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马勇猛好战,体力强壮,胆大机警,攻击力强,但缺点也很明显,它们脾气暴躁,性烈,凶猛好斗,一旦到了发情期就很难驾驭。作为骑兵来说,谁也不想天天骑在一个定时炸弹上。 公马性淫,发情期一到,要是不给啪啪啪,它能带着将军跑到敌方军营送人头你信不信。 没有母马的时候,还会强抢民驴,所以,才会繁殖出驴骡。就是公马和母驴繁殖的后代。 为了报复马,村头的驴乘着夜黑风高,也偷偷地把母马给办了,于是又有了马骡。就是公驴和母马繁殖的后代。 公马除了性格暴躁,淫,公马不老实的时候还会踢人,咬人,会活蹦乱跳满地打滚把马背上的人给甩下来。甩不下来,它干脆不走了,倔起来比村头的驴还倔。 很多时候还非常舌燥,动不动就大声叫唤,你要是骑着公马夜袭,估计还没摸到敌人军营大门,公马就先叫唤几声,把敌人都吵醒了。 甘宁百骑劫曹营的时候都是人衔枚马裹蹄,要全是公马,估计得让马也含一枚铜钱作战了。 那如果用母马做坐骑呢? 母马虽然脾气温和,易于驾驭,更适合做战马,但母马攻击力不足,战斗力也不如公马,耐力稍差,何况母马一年中有几个月都是怀崽子下崽子的时期,不能骑行,更重要的是要拥有一定数量的战马就必须拥有大量的母马去繁殖,母马一旦在战场上损失过重,就会对骑兵的后续发展带来灾难,繁殖功能也限制了母马在战场上的大规模运用,除非到了不得已的地步。 唐朝以后,为了培育更好驾驭的马匹,开始给马“去势”(阉割)。 骟马还没有出现前,军马是以公马为主还是母马为主?让我们看一看唐代脍炙人口的美马计。 唐代“安史之乱”时,大将李光弼带兵与叛将史思明对阵,两军互有胜负,相持不下。但史思明骑兵颇强,因为他有从塞北带来的良马干匹在军中服役。这些马都是公马,个高劲大,跑得快,冲力大,对起阵来对唐军威胁颇大。史思明也视这批马为宝贝,没有战事,便让人赶这批马去河边洗浴、放牧。 日久天长,李光弼终于想出一条获取这批良马的计谋来。 他传令城中,以高价收购百姓的带驹的母马,不几日便收到母马、马驹各500匹。这天,李光弼见叛军又把马赶到对岸河边放牧,便传令把收来的那批母马赶出城去,而把马驹留在城中。 母马来到城外河边,挂念城中的马驹,不时回首鸣叫。叫声引起了对岸叛军的公马的注意,它们都不吃不喝,仰起头来向河这边张望。不知哪匹公马首先动了情,下河向这边游来,一下子带动了所有的公马。放牧的敌人拦也拦不住。唐军赶马人见状,忙松开缰绳,那500匹母马怀念城中的驹子,撒脚就往城中跑。敌人的马刚过河上岸来,也随那批母马跑将起来。 敌人闻听丢失了良马,忙遣大队人马来拦截。还没等敌人打过河来,那批马已随唐军的母马进了城,被一个个捉住,补充到唐军骑兵中。自此李光弼的骑兵战斗力大增,使叛军吃了不少苦头。 历史上最先使用“美马计”的是战国的李牧。当时李牧为赵国名将,在镇守雁门关时,曾见匈奴有良马百匹因酷热被赶到河里洗浴。李牧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下令放出军中母马百余匹,系在隔河的树阴下。母马嘶声四起。匈奴的公马听见母马声,马上全部渡河奔驰而来。守关士兵便将其尽数赶入城中。匈奴将领见状大怒,率众赶过来,被李牧预先埋伏的弓箭手射杀而大败。 通过这两则史料我们可以看出,在古代的军中,战马最先还是以公马为主的,因为公马身体高大强健,冲击力更强,母马则多用于繁殖后代,托运粮草。随着公马的弱点被利用,人们转而寻求更适合战场的马种,阉割这一技术也应运而生,从此,骟马跟随着历史的脚步,登上了广阔的舞台,以它独特的个性和舞姿绽放着经久不衰的光彩。 去势后,战马就没了生理需求,也就不会一心想着啪啪啪了。 经过长期训练,也不会咬人,不会踢人,性格温顺,还容易长膘。 同时具备了公马的强壮,也兼并母马的温柔,安静沉稳,隐蔽性极佳。 虽然缺少了攻击性和野性,爆发力和攻击相比公马差了许多,但是对于战马,对于坐骑来说,再适合不过了。 古代基本上是三成一,也就是三匹马才训练出一匹合格的战马。 其他不合格的马,就会沦为劳动力。托运物资,架马车,运粮草辎重,耕地等。 不过军营里的战马不全是太监马,还是会有一些没阉割的公马。 因为马群里必须要有马王,也需要繁殖后代。 而且,如果一群战马只有太监马,来了几匹狼都干不过,必须要有一个领头的来维护秩序。 这没阉割掉的公马,就是拥有优质血统的种马,主要工作就是翻牌子,选母马侍寝,以及为这些太监马当保镖。 大宋缺马啊,宋太宗继位的时候就有各支部队中根本无法装配起足够骑兵的状况“诸军战骑多阙”。 到了神宗朝,才有了轰轰烈烈的熙河开边。因为河湟地区,也是一处适宜的养马地,虽然小了点。只不过,那里基本上被西夏和吐蕃控制。 当时的宋朝通过筑城修寨收复了三千里土地,招抚了当地的一些番人,一定程度了缓解了缺马的问题,同时还对西夏形成了战略包抄,其实形势上是比较乐观的。 只可惜,神宗之后,宋朝内部变法派与守旧派几经反复,好不容易取得的战果实际上被搁置,还是没能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