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世纪时,有人发明了火枪上更安全的点火装置“火绳”,克服了火门枪手需要一手持枪,一手拿火具以致无法瞄准目标的缺点,可以稍微精确的射击了。 火绳是一根绳线或捻紧的布条,放在特制的助燃溶剂中浸泡后晾干,它能燃烧并点燃火药。 每个火枪手带上一节,挂在皮带上。战斗时把火药装入枪管后,枪手把火绳点燃的一端插在枪的钢嘴上,击发后钢嘴上插有火线的这一端与药室中的火药接触,引发火药爆炸把子弹发射出去。枪托也改进为曲形木托,这样枪手一手前托枪身,一手后握枪托,可以稳定住火绳枪,提高射击精度。 但火绳枪也有早期火枪致命的缺点,只能在天气干燥时使用,阴雨天就无法使用。另外在战斗中火绳必须始终闷烧着,也不方便。 在1610年-1615年间,法国人马汉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燧发枪。 这种枪的射击原理是通过打击起火点燃火药。 燧发枪的点火器上连接一快铁片,射击时火枪手扣动扳机,带动燧石打击铁片,产生火花点燃药池里的火药。 燧发枪克服了火绳枪的缺点,使用可以不受天气晴雨的影响。 到19世纪中叶前后,发射圆锥形子弹的后膛枪问世,步枪具有了更大的威力,使得兵器进入了新的时代。 从前膛枪转变为后膛枪,不仅仅是威力增强,使用也更加方便。比如,后膛枪装弹不必再竖起枪身,只需打开枪管的尾部。装弹速度和发射速度都大为加快。 1866年,普鲁士和奥地利两国发生战争。奥军装备的是前膛枪,装弹速度慢,火力比装备后膛枪的普军差很多。结果在萨多瓦战役中奥军大败。 这场战争之后,奥地利,法国,瑞士等国很快淘汰了前膛枪。俄国对是否装备后膛枪有过争议,陆军大臣米柳京在看到后膛枪的威力后立刻上书沙皇称:“采用后膛枪的决心如果稍有犹豫,后果将不堪设想。”沙皇于是让陆军部派人到国外考察,去美国考察的戈洛夫少校回国后,盛赞后膛枪火力猛的优点,在事实面前,俄军全部换装后膛枪。 这些张安安都不知道,也不懂,但是张安安曾经有一次和死党王飞喝酒聊天的时候,听王飞说过,穿越到中国古代如果你能解决材料、膛线、底火这些问题,那么恭喜你,可以玩枪了。 张安安也知道自己是个学渣,所以在画图的时候,画的是步枪的图形,一根枪管一个枪托一个扳机再加个撞击装置就齐活了,再复杂张安安也画不出来。 张安安向刘混康和林灵素讲解了一遍原理,着重提到了枪管要用天外陨铁打造,枪管里要划上膛线,至于膛线怎么划,张安安不知道也不懂,于是让刘混康和林灵素自己研究,可以先用百炼精钢试试,等有了成功的经验再用天外陨铁嘛。 张安安又向刘混康和林灵素再讲解子弹,这可是关键,没了子弹的枪械就是跟烧火棍,啥用都没有。 子弹是由弹头、弹壳、火药、底火组成,这个张安安知道(听死党王飞说的),至于底火,张安安也不知道要用什么,张安安只知道扣下扳机,撞击子弹底部,让底火燃烧起来点燃火药将弹头射出。 张安安介绍完毕,刘混康和林灵素是一头雾水,但是也知道师祖能说到这样也不容易了,毕竟以师祖的身份又怎么会知道的那么详细,就像神臂弓,宋徽宗赵佶能说得出来怎么制作的吗? 所以问了也是白问,反而让师祖难堪,还是赶紧回去研究吧,此物能被师祖说出来,必定在宇宙中也是大名鼎鼎,威力无穷,如此神器肯定是要不惜任何代价制造出来的。 刘混康和林灵素回去之后就召集道门各家,宣布从师祖那里得来任务,要制造神器。 别看道门清静无为,掌握的资源可不少啊,天外陨铁?有。百炼精钢?没问题。火药?威力越大越好?那也没问题,火药可是道门发明的,道门说第二,地球祖星谁敢认第一?能工巧匠?那就更没问题了。 子弹最关键的底火,已经被林灵素解决了,通过撞击可以燃烧点燃火药,这不就是神雷吗?林灵素激动地浑身颤抖,想不到自己一脉的神雷居然是制造神器的关键之物,不由跪下祭拜师父赵升:“师父,你在天之灵可看到了没有,神雷不是无用之物。。。” 解决了底火,其他的事情就简单多了,弹头、弹壳要用铜,这是师祖说过的,怎么打造自有能工巧匠去完成,火药是天师道提供的独门秘法,威力巨大,远超一般火药。 子弹制造出来了,中间也出了些事故,炸死了三个道家弟子伤了五个,但是在刘混康、林灵素看来,这很正常嘛,神器嘛。 扳机、撞击装置、枪托,这些在能工巧匠眼中不要太简单啊,难的是枪管,是要划上膛线的枪管,关键这膛线还不知道怎么划,划成啥样,这才是最难的。 去问师祖,那是想都不用想了,师祖若知道早就说了,不说也就是不知道,去问了也是自讨没趣,还不如按照师祖说的,先用百炼精钢制造出枪管慢慢摸索。 经过几次摸索、实验、对比,终于发现膛线对子弹的精确度和威力有着极大的提高,虽然在实验过程中,发生了几次炸膛事件,死了两名道家弟子伤了三名,但是值得啊。 师祖口中的火枪威力巨大,一枪轰出,硝烟弥漫,五十步内就连步人甲都挡不住,而且射速奇快,根本就无法被肉眼捕捉,要知道这一点很重要,远程武器有很多,威力巨大的也不是没有,但武艺高强者总能及时躲避,原因就是射速太慢,让人有了反应时间,而火枪射出的子弹,连肉眼都无法捕捉,就不用提闪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