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三国骁雄韩遂 > 第七十五章、周游列州求良药,严颜弘平逢对手

第七十五章、周游列州求良药,严颜弘平逢对手(1 / 1)

救下尹端后,韩遂按原定计划带着韩宛、弘平上路,准备寻民间偏方和良药对付大疫。 一路上经过的村落不时有送葬的队伍,豫州是人口大州,疫情重灾区。 在豫州汝南郡郡府平舆县城里,韩遂真的看到一些头扎黄巾的人在给穷人发放符水治疫防疫。 有农户、工匠、甚至有官员家眷也来排队求符水。 韩遂好奇,上前和领头人交谈,领头人道:“吾乃太平道汝南渠医黄邵,吾等从大医手中接过符水配料,冲兑符水分发给庶民。 穷人免费,富人收取一些费。许多人喝了就不中疫。 吾见公子乃富贵之身,可以买些回府,有病治病,无病防病。 公子如愿意入道和吾等一同济世救人,吾愿做引人。” 韩遂婉拒谢过离去。 到了鲖阳侯国,县城方型,有四门,一横一纵两条长街把城内分割成四半,县府和军营、望族宅府、庶民、集市各占据其一。 吴冯、韩娴、吴迪到门口迎接,吴冯子吴硕已七岁,女吴花五岁。 吴迪娶了阴家的丫环阴翠,生一子吴彷。 小吴硕很懂礼貌,跑上前拉着韩遂的手,将韩遂三人迎进吴府。 见大人们说话,吴硕拉着小兄长弘平、吴彷和妹妹去后院玩。 吴家宅府面积比洛阳韩府豪宅大一倍,有个小后花苑。 韩遂问起鲖阳侯国大疫的情况,吴冯的回答间接证实了韩遂的推测,两次大疫,加上那年的饥荒,鲖阳侯国人口减少三成多! 韩遂又问:“太平道符水治病防疫之事可曾听闻?” 吴冯道:“鲖阳侯国也来了数批太平道的人,被吾派兵赶走了。听说汝南已有一万道徒。 汝南郡人口是河南尹的一倍,如朝廷和医界拿不出防疫治疫的方子,按这样发展下去,汝南郡的太平道徒还会成倍增加。” 韩遂问:“到哪里能求得良药?” 吴冯道:“只有遍访仙山、仙岛,仙人一般都藏在大山或岛上里。 陈珪和吾也有书信往来,彼任北海国剧县令,那里离海上仙岛近些,汝可去彼处游历,也许有收获。 对付瘟疫,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练武强身。 吾和鲖阳侯国望族一同发起,从庶民中选出一万人,共同出资在城外各望族庄苑修建了十个花苑。 洗沐日,庶民在苑跑步,练武艺,又请鲖阳侯国的二百士卒做教官。 士卒和庶民热情都很高,许多妇人、老人、孩童也参加进来。 下午带汝去看看吾的庄苑,吾到任后筹建的,不大,家乡吴家给了很多支持。” 午休后,吴冯一家陪着韩遂去城外转了一圈,吴冯的庄苑有五千亩地,约二百五十口家丁,一百口劳力,其中五十个部曲,已小有规模。 吴迪当了吴府管家,还料理一个以吴迪名义缴税的吴记店铺,与陈留老家、洛阳京师凉州街的吴记店铺三地来往贸易,主售老家的货和西域的货。 晚饭后,花苑的平地上,到处都是练武、跑步的庶民人群。 韩遂等临行前,吴冯把两封信和一布袋礼物交给韩遂道:“汝等去北海国剧县,要经过徐州琅邪郡郡府开阳县,汝可去找开阳人陈留太守圈基的公子圈明。 当年圈基任吾家乡陈留郡长垣县令时举吾为孝廉,吾才得以出仕坐到鲖阳侯国相位的。 彼与吾族叔伯吴匡熟。彼是从长垣县令直迁陈留太守的。 圈族起源于靠近陈留郡的梁国睢阳县,圈秉乃秦末前汉初的商山四皓之一,后圈族迁到吾陈留郡。 