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古代言情 > 九如颂 > 第五十六章 认知

第五十六章 认知(1 / 1)

身穿豆绿箭袖长袍的纪斌,擦好了随身的宝剑,起身,合剑入鞘。 闻此言,随口问道:“到底是哪位贵主?竟能得我外祖父亲自下阶相迎?” 他是金吾卫指挥使纪纲的儿子,纪家门楣低,他外祖徐家可是世代官宦,以著书而闻名,在士林中颇有声望。 徐大学士外出游历,一同出游的不仅有世家子弟,国子监与京中书院的很多寒门学子也是一路随行。 纪徐氏不放心父亲的身体,便让儿子一路跟随,侍奉父亲左右,说不定还能结识一些不介意纪家门楣的学子做朋友。 裴清宗抬颌,喝完盏里最后一口茶,淡笑道:“咱们大秦皇室拢共就那么几位主子,待会上来了,不就知道了。” “大公子说的对。”一位身着蓝衫的学子应声附和道:“徐大学士既然没叫我等去迎,咱们安心等着就是。” 千年千月扶着周九如下了马车,待徐大学士他们见了礼,彼此寒暄了几句,遂跟着他们上了凉亭。 抬头一看,周九如满目惊艳,凉亭前面的场地,站了一大排漂亮郎君! 一遍溜过,周九如就已估摸出了他们的身份。生在皇家,不是没见过美人。 宫里就连当差的宫女,个个都长得端庄秀美,能到主子跟前伺候的更是百里挑一,除了相貌,姿仪也是非常出众的。 何况,周九如一家子都是美人。 她自认为父皇和兄长的姿容气度,这世上,很难有人比肩。 不曾想,眼前就有一个。 此人身着鸦青色长袍,站在凉亭迎风而立,岩岩若孤松! 迎面看过来,双目流转,恍如暗夜幽幽绽放的月华,矜贵深邃又带着些许的锋芒与审视。 周九如立马抛开了整座森林,瞪大眼睛,专注地欣赏这棵……倚栏听风的芝兰玉树。 门阀世家,总是自诩高人一等,也并非完全狂妄没道理。 京都四大公子,除了陈昱修出自不知名的小世家,其他三位可都是来自孟、卢、裴这些百年以上的门阀。 家族的底蕴,铸就了他们的学识和修养,那一身高华的气度,也并非寻常官家贵族可比。 身为各族嫡长的大郎君,他们又是与众不同的。一出生,便占据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得到家族倾阖族之力的载培。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周九如清声赞美道:“裴大郎君的容貌气度,当得起我大秦帝都第一公子的美称!” 裴清宗微微一笑施礼,坦然受之。 “能得公主殿下这般称赞,也是守真之幸!”声如珠玉落盘,脆中带磁,一开口,便惊艳了这万里幽寂的苍穹。 守真是他的字。 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给这么小的女郎行礼,裴清宗有些许的不自然。 周九如却嘟了嘟嘴。 一个大男人,美如冠玉也就算了,都二十几岁了,怎么这声音,还如此的清越动听,简直占尽了人间芳华。 徐知远向周九如引见诸位学子。 论起来,其中的几位郎君与周九如都还沾亲带故的。 比如,刚刚下去迎她的那两位。 陈昱修的姑母乃户部尚书卢志康的妻子,周九如要称一声表舅母。 孟维常出身承恩侯府,是周九如大堂舅的儿子。他的祖母,也就是承恩侯夫人,又是裴氏两位郎君的嫡亲姑祖母。 世族之间盘根错节的关系谱,是周九如的必修课之一。 建元帝和孟皇后可以放任她不学无术,但在各大门阀与朝臣的人脉关系上却从不马虎,严格的要求她记熟。 待大家见完了礼,周九如也向徐知远行了个见师礼。 