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老狗,鼻子一如既往的灵。 李斯神色不动的看着笑吟吟的甘伯,心中却是暗骂不已。 从甘罗之事后,甘氏一族一直都是紧紧跟着始皇帝的脚步,韬光养晦,牢牢把住治粟内史府。 做为大秦老牌的勋贵世家,在之前三年因为有关始皇帝身世的流言,始皇帝同嬴秦宗室和部分老秦世家暗斗了三年。 三年时间,甘伯一直都是紧紧站在始皇帝这边,替始皇帝看好了治粟内史府这个大秦的钱袋子,为始皇帝血洗反对他的嬴秦宗室和剪除支持嬴秦宗室的老秦世家立下了汗马功劳。 先前大秦最顶尖的军功世家、为大秦横扫六国立下无数汗马功劳的王翦和王贲父子两的王氏一族,最终被始皇帝打落尘埃,甘伯就居功甚伟。 始皇帝统一六国后,适时的大秦军队,绝大部分中低级将领基本上都在王翦和王贲父子麾下呆过,可以说都是被王翦父子提拔起来的。 可是没有治粟内史府的配合,王翦和王贲即便军功再甚,却也无法调动一兵一卒。 毕竟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治粟内史府的配合,即便是再忠于王氏一族的军队也根本走不出十里地。 最终被始皇帝一点点将王氏一族在大秦军中的门生故吏清除干净,将王翦和王贲尽皆都软禁在咸阳城内的王氏祖宅中。 剪除王氏一族在军中的影响,才是始皇帝能在那场持续了三年的有关大秦正统的血腥暗斗中最终笑到最后的关键。 如今,这老狗终于再次开始下注了。 虽然知道嬴高身边迟早会有人靠拢,只是李斯没有想到,素来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儿甘伯竟然会是第一个。 而且出手就是用直接对抗自己的方式来表露他的决心。 这老狗完全是将自己当成了垫脚石啊。 右丞相冯去疾眼露奇光,不动声色的看着李斯和甘伯两人暗斗,注意力却始终停驻在置身事外的嬴高身上。 做为一个外来者,至少相对于甘伯等一干老秦人勋贵世家来说,他们冯氏一族确实属于根基浅薄的外来者。 冯去疾已经在右丞相位置上,坐了快十年。 从隗状被始皇帝贬去左丞相位,到王绾接任左丞相,冯去疾就是右丞相。 现如今,王绾死,李斯成了左丞相,冯去疾依然还是右丞相。 要说冯去疾对左丞相之位没有想法,怕是冯去疾自己都不信。 不过冯去疾有一点做的很好,那就是淡然处之,得之我命失之我幸的心态,也是他能够在右丞相位置上稳如泰山的重要原因。 祖上冯亭的做为,其实对冯去疾影响并不大。 始皇帝如果在乎这点,冯去疾也不可能坐上右丞相的位置。 究其原因还是,三冯尽皆都是公卿了,冯毋择为御使大夫,冯劫为大将军,冯去疾如果再坐上左丞相的位置,何人能制衡三冯? 即便始皇帝不在意,但是老秦勋贵世家又怎么可能同意? 虽说老秦勋贵世家在三年的血洗中,力量已经大大不如从前,但是始皇帝这剩余的老秦勋贵世家,在那三年时间可都是坚定的支持始皇帝为正统的,所以始终都是要顾忌一些的。 对甘伯,这个一向被认为是朝中老好人的老头儿,冯去疾今日才发现,原来这老好人也是有獠牙的。 而且当他露出獠牙的时候,比之很多人都要果决地多。 要知道,现在的李斯可真正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女儿尽皆婚配给始皇帝的公子,儿子也即将迎娶始皇帝的女儿。 这可是历代丞相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情。 百家之争,持续逾百年之久,而李斯又是当世法家第一人,法家更是在如今的大秦一家独大,除了秦墨外,其余各家包括儒家只能苟延残喘。 此等局面下,李斯没有继续下狠手就不错了,十六公子让李斯同百家合力编撰《邦本律》,李斯又怎么可能会答应。 不过,十六公子年少胡乱言之还行,但是甘茂却选择在这个问题上对李斯露出獠牙,可不是真正在触碰李斯的逆鳞? 看着一脸淡然的嬴高,冯去疾觉得自己有必要真正的好好审视一下这十六公子了。 冯去疾跟嬴高真正面对面打交道说话这是第一次。 之前大多都是在朝议上,基本没有说过话。 所以,冯去疾对嬴高的了解大多都是通过传闻。 而大公子扶苏,冯去疾却是打交道极多的。 朝中除了以隗状为首的楚人一系官员外,同样也有很多外来或者老秦人出身的官吏认为温厚的大公子扶苏是储君的最好人选。 冯去疾之前,也是其中之一,只是他的表现没有那么明显罢了。 现在看到从来都是紧跟始皇帝的甘伯竟然做出如此选择,冯去疾觉得自己有必要好生思量一番了。 “百家之事,牵连甚广,朝中博士众多,且多乃六国之人,还需好生思量一番,且百家之人老夫也轻易调动不得。 不过既然公子认为跟百家合力当能更好编撰《邦本律》,老夫会禀明陛下,若是陛下首肯,老夫自是毫无异议。” 沉吟半响,李斯最终还是选择了妥协。 显然,相比跟百家之间的争斗,李斯认为嬴高的倾向更为重要。 不过堂中三人都清楚,既然李斯这样说了,那么跟百家一起编撰《邦本律》事成的可能性,基本八九不离十了。 毕竟,如果始皇帝不想收服百家所用,也不会专门弄出那么许多的博士出来。 更不会默认大公子扶苏这几年一直去参加百家聚宴。 嬴高默默的给了甘伯一个感激的眼神。 这件事,如果不是关键时候甘伯坚决的支持,李斯肯定不会如此快的就选择妥协。 甘伯始终都是老秦人勋贵世家的一员,甘伯的靠拢,是否代表着老秦勋贵世家的支持,由不得李斯不考虑。 当然,李斯选择妥协,同样也是因为如今法家在大秦已经一家独大了。 诸子百家,想要通过一道《邦本律》就撼动法家如今的地位,是决然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