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href="https://www.ttkan.co/novel/user/operation_v3.html?op=set_bookmark&novel_id=touweiliufangzuichenhou_tabeipoxianxingle-zhushengyan&bookmark=189" class="anchor_bookmark"><amp-img src="/novel/imgs/bookmark.svg" width="30" height="30" alt="bookmark" title="新增書籤"/></a>
謝老夫人提到張達義對待睿哥兒一事,不用多說,謝豫川已然知曉祖母所說的,是爲何事?
他邊喝粥邊道:“張大人對孫兒幫助也頗多。”
謝老夫人微微點了點頭,“沒想到,他翰林出身,竟能不拘一格相助你,真是祖宗保佑了。”
謝豫川忽然從碗裡擡起頭,轉身看向謝老夫人,微微蹙眉不太贊同。
“祖母,予珩也是科舉之人。”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祖母又沒說你不是。”謝老夫人嗔了他一眼,“風冷粥涼的快,快點吃。”
在長輩親人面前,謝豫川暫時放下了他身上肩負的那些重擔,和對不確定未來的思量,在謝老夫人面前,他神情輕鬆許多。
晚飯時間,張達義去陪母親,母子二人也有體己話悄悄說,根本沒注意遠處謝家祖孫兩人,就吃飯這麼點功夫,也在談論他。
謝老夫人吃了半碗,已覺腹中暖意升起。
有謝豫川的提醒,謝家的碗中都有不爲外人所知的“秘密”,在謝家人刻意的掩飾下,押解的官差們並沒有察覺太出來,謝家人的狀態與其他流犯之間有多少區別。
趕路的時候,一樣“磨磨蹭蹭”,休息的時候,一樣“就地躺倒”,並無多大差別。
只有謝家人和張達義母子心知肚明,這幾日謝家的吃食里加“東西”了。
因爲張達義對謝家用心,對謝家小兒用心,謝家對張母也極爲照顧。連日來,張母雖然趕路辛苦,但心裡踏踏實實。
張母想偷偷將碗底的好東西撥到兒子碗中,被張達義看見,非但迅速將母親的還回去,還將自己的也添到母親碗中。
有謝家人高馬大的護衛們在外圈擋住,張達義的舉動並未被旁人察覺到。
張母欲再還時,張達義一把子歲數也急了,壓低聲音道:“娘,快吃,別讓兒子爲難。”
這話說的有點重,張母瞪了他一眼,纔不好意思吃了雙份。
張達義始終盯着母親吃完,才露出一張笑臉陪着母親喝粥,“娘這樣,兒子心裡才舒坦。”
一碗加了好東西的野粥入口,腹中飢餓盡消。
母子二人吃完東西收拾好,面對面靠在一起隨意閒聊。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張母說:“我看你這兩日與謝家六郎總是面帶憂慮,怎麼了,是不是後面的路程有危險?”
張達義吃完飯,從他那隨身的小布兜裡,掏出一把收集到的蓍草,邊數數邊修剪,聽見老母親的話,擡首道:“是有點危險,但未經之事不好妄下定論。”
張母看兒子數蓍草,又道:“我聽隊伍裡好些人在議論山匪兇殘,我們是流犯,難道官府押解的犯人他們也會攻擊?”
張達義正好數到一半,“匪賊無德,哪管那些,不過盤龍嶺上的那些有些奇怪,再看看。”
張母也不知道他口中的“再看看”是怎麼個再看看法兒,便換了另一件事,“伱們已經想好要拉攏龐既明瞭?”
“龐家四人讓範五盯上了,不太安全。”
“能成嗎?”
“不知道,試試看。”張達義擡起頭,同母親說:“龐既明一身才學若是浪費了,着實可惜,謝家仁義,若是雙方有意,結一份善緣豈不是更好。”
他觀察多日,謝氏一族家風甚好,如此人家淪落至此,實在可惜。
將來若謝家抓住機會東山再起,張達義有信心,假以時日,謝家一門的榮光必然再現。
如此一份出路,他想拉龐既明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