圈基是父亲在琅邪任职时出生的,故落籍在琅邪开阳,正因彼不算陈留人,彼才能到陈留任太守的。 另一封信是给吾父母的,万一汝心血来潮跨海去乐浪郡可帮吾带此家书。” 韩遂笑道:“汝真乃吾知心之友。” 告别吴家,韩遂带着韩宛、弘平向东北方向进发。 途经徐州下邳国下邳城,入住陈记客栈,下午去陈府拜会陈温。 陈家每年保持从韩家购买一百五十辆双马辎车的贸易。 陈温知韩遂会武艺,告诉韩遂下邳城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尚武之人多,特地带韩遂、韩宛、弘平去下邳城郊外的民间练武教场。 只见左边有整齐排列的几百人跟着教官练步战枪法,右边也有几百人跟着教官练拉弓。 在一旁观看的弘平脱口道:“丹阳枪法!” 教枪法的教官听到了,回头一看韩遂三人显然是练家子,又见弘平十五、六岁模样竟识丹阳枪法,忍不住走到韩遂、陈温面前拱手道:“几位公子是外地练武之人吧,可否下场比试一下?给门徒们提提精神。就这位小公子吧。” 弘平看看韩遂,见点头默许了,就随教官走到场内。 教官大声对门徒门吼道:“诸位平日只是假练,今来了一位外地少年,在场的有没有敢挑战的?” 见没人回答,教官又问了一声,只见一少年走出来道:“在下乃严颜,见这位外地少年与吾同龄的样子,吾愿比试。” 教官一看乃当今徐州刺史严羽的曾孙严颜,想阻止又怕此娃生气。 弘平问严颜:“马战还是步战?” 严颜:“马战。” 教官取来布包枪头的长枪交到两人手里,弘平回马队披上铠甲,严颜也披挂整齐骑自家马回到场中。 两十六岁少年,在一百步开外相向而立凝视对方,教官的弓、步门徒们都聚拢过来观战。 这是弘平第二次上比试场,所学武艺能否正常发挥,看严颜比弘平还要健壮,韩遂在一旁难免有些担心。 教官发令:“开试。” 两少年优雅的身姿横枪越马同时飞出,观众一片叫好声。 两马一错,如闪电划过,只见两枪杆相碰迸出的金属摪声。 两小将各自勒马返回冲击,又一回合。 外行只看到两马飞来驰去、两枪一刺一挑。 内行人在默默数着枪谱第几式,韩遂看出弘平在一招一招地使用二十八宿星枪法,次序是打乱的。 而据弘平演示过丹阳枪法十二式,韩遂已看出严颜正是在使用,但不是非常熟,显然是半路加学的。 自古少年出英杰,一会功夫,两人斗了二十八回合不分胜负。 第二十九回合开始,弘平开始使用“组内变招”,每一刺在极快的瞬间连出两枪。 对方少年一开始吃了点小亏,但马上适应,也用一刺连两枪应战。 又战了二十八回合,仍未见胜负。 弘平开始尝试“跨组变招”,一开始不熟练,反倒被对方少年占了上风。 几回合后,弘平越用越熟,不过只会几种“跨组变招”,但也使严颜有些手忙脚乱,但很快恢复状态。 韩遂看出,严颜使出了不同于丹阳枪法的枪法。 见打满八十回合,无胜负之分,教官怕刺史家公子有闪失,忙喊叫停。 两少年又占了四回合才各回各边。 观众从未见过这么精彩的武艺秀,叫好声响彻云霄。 过了一会,从人群里走来一人到韩遂面前向韩遂施礼,韩遂忙还礼,此人道:“比武少年乃吾子严颜,吾叫严忠,乃徐州刺史严羽之孙,家子所学丹阳武艺不长,让公子见笑了。” 韩遂抱手回道:“在下凉州金城韩文约。小徒弘平年少,不识深潜,多有得罪贵子。” 严忠道:“家子自幼习武,吾特地带到下邳城来练中原武艺的,吾祖父家乃益州巴郡阆(láng)中县,吾家在巴郡临江县。 