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武侠仙侠 > 西游前传:蛟魔王小传 > 第050章 梭由如意始 叠自叉处来

第050章 梭由如意始 叠自叉处来(1 / 1)

符纸规格大小的白纸之上,红蓝线条所记载记载的是水文图,其所指向的,乃是一处位于水底的仙府宝藏。 而且极有可能就是这附近的水文、就是这附近的宝藏,否则那命歹的道人,好死不死的,为何偏偏要死在这处? 这是焦平大胆的推测和判断! 至于具体是不是,等他抽个时间,下水去看过就知道了。 道人的目的已明。 剩下的就是手段了。 这死去的道人明明是个菜鸡,那么他是如何深入到、如此蛮荒深处的? 焦平继续翻找。 衣袍鞋袜一件件挑落,到最后松鼠手掌之中,就只剩下一件东西了。 焦平眉毛一挑,看来是这了。 却原来,松鼠手掌中最后一个东西,是一个有成人手掌长的小小梭具。 这梭具看上去就跟凡间妇人纺纱用的梭子类似,两头尖尖中间肥,只不过它不是木头做的,是由一片片钢片拼贴而成。 一旁还有些断折、或磨损的零碎,一看就是从梭上掉落下来的零件。 这东西显然已经坏了! 这也解释了那菜鸡的道人为何能深入蛮荒之地,看来是借了飞梭之力。 只不过到了此处,好死不死的,这东西刚好就坏了,连带坏了自己一条性命。 焦平拿起残破的飞梭,触手微冷,捏上一捏,微带弹性,有点像穿山甲的皮。 从破损的地方往里边一瞧,之间里面榫卯相勾,重重叠叠得十分复杂。 每个榫卯零件的最外边缘,又接着一块狭长小小菱形钢片,无数菱形钢片重叠拼接在一起,组成了飞梭最外边的梭皮。 乍一看,这飞梭倒像个鲁班锁! 接着焦平又伸手,拿起同样呈现榫卯结构的、坏了的零件看了看,突觉不对。 这些坏掉零件的材质,跟飞梭正体的材质根本不一样,或者更正确的说,其材质远逊于飞梭正体的。 虽然焦平也辨别不出这飞梭正体,用的乃是何种材料做成,但这材料的高档质感,却是一触便知,更别说还有对比的。 这种感觉,就像是那死去的道人,自己捣鼓了几个替换的零件,将这架飞梭临时修好了,就一头扎了进来。 却没想到这零件这么不经用,很快就磨损坏去了,以致于最后坑了自己。 这道人倒是胆大敢闯! 焦平暗自感叹。 只可惜心不够细,运数也不济,大风大浪都闯过来了,百步走了九十九,到最后却被三个小蟊贼敲了闷棍,致使阴沟里头翻了船,枉送了卿卿性命! 焦平将飞梭和坏掉的零件收好,这东西日后或许还有用,正好壶天囊里面还有许多“空仓面积”余出来,不用白不用。 对于飞梭这类法宝,他其实也是有几分了解的,《概述》上介绍说,修行界的第一艘飞梭法宝,乃是一艘仙梭。 这一艘仙梭,形如金船,又以“如意”为名,出自于终南山炼气士之巧手。 其上加持有“天罡三十六法”中的“五行大遁”、“大小如意”、“飞身托迹”、“潜渊缩地”、“纵地金光”、“正立无影”等一系列的天罡大神通。 此梭飞遁无影,几无人可拘之。 而且据说其用料十分考究,梭体材质异常之坚固,因此不止防御强,在极致速度加持下,还可以用来做攻击用。 攻击时只一啄,就能轻松把一座大山前后啄出一个窟窿来,啄个通透! 这法宝兼具“攻防遁”三位一体,俱都卓绝无伦,而且还能当作移动的洞府用。 如斯美妙,故而自仙梭问世之后,各种模仿的飞梭类法宝,就一直层出不穷。 而今的修行界之中,一艘低配版的飞梭除材质上五花八门外,飞梭之上所加持着的法术,则多是以地煞小神通为主。 诸如“坐火”、“入水”、“透石”、“土行”、“御风”、“招云”、“壶天”、“杖解”、“移景”等等这些,不一而足。 毕竟,不是谁都是终南山仙人,能有机缘学到那么多个天罡大神通的。 而梭类法宝,自发明以来,在修行界热门法宝目类中,就一直稳占前十排名,可见其受欢迎之程度。 便连焦平,从贼赃里见到一艘,而且还是坏的,都要忍不住拿了收起。 这东西,说不定还能修好呢! 若有一艘飞梭代步,那无论是此行还是以后的出行,都是要方便上许多的。 此间事了。 焦平又问起附近的水文,接着马不停蹄使唤小松鼠,让它带着自己去看,一刻都不给它停歇。 人一停下来,往往就容易胡思乱想,况且此间场景特殊,更容易触景生情。 若是在这里歇会儿再走,难保这小松鼠会被这地方勾动了血脉亲情,冲动起来要找自己的麻烦,为它两位族兄报仇! 自己虽然不惧,但是如果把这小松鼠也杀了,短时间内却又再上哪儿、去捉上一个肯听话的带路舌头呢? 两害相权取其轻,故而此时还是要奔波操劳一点为好,正好免却许多手尾。 小松鼠浑浑噩噩战战兢兢,并不知焦平心中之算计,只一味听令行事,很快就带着焦平,来到一条大江之边。 这附近能称得上“大”的水系、能够够得上“水底藏仙府”条件的,也就这里了。 这条大江,实就是那“三叠瀑”瀑布水流到平原处汇集起来、所形成的江水。 此江因处于中下游位置,除了有上游的浩浩河水供给之外,沿途更有那高山融雪、各处山涧小溪,等水流汇入。 山不辞细壤,海不辞涓流,江水行至此处此地,一眼望去已是望不到对岸。 可见江面之广阔! 此江之名为“三叠江”,这个名字显然因附近的地理特征、从而得名的。 即是由那“三叠瀑”而来。 简单直接、易懂好记,也没有多余的无谓修饰和故弄玄虚。 这是妖怪们取名的一贯风格。 说来其实这“三叠江”、“三叠瀑”,还有那“东叉流”、“双叉河”,都是同源出于一条水脉、延绵而来的。 但其名号,却各自不相同。 对此,焦平并不以为意。 一节水道一节名,像山名、水名这一类的地名,都是在那当地生活的人才会去取,而后传叫开了,才终为人所知。 而上下游又没有个统一商量,故而叫出来的,就是不同水段有不同名字。 这种情况不仅这里有,在他前世也是多有,尤其是那种跨越国域的大江水。 百分之百,有着多个名称、名字。 比如“湄公河”。

最新小说: 人在大商,持刀斩天 倚马莫凭栏 江湖听风录 三侠五义之水龙吟 双生初雪 从吞噬开始投资诸天 魔神剑缘 终极白嫖系统 程柯传 雪上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