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顾清和冼英两人远离众人,走到一颗梧桐树下的时候,顾清便递上了一份奏折,说道,“这个奏折是李郡守所写,正好长公主也要呈奏折上去,所以长公主不妨一起捎上。” 冼英奇怪道,“你怎知道我要呈折子?” 顾清却自顾自地继续说着话,“长公主这几天为了沽郡的百姓夙兴夜寐,未有一刻敢休息,下官便自作主张为长公主代笔了一份折子,请长公主过目。” 冼英虽然觉得奇怪,但还是不假思索地接过了折子。这时,顾清又递上手中的一个竹食盒,说道,“下官听闻长公主和圣上曾经在青州附近居住过一段时间,长公主还经常为圣上做青州的点心——莲蓬糕。所以在下吩咐小厨房给长公主做了一份,长公主可以拿来解解馋,这甜食还可消解疲惫。厨房还做了另一份,如果长公主想同圣上一起分享旧日滋味,也可让人一起捎去上京。” 冼英看着手中的折子,前半部分是详尽地描述沽郡的情况,后半部分的大意是向虞单表明忠心,说林阳这次出行本是以游玩为主,后听闻沽郡闹瘟疫,长公主也困在沽郡,才转道去青州。奏折中还提到林阳自愿把襄州粮食大半的收成上呈朝廷,说是为了弥补朝廷粮仓的亏空… 看来顾清是猜到了有人使计把林阳引来青州一事,给冼英支招,让林阳表忠心,把自己封地里的大部分粮草都送出去,这样就减少了林阳和冼英要引兵起势的嫌疑,还让冼英给虞单捎去旧日里曾经吃过的点心,是希望虞单能念及昔日的姐弟情分。 “顾郡尉莫不是趴了我们的墙角?”冼英打趣道,“不过你既然如此清楚,怎么会不知道现在的局势,哪能是他一人能控制的了的,卖乖给他看也全然无用啊。” 在冼英还未以虞弋的身份回朝时,虞单已经登基,可却未亲政,也就是说,虞单做了大半时间的空壳君王,大多数的权力还是握在王晋、高铭之流的手里。 冼英以虞弋的身份回到虞国,反而从某种程度上给了虞单喘息的空间,让王晋他们那个小班子的人转移重心来牵制虞弋。 冼英这句话的意思是,现在最想她死的不是虞单,而是他身边的那帮臣子,而虞单又恰好控制不了他们,所以跟虞单表明忠心,是白做功夫。 顾清知会了这句话的意味,微微颔首说,“这世上的人无论是做好事还是坏事,总要求个合理的由头,总要让世人以为自己是替天行道。所以,这些不仅是给圣上看,也是给天下人看。襄王善骑射,威望素著,治理襄州有方,百姓皆无不服,襄州也称得上是富庶之地,况且襄州靠南,和沽郡一样,水稻一年三成,却和其他州交一样的粮税,每年的余粮比其他州的还要多出很多,仅仅是交几成上去,也算不得什么。襄州连着汕州,一直到上京为止,除了有河流,其余的大部分是平原,并无巨大山脉的阻挡……若是迫不得已,其他的路子,想必也是好走的。” 听完这番话,冼英不由得打心底里佩服顾清,这小子把冼英一行人要造反的情况都考虑到了,还逐一分析了利弊,说得条条是道。 “道、天、地、将、法,缺一不可,你倒是很聪明…可你好像很笃定我就会和天作对的样子。” 顾清却愣了一下,小声地“嗯?”了一句。 冼英合上奏折说,“你只猜对了一半……不过,事情瞬息万变,也有可能,到最后反而你是对的。”冼英微笑地把木盒子接了过来,“这莲蓬糕我也许久没吃到了,估计圣上也十分地想念,我会一并送过去,谢谢你的心意。” 顾清的眼神上蒙上了一层灰,却是直直地盯着冼英问,“下官不解,还请长公主指教。” “五步棋,你只看到了三步。” “那…为什么可能我到最后反而又对了?” “这样说吧,这个棋局,我虽然也参与其中,却也不能完全摸透对方的心思。是友也可能是敌,倘若他是做戏来骗我的,那么结局,或许就如你所料。” 顾清皱着眉头若有所思,冼英倒是有点讨厌为了避讳而不得不弯弯绕绕讲话的情况。看着顾清半天都缓不过神来,冼英点点头,便走了。 这顾清是邻州通过举孝廉上任的,听说他善文章,通音律,工书法,家中只剩一位祖母与他相依为命,而后来他又为祖母守孝三年,可以说得上是真正的孝义之人。只可惜他是一介布衣,蹉跎了许久,虽然选官名义上是举孝廉,但其实早就成官宦子弟入仕的便捷方法,察举人更看重对方的身份门第,至于“孝廉”二字…谁家还没有一个老母呢,想要感动的事例随时都可以造一大堆来。还好后来碰上一位赏识他的督邮引荐他,才能踏上仕途。 兴许因为是穷人家的孩子,比那些个只知道吃干粮的富家子弟要会看眼色,会审时度势得多。顾清至多比冼英大了几岁,不过在这里算不上年轻,能坐到这个位置上,也是这样一路在人情场上混过来的吧。 此时,天微微亮,冼英差人把折子用快马送出去了之后,便唤人把李郡守叫到跟前。 其实郡守权力很大,是能随意指挥调度郡内的兵力的,但是现在冼英横亘在这里,李郡守又是个保守怕事的性子,索性把借口推给上级,让冼英和上级费口舌,林阳一来,恐怕是又要加重李郡守的怀疑了。冼英倒是想不到,自己反倒成了沽郡百姓的最大麻烦。 等了一会,李郡守便迈着大步子速速走了进来,虽然脸上挂着模板化的笑脸,但是眉眼间已经没有那般焦急的气韵了。 他四下张望,确认大厅除冼英及其随从之外再无他人之后掏出一份信函,呈上冼英面前,说“长公主,刚刚下官收到圣上的密诏,请您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