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古代言情 > 九如颂 > 第七十五章 见解

第七十五章 见解(1 / 1)

可她不知道的是,父亲还在两位女郎回府的半道上,准备了好几个无赖,吩咐他们把马车逼往胭脂巷,实施英雄救美的行为。 裴清宗很是生气,出身门阀,官居二品的父亲,竟用如此龌龊的手段,打着为阿璇出气的名号,来意图毁掉两位女郎的名声。 都说知女莫如父,也许从一开始,阿璇就是父亲摆在明面上混淆视听的棋子。 父亲大概想着,就算东窗事发,姑祖母为了维护阿璇,也会把下药之事担负起来,原本就是侯府的宴饮,揽过来也是顺理成章的。 父亲的这一局,碰巧被回京的宁王世子化解掉,实乃不幸中的万幸! 他跟二郎过来,除了向天寿公主请罪,更想探探文国公对此事的态度。 圣上是文国公夫妇教养长大的,有时候文国公的态度,往往代表了圣上的意思。 无论是下药,还是怒打公主殿下的医女,圣上如果执意追究,既便姑祖母有心袒护,阿璇也逃不掉。 要是被圣上扣个私德不修,以下犯上,污蔑皇族的罪名,阿璇在贵族女眷中的名声就算完了。 不过……今天过后也没啥好名声了。 裴清宗此时才发现自家小妹不是骄纵,而是愚蠢。 否则,怎么张嘴就咧咧:你们主仆可真够恶心的,为了不让我参选太子妃,竟用如此卑劣的手段。 还嫌中元节的事不够丢人,空口白牙的去攀扯公主。 …… “老师。”看到一袭青衫袍服的文国公,阔步走了过来,裴清宇连忙起身行礼。 没回京之前,他一直就读东岳书院,也算是受教于文国公门下。 “拜见泰山先生!”裴清宗愣了下,也紧跟着上前行礼。 因东岳书院开在泰山脚下,士林中人都称文国公为泰山先生,传扬开后,泰山二字就成了他的别号。 文国公未曾叫起,仔细端详着正在向他躬身施礼的两兄弟。 裴清宇瞥了眼兄长,先开口说道:“老师,舍妹出手伤人,言语无状,家慈知晓后,特命我与大兄前来,向公主殿下请罪。” 见文国公还是不语,连忙往自己身上揽错,“老师,身为兄长,我对妹妹未曾尽到引导之责,致她今日犯下大错。” 他目露愧色,再次躬身长揖,“烦请先生告知公主,若有降罪,我们兄妹自当领罚。” 望着眼前两位容貌佚丽,风姿卓越的郎君,文国公心中怅然一叹,有子如此,夫复何求? 生于门阀世家,裴尚书已经拥有了别人几世都难以达到的声望和高度,为什么还要去掌控原本就不属于自己的权力。 他抬了抬手,示意兄弟俩先坐下,笑言道:“一直这么站着,你们年轻人没事,我年纪大了,腿疼的厉害。 况且,老夫来时,天寿已经说了,裴二姑娘对她的医女有误会。先前,她并不知晓。 冤家宜解不宜结,既没深仇大恨,她这个做主子的也不好随意插手,就由她们自己吧。” 裴清宗闻言一愣,这话表面听起来挺客气的,人家不追究你污蔑之罪,身为主子也不护短,实则却是不屑。 一句就由她们自己,便把她的医女置在了与阿璇同样的高度,这是根本没把阿璇放在眼里。 裴清宇扶了文国公坐下,又亲手为他斟了茶。 文国公端起茶盏,缓缓啜了两口,温言道:“在我这儿不用拘着,你俩随意一些。” “是,老师。”裴清宇恭敬地应了一声,然后侧身坐在了裴清宗的右下方。 文国公问道:“陈家马车出事的事情,你们兄弟俩想必也都听说了?” 两人神色略显凝重,点了点头,却都不语。 文国公也没再说话,捧着茶,悠然喝着,好像刚才那一问,只是随口而言。 心里却道:裴氏双骄,果然聪慧。 在陈家马车出事后来国公府,定是知晓了内情,借着陪罪的由头,想探探宫里头有没有深究这件事的意思。 算了,原也是意料之中的。 望着眼前,芝兰玉树般的兄弟二人,文国公突然间,起了惜才之心,便换了个话题。 “大公子身为河西凉州府的解元公,时逢天下升平,对大秦如今提倡科举,选取天下有识之士,以达士庶平等之目的,可有什么体会与不同的见解?” 裴清宗一怔,半晌后方起身说道:“科举可暂缓士庶之间的矛盾,往长远看,有助于稳定和促进整个社会发展的公平性,晚辈甚是尊崇。” 言简意赅,答的滴水不漏,多一句废话都没有。 文国公心中蓦然一动,再次问道:“你是督国公合全族之力,培养出来的继承人,却不愿入仕。故而朝堂上的事,就有理由袖手旁观。 但你身为君子,对父亲所作之恶,视而不见,却有失君子之德。 身为大秦子民,你安享着你祖辈用忠义铸就出的门阀尊荣、士族风流,却不思用同等的忠义去回报,赐你们荣光的君主。” 裴清宗听完,心里暗自叫苦不迭,他没想到,温文而雅的泰山先生说话会如此犀利,直言不讳地说他:为人不义,父亲为臣不忠,有辱裴氏先祖,有负当今圣恩! 裴清宇连忙端正身子,作洗耳恭听状。 老师的言行与平时不大一样,有些咄咄逼人,他还是不要随意插言的好。 裴清宗望了一眼花园里那两棵移栽的千年香樟,深深吸了口气,再次向文国公施礼。 肃声说道:“泰山先生言重了!晚辈自幼得祖母与伯父教诲,深知忠君守礼乃裴氏立世之根本。 有些事,不是晚辈袖手旁观,奈何自古忠孝难两全。” 言下之意,父亲的所作所为只是他的个人行为。身为人子,他不能强自干涉父亲的事情,否则便是不孝,但裴氏阖族对朝庭的忠义是毋庸置疑的。 文国公摆手,示意他坐下说话:“古人云,天地君亲师。希望大公子能够记住,君是排在亲之前。圣上励精图治,颇有大燕圣祖的遗风! 你父亲身为吏部尚书,乃百官之首,更应辅佐圣上成就一代名君!而不是结党营私对抗君权,倘若祸延百姓,到时可就悔之晚矣!”

最新小说: 逼婚失败,小可怜竟转身驱妖救人 小农女也嚣张 盛庭延 汤府三小姐 禅城医女 夫君入伍后她开厂致富了 九歌微澜 卷王女帝她又强又飒 良田宝地 青丝白发度晚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