见状,诸位学子也不那么拘谨了,霎时放松,热闹了起来。三三两两的围坐品茗,谈古论今。 千年在凉亭的石凳上铺了两层软垫,千月才放心地扶着周九如坐下。 徐知远目露欣慰。 半年不见,天寿公主的个子长高了很多。不再是一副孩童模样,已经有了少女的气韵。 一眼望过去,身子骨仍纤弱瘦削,但是细看起来,还是会看出她的精气神与以往有明显的不同。 刚观她拾级上凉亭时,腿脚稳健有力,完全没有了往昔的步履艰难。 “公主。”他向万佛寺的方向拱了拱手,笑着道:“托浮云大师的福,您这气色越来越好了。” 周九如莞尔一笑:“吾能大安,确实辛苦了浮云大师。” “公主的身体既已康复,学业可不能再耽搁下去了。老夫若再去东宫授课,还请公主好好待待在书阁听讲。” 真不亏是个好好先生,一心一意的要教书育人。 “嗯。”周九如笑着点头。 当初只选他和陈大学士的课,也是因为他们两位教学比较严正。不像翰林院的那些侍讲,总喜欢窥探她生病的事,出去当作谈资,特别讨厌。 她的病虽不是什么秘密,但是发作起来疯疯颠颠的,父皇母后为了维护她,严禁宫中任何人谈论。 多言的人,轻则舌头没了,重则人也没了。 “徐大学士还不知道吧?” 周九如道:“父皇重设弘文殿,九月初便可以开课了,以后,我们兄妹都会在弘文殿上课。” 徐知远闻言一怔,随即脸上堆满了笑纹:“那公主可要小心了,老夫上课,若是有学生走神答不上来问题,便要按规矩接受处罚。” 周九如示意千月上前给徐知远续茶,然后一本正经的抬手施礼道:“到时,还请徐大学士直接无视,假装没看见。” 徐知远捋须,大笑。 听着这一老一少,很是熟络自然的对答,裴清宗目光幽邃,眼底不见任何情绪流露,却心下暗惊。 翻腾的像一块调色板,一会儿功夫不知变了多少颜色。 在前朝大燕,弘文殿是皇帝和臣子们进行经筵御论的地方。 相传圣祖皇帝经常在春秋两季撰写御论,阐述自己学习四书五经的心得,并广邀天下名士进宫,与当朝翰林院学士们进行清谈辩论。 因燕太子喜欢旁听,又常在殿内歇息读书,后来,弘文殿便被作为‘太子视事之所’,一般人不再轻易涉足。 天子重设弘文殿,让公主也去进读,跟皇子们一起学习,说明公主的疯病已经好了。 大秦宫禁森严,五年来,他们裴家不知费了多少周折,才在宫里不显眼的位置,安插进了十余个暗桩。 据那些暗桩回报,天寿公主患有癔症,腿脚不良于行。 性情极其的嚣张跋扈,就连生了皇子的吴妃和兰妃,若在御花园或是宫中甬道上撞见了她的步辇,都要停下来避让或是绕道而行。 所居的太初宫,没有内侍和嬷嬷,除了侍卫,全都是清一色的小宫女。 隔三差五的,小宫女便会失踪几个,过上一年半载,又会换上一批新的。 宫人们私下谣传,说公主为了治病,得吃九百九十九个小宫女的心肝。 裴清宗一直觉得,传言不可信。 即便这位天寿公主并不是什么温平之人,也不可能像宫人们所说的那样,喜欢吃小宫女的心肝。 今日一见,更是颠覆了以往他根据暗桩传递的消息,所得出的认知与判断。 眼前的这位小姑娘,稍一打量,便知她有不足之症。 好在性情灵动,言谈举止落落大方,出尘飘逸中又透着浑然天成的贵气。 特别是那双黑中泛蓝的凤眸,又大又亮,澄澈干净。 怎么看,都与虐杀小宫女沾不上边。

最新小说: 逼婚失败,小可怜竟转身驱妖救人 小农女也嚣张 盛庭延 汤府三小姐 禅城医女 夫君入伍后她开厂致富了 九歌微澜 卷王女帝她又强又飒 良田宝地 青丝白发度晚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