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火红大明 > 第一百一十六章 难民(2)

第一百一十六章 难民(2)(1 / 1)

“其实兴华公司涉及的地方非常多,从农业生产到工业生产,这些部门需要的各种基础知识,都需要很多有学问的人来。所以兴华公司在登莱两地建立了大量的学校,对于规划到我们新华公司的百姓,我们强制要求他们所有适龄的孩子进入学校学习,目前我们学校登记在册的学生有超过7000人。”吴启戎语不惊人死不休。 “这次如果兴华公司捐出60000石粮食,并且沿着路一路分发一路收集难民,那可不是简简单单的几万人,我粗略,估计最起码也有12~150000人,这个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吴梦琪也不多问兴华公司了,目前吴启荣告知的消息已经让他非常震惊了,同样震惊的还有董遇时,对于兴华公司他也安排人私底下的调查过,他觉得这个数字会不太小,但是没想到居然有这么多,现在登莱两地已经全部有兴华公司控制,也就是说他直接领导的就有登莱两地差不多60万人,这实在是太恐怖了,想到这里董遇时不得不压制自己得念头随着吴梦琪的话分开思维。 “父亲,我们公司的计划是安排收集20万的难民,这些不仅仅是台湾的需要。”吴启戎一边说着一边打开地图。 “这里是台湾这里是吕宋。” “这里是台湾这里是吕宋,小吴司令的意思很明确,就是明年年末到吕宋岛雨季结束后登陆吕宋,万历三十年的时候在吕宋上我们有20000多同胞被西班牙人和当地的土著杀害。我们这次就要告诉西班牙人和拿着不开化的土著们杀人要偿命!欠债要还钱!”五月十日杨向东在库页岛接到了最近一次老二的来信,他的来信内容是已经通过李旦与吕宋岛还仅存得汉人取得了联系,此时整个吕宋地区情报开始源源不断的进入台湾地区,此时杨向东已经开始准备南下的作战时宜。 “这里有非常优渥的土地,一年水道可以保持三熟,他的面积远远超过台湾地区,不要说20万人就是60万也绰绰有余。”吴启戎虽然这么说,不过兴华公司想要做的还是在这里种植经济作物,而且有吕宋岛得土著作为劳动力成本效率很有性价比。而对于占领吕宋其实吴启戎并没有太多的描述,只是大概表达了一下自己的想法,意图就是让这些人放心,实际情况是吴启戎觉得老二的想法有些乐观了,菲律宾毕竟是一个有丰富树木和降水的地区,尤其是他的东西降水时间不同。菲律宾的雨季大致应该是6月到10月,12月到2月是凉季,3月到5月是干季。但区域不同,季节也有不同,如吕宋岛东部靠近太平洋,11月到1月雨量就很多,而吕宋岛西部地区,雨季就是5月到10月。也就是说留给老二进攻得时间只有11月到五月,儿那个时候其实也是西班牙船队最多的时候,那时候马尼拉港口会有超过20条西班牙帆船,老二计划40条台湾级配合50条商船进攻实在是有些不太安稳,尤其是安排四个营作为主力两个营后续突击的安排确实不太安稳,如果按照吴启戎的想法是接收20万难民后配合10-15个主力护卫队营,加上10-12个归化营由雇佣的日本女真人对吕宋岛及其周边岛屿控制,彻底同化或者消灭土著。这才是更加稳妥的安排,吴启戎喜欢重拳出击一劳永逸。而现在根本没有那么多护卫队主力营,这需要大概两年的时间。 而吴启戎却不知道老二在台湾岛已经给这件事情加速了,加速原因就是这次倭寇入侵。五月十六日进入澎湖地区的倭寇与倭寇船只全部被剿灭,李营长得伏击战其实知道了五月十四日下午,战斗只持续了不到两个小时。而最终剿灭这些倭寇是因为在南部地区登陆得200多倭寇进去了澎湖地区山地,在五月十四日晚袭击了一号农场,结果三个连用了两天时间才把这支流窜的倭寇剿灭。完全剿灭进入台湾地区的倭寇消息告诉老二的时候,老二没有任何高兴与悲桑,此时他更关注的是在台湾北部抓到的大舌头。这舌头不是别人而是此时带队的村山等安的儿子村山秋安,而南下进攻澎湖地区的村山等安的部将石明道友很很幸运的被李营长得埋伏给留了个全尸。老二现在有些想法,于是五月二十二,六月初一同样的一封信送到了吴启戎与杨向东手里。 