徐州刺史府设在下邳国北的东海郡郯县。 明天是洗沐日,练武场放假,公子如同路可随吾去见家祖父。” 韩遂道:“吾去北海国剧县,见吾友县令陈珪,彼是这位公子的下邳陈家。” 陈温见韩遂在介绍自已,忙上前向严忠施礼。 严忠道:“下邳陈家乃中原大家望族,失敬。吾祖父任刺史多亏各郡国望族支持。 几位公子如空闲,可随吾去郯县玩两天,吾和家子也好讨教西凉武艺。去剧县恰可经过郯县。” 韩遂和陈温对视一下,都点头同意了。 陈温回府收拾,韩遂等回客栈午饭歇息。 下午,严忠、严颜带着家丁来客栈汇合,众人一同前往东海郡郯县。 一路上严颜和弘平很聊得来,严颜讲述了一些益州枪法。 由于学益州枪法的人不多,故往往能出奇至胜,上午的比试严颜承认的确使用了益州枪法才战平弘平的。 弘平也讲了一些西凉枪法和丹阳枪法的心得。两少年各拥有两套枪法,自信心满满的。 一路说说笑笑,进入郯县县城,严忠安排众人在严府住下,用餐,当晚安歇不表。 次日用完早餐,严颜带、韩宛、弘平出门逛县城,严忠带韩遂、陈温去书房拜会徐州刺史严羽。 严羽已年近七十,和蔼可亲。用浓浓的益州口音和韩遂、陈温交谈。 听说陈温乃当今廷尉陈球的族弟,严羽起身相迎,陈温、韩遂入座。 严羽的书房很大,到处摆放着竹简和书籍。 严羽对韩遂道:“韩公子凉州人,又是从京师来,汝可知司隶校尉段颎刚迁太尉了? 这是皇上对平羌有大功的段将军的无上信任。尔等凉州人士对段将军有何评议?” 韩遂道:“出京时尚不知升迁之事。段将军保国安民,抵御西羌和鲜卑、平定东羌,大功于凉州和三辅庶民。” 严羽道:“士大夫们都可惜了段将军和中常侍曹节、王甫走的近。” 严羽转向陈温问道:“只知汝为陈伯真(陈球)族弟,请教是几代族亲?” 陈温道:“家父之父乃伯真之祖父的弟弟。 家父在汝南任职时生的吾,吾的籍贯就落在汝南了。 家父去世后,吾变卖家产,带家母和弟弟就回到下邳老家料理陈家田产,但户籍仍在汝南。” 严羽道:“观元悌(陈温)堂堂之貌相,如若出仕,以陈家的背景,做到老夫的位置也未可知。” 陈温道:“人生在世,理当报国。有使君大人栽培吾愿意出仕。” 严羽道:“徐州府正好有个分管下邳国的徐州部郡国从事史空缺,吾还有个茂才指标未用,汝回家等候。” 陈温起身拜谢。 晚上严羽和严忠在家小宴韩遂、陈温。 次日,韩遂去萧府拜见太学《毛诗》班同窗萧建。 萧建太学毕业后未出仕在家料理家业,其父萧瑗在朝为郎中。 萧家乃东海郡望族,家产在兰陵县、郯县等处。 萧建托韩遂带封家信给家父萧瑗,又写一信给南阳郡鄼(cuó)县萧家老家的族弟萧连,韩遂把两信珍藏在衣内。 中午在萧府小聚一餐,萧建好友朱祗及从弟萧周、萧周子萧蟜(jiǎo)坐陪。 萧周很有学问,刚二十七岁出头,已在东海郡有名望,善长教授祖上萧何七世孙前汉朝重臣萧望之的《齐诗》。 萧建和萧周乃萧何十四世孙。 下午回到严府,严忠、严颜来送别韩遂、陈温、韩宛、弘平。 陈温回下邳城,韩遂、韩宛、弘平继续向北进发。

最新小说: 我在红楼改气数 重生南美做国王 万事记录 天中游离 吕布从一只麻雀开始的逆转人生 北宋末年的风流王爷 宋国崛起 黑山鹰 山沟皇帝 史上最强崇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