,机长在第一时间将油门加到最大,可飞机依旧止不住地往下掉时,徐苍这才意识到这次风切变的强度非常之高。
一般来说,在轻度的风切变中,这一把油门加上去,速度跟高度都是要提上去的。若是再弱一点的风切变,甚至只会持续不到五秒钟,而且本身在体感上感觉也不大。
对于稍强一点儿的中度风切变,在使用了最大推力后,即便是速度和高度不能同时增加,但至少其中某一个数据可以产生明显的增长态度。虽然这种情况下的飞机需要进行更多更长时间地与风切变僵持,但总体还是可以接受的。因而,不管是高度和速度,在某种意义上是相通的,只要有一项有增加,就意味着可以通过机组操纵来弥补处于较低方面的另一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