时间回到五月十三日,此时吴启戎等人已经在蓬莱城外等待监察御史了,众人进入陶朗先已经准备好的房间,从辛嫌房带来送来的食物已经准备妥当,等监察御史过庭训洗尘后发布了朝廷中枢准备好的公文,陶朗先的推荐和走动效果不错,不过结果不是特别满意,经过朝廷那个各党派的安排和万历皇帝的指示之后,登莱两地终于是重新建立起来总兵职位,而董遇时也很幸运的上任登莱总兵这个位子,不过陶朗先依旧是威海卫指挥使,而给他的这个登莱总兵,其实说到底还是一个临时职位,不过对吴启荣来说,这已经是很不错的结果了。其余的都是一些类似表扬陶朗先现在登莱两地平定乱民剿灭白莲暴动无关紧要的事情。 宣布完命令之后,登莱两地所有的官员都给监察御史敬酒寒暄,几个刚刚到任的县令,尤其是想给监察御史一个好印象,这几个限定可能是太过表现了,至于让登莱巡抚陶朗先有些不太舒服,而这些县令到表现过庭训也都一一看在眼里。不过其中过庭训对现任潍坊县令董遇时长子印象非常不错,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辛鲜坊的东西确实不错,不过这顿酒宴吃的意图不大,主要是在过庭训眼巴前露露脸就行。既然接风宴已经结束那么这些官员也都一一离开了,陶朗先带着过庭训进入后堂商量时宜。而董遇时的长子董等柞,却和自己的父亲进了陶朗先安排的屋子。 “贤枫(董逢柞的字)上任一快一年了,感觉如何?”董遇时属于那种不怒自威的形象,不过这里面和吴启戎这些办事有门道,做事很认真的年轻人打交道多了,反而没有了那么多的教条,一开始这种有失体面的行为让董遇时很不喜欢,所谓不习惯不习惯着就习惯了。人就是这样,有些动作可能让你不喜欢但是他做事让你信心,反而那些小毛病也就不是毛病了,而那种做事得体行为随性的兴华公司办公人员也让董遇时慢慢的适应和改变了。 “父亲,我一直听人说隔行如隔山,现在看来确实如此,会读书读书好四书五经卢会贯通,对从官从政确实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去年年初我刚刚到任潍坊县的时候,那时候潍坊县还留下6个杂役,潍坊限并没有受到太大的破坏,只是很多商行两部这种商人家被洗劫一空有的人被杀,我刚一到人各种深渊喊冤的状子就应接不暇,那头一个月确实让我烦恼的很。不过兴华公司安排的公务人员到任之后,只用了不到六天的时间就把我积压了两个月的事情办了清楚。实不相瞒父亲,刚一开始我确实非常恼怒,毕竟我读书这么久,又这么年轻担任一县县令,居然还不如这些刚刚学会几千字就开始办公的兴华公司的公务员,但是他们办事确实不错,后来这几个月的相处,我发觉自己读的书或许是白读了……父亲我最近在想是不是去兴化公司学习一段时间?”董逢柞低头看了一眼父亲,此时董遇时反而轻描淡写的在喝茶。 “常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启荣用了短短两年的时间就建立了自己的公司,又用了五年的时间,把这个公司完善扩大,如果仅仅依靠启荣和善丁还有小宋,他们把自己分成100块都不够用,如果让他们事必躬亲那他们早就累死了。我记得你二弟要去兴华公司的时候,你告诉我新华公司那里教的都是杂学不入流得东西,这些一会让你二弟更加不堪。二弟第一年探亲假回来的时候,你已经前往潍坊了。”董遇时说着停了下来好象回想起很多事情。 “确实父亲二弟前往兴华公司那时是我与二弟最后一次见面。”董逢柞也回忆起来。 “那天晚饭过后就如同现在一样,我们长谈了一夜。”董遇时开口了。“你二弟变了,变了很多,一开始我也很生气,不过你二弟告诉我,没吃过猪肉就是和猪天天睡在一起也不知道猪肉什么味道,兴华公司对于四书五经诗词歌赋确实不感兴趣,他们学习的都是算数格物之类的杂学,你二弟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话让我很惊讶,要知道你二弟,可是从来不喜欢读书孔子的诗篇,能记住一半就不错了。读书识字对于来说就是更高层次的追求,可是你满腹经纶三天五天无米可吹,那你有再高的学问只有饿死,我与你吴叔竭尽全力推行一条鞭法的时候,你吴叔告诉我什么事情都不如吃饭重要,饥饿的人是不遵从道德礼仪的,人饿到极点的时候,那就不是人了,他是吃人的鬼怪。一开始你看不起兴华公司。”

最新小说: 山沟皇帝 史上最强崇祯 北宋:我成了赵佶 王莽撵刘秀 宋慈断案传奇 欧洲帝女花 明末的王朴 吕布的游戏 明末辽东从军行 宋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