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后,建元帝继续坚持往朝堂当中安插自己的亲信,并逐渐孤立白圣的亲信,在不动丞相等关键人员的同时,将更重要的职责安排给听命于他的官员。 也就是慢慢架空太皇太后的势力。 这种操作并不算奇怪,很多皇帝都这么干过,比如西周年间的三公都是真正的位高权重,实权大官,而如今的三公只能算恩宠虚衔,原因就是在于他们权力被君王慢慢分化,交给了其他人。 建元帝打的就是这个主意。 把本属于丞相和御史大夫的权利分给其他官员,那样即便担任丞相和御史大夫的官员是太皇太后的人,也不妨碍他扩大势力,增加在朝堂中的话语权。 对此,白圣不可能看不出来。 但她并没有出手干预,因为她在忙自己的事,当她的布局彻底稳定,即便她在朝堂中一个亲信没有,她真正想做些什么大事,或者说想阻止建元帝做些什么事的时候,建元帝必然无法阻挡。 而她的布局就是—— 在全国各地,到处建厂招人。 纺织,冶金制盐之类都要人手,开荒种植也要人手,所以在全国各地建厂招人,本来就是白圣必须要做的事情。 而她仅仅只须在建厂招人时,多在三军士兵来源较多的区域建厂,并且优先招聘在职三军士兵的亲属,乃至于残疾的退伍士兵,以及阵亡士兵的亲属。 便足以轻松应对建元帝的架空。 毕竟不管君王们再怎么吹嘘君权神授,实际权力就是兵强马壮者得之,或者说,通过其他方式获得的权利,远没有兵强马壮来的稳妥实在,不可动摇。 先前白圣手握虎符,其实只能算明面上拥有调动三军的权力,而且也仅仅只是一部分权利,如果建元帝真的撕破脸去策反三军高层,那么白圣很可能根本无法靠虎符,去调动那些三军士兵。 实际效果还不如孝道压制好用。 而现在白圣做的,无疑就是真心换真心,以真心换忠诚,并且顺带着将绝大多数底层士兵,连带着他们的亲戚家属和未来,捆绑成一个共同利益群体。 当这个利益群体正式成型后,即便未来白圣手里没有了虎符,他们也不太可能听从调令,去做危害白圣的事情。 忠诚于自身的利益。 永远是大多数人的选择。 出于考虑到获得士兵的忠诚,应该比朝堂上多几个亲信更加重要,所以白圣这才睁只眼闭只眼,当没看见建元帝的小操作,同时正好也能趁他将注意力都聚集在朝堂当中的时机,抓紧时间布局全国,扩大产业规模的同时,拉拢三军士兵的家人亲属,帮他们就业致富。 因为彼此各有小心思,所以一时间他们祖孙俩的关系倒显得和谐了许多。 直到五月,建元帝召见董仲舒。 董仲舒提出天人三策。 也就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推明孔子,抑黜百家,春秋大一统,尊王攘夷,建立太学,并改革人才选拔制度。 同时正式总结出三纲之说。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最后他还递交了一份春秋诀狱策。 当然了,这时候建元帝还在仔细思考斟酌,以及因为白圣尚在的缘故,并不敢十分旗帜鲜明的支持,毕竟白圣先前就有跟他特别强调过,必须以黄老学说为治国根本,不得动摇,如果太皇太后已经去世了的话,他当然不需要顾忌什么,可现在白圣还活着,他无疑很担心,白圣再来一次废除建元新政之事。 将他费尽心思搞的改革措施。 直接一股脑全部废除。 然后吧,还没等他想出该怎么跟太皇太后说这事,怎么相对委婉迂回的达成自己目的,陈阿娇那边,在经历她母亲为期半年的劝说,以及建元帝最近都不怎么来她这,总算彻底死心,并且在最近的大朝会上亲自上朝,自请下堂。 大体就是说自己无子,自觉无德。 所以自请下堂,要回娘家。 与此同时,同样难得上朝的大长公主刘嫖也上前附和,表示愿接回女儿。 就在百官诧异,议论纷纷,建元帝也有些难以置信之际,白圣的懿旨很适时的到达,说了些一个是自己孙子,一个是自己外孙女,手心手背都是肉,既然结婚多年依旧无子,且身体也没什么毛病,想来是没有缘分,不必再强求。 希望能念在都是一家人的份上。 不要让他表姐孤独终老之类的话。 白圣这份懿旨很巧妙,一句话都没提皇帝皇后,只提表姐表弟,孙子外孙女,为的就是希望能将这件事压制在家事范围内,不要扩大到国家体统上去。 这样应当能适当减轻些阻力。 不过此事毕竟也不是小事,不可能陈阿娇一提,建元帝就立刻同意,况且百官争议也很大,所以建元帝最后只表示会考虑,然后便匆匆退朝,离开的时候,甚至隐隐约约有种落荒而逃之感。 虽说陈皇后是自请下堂,但他还是觉得颇为丢脸,有一种被羞辱的感觉。 随着消息外传,此事迅速成为长安城的八卦榜榜首,整个长安城知道这事的百姓,几乎都在津津有味的讨论着。 官员勋贵们也都纷纷吃瓜。 同时他们可能没办法直接进宫问建元帝是个什么想法,问陈皇后又是个什么想法,但是他们能去拜访长公主啊。 下朝后没一会儿,长公主府就迎来了许多想吃一线瓜的公主郡主,乃至于官员勋贵的夫人们,她们或直接,或间接的询问长公主,怎么会突然支持她女儿舍弃皇后之位等等,到底在想些啥? 与此同时,建元帝也是十分想不明白的去找他母后,并仔细探讨了一会。 最终得出了两个猜测。 一是,这很可能属于陈皇后以退为进的操作,大概就是想折腾折腾,重获宠爱,希望能够得到建元帝的妥协,让建元帝多去椒房殿,属于一哭二闹三上吊的行为,并没有太过深层次的意思。 二就是,还有可能是太皇太后的谋划,是在借此敲打建元帝不要太过分。 对应的事应该是他架空丞相权利。 而丞相是太皇太后亲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