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成公认为自己的思路是无比正确的,因为上次晋国在泌地之役中败于楚国,并非晋国实力不行,而有客观原因和意外因素: 一是楚国国君楚庄王确实是一个强悍的主,英明神武,文韬武略,且深谙中原礼仪,极具威仪,是位明主。 二是晋国内部将帅思想不统一,自己乱了才导致的失败。 两国真刀真枪干起来,不见得晋国就一定会败于楚国。 如今,你楚国虽然表面上很风光无限的样子,在中原一呼百应,但真正臣服你楚国的又有多少? 这一次,你楚国居然胁迫了许国和蔡国两位国君北上,实在是太失礼了。 再说,如今你们楚国国君少年无知,大权被令尹公子婴齐把持着,你们楚国肯定要内乱。 不用说鲁成公是这样想的,就连执政上卿季孙行父以及其他公卿大夫们都是这个心思。 甚至连那位无奈成为楚国人质的公弟衡,区区一介少年小伙子,也是坚信追随晋国才是正道。 既然追随晋国是正道,那去毛线楚国当人质? 这小伙子看来也是非常机敏的,楚军班师回国,经过宋国时,公弟衡居然趁楚军不备,偷偷跑回了鲁国! 可惜的是,这位公弟衡毕竟太过年轻。他考虑问题只有一思,没有再思,当然不可能三思而后行。 他只想着,鲁国与楚国迟早是要交恶的,那自己作为人质留在楚国就是挨刀的份,所以要逃。 他没想到的是,鲁国与楚国至少要保持表面上的盟友关系,而自己正是要为国家承担这份责任的重要干部。 如今公弟衡不顾国家利益,自己私逃回国,那会有好结果吗? 鲁国大司寇臧孙许就非常火大,公开发表言论,说公弟衡这小子没有政治前途,没有担当精神,不堪重用。 于是,鲁国的春秋历史,便不再有了这位公弟衡的影子。 对整个春秋江湖甚至对鲁国来说,公弟衡这样的角色不提也罢,此时需要提的是晋国。 楚国在中原搞了这么大一个阵仗,难道晋国就听之任之了? 晋国自然有他的动作,只是这个动作,不是直接与楚国针锋相对。 晋国作为名义上的中原列国诸侯盟主,行事自然有成熟的一套。 两个动作先摆下来了。 一个是交好周王室。 当然,对晋国来讲,不需要过于交好,周王室所能倚重的,当然必须是晋国。 这次晋国与周王室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献捷活动。 所谓献捷,就是指诸侯征伐戎狄蛮夷得胜回来,要将战利品的一部分献给天子的外交活动。 但晋国也是昏了头,这一次居然献的是齐捷。 所谓齐捷,就是晋国将鞍地之战中得来的战利品献给周王室! 要知道,鞍地之战的敌人是齐国啊,不是什么蛮夷戎狄,你晋国这样献捷,几个意思? 结果天子周定王很不高兴,他不愿接受这样的献捷! 周定王虽然不高兴,但更担心会因此而与晋国交恶。毕竟这些年来,三番五次向天子送礼的,也就晋国了。 晋国最近总是打胜仗,尤其是打了不少戎狄,每次都把战利品送一份来。 周王室与晋国的关系也是一直交好的,总不能因为晋国违反了礼仪而驳晋国的面子吧? 所以,史料记载,周定王在朝堂之上批评了晋国,但私下里却礼待晋国使臣,安排好吃好喝兼送礼,并嘱咐天子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是的,作为大周王朝天子,周定王手头已经没几块地,没几个兵,也没几分威仪。 唯有一点薄薄的脸面,靠着几百年以来维持朝纲和君臣关系的礼仪制度在守着。 如果连礼仪都废弃了,那列国诸侯都可以抛弃天子! 晋国频繁与王室交往,就是给天下诸侯一个带头大哥的形象:什么是真正的诸侯盟主? 必须尊王攘夷! 你们看看那个楚国,什么东西,他何时恭敬地事奉过天子? 真正的诸侯联盟盟主,不但要尊王,还要代表天子讨伐不义。 对了,你楚国当然是不义的,但公开表示追随楚国的,也是不义的。 既然不义,那就休怪我晋国要出兵讨伐了。 但蜀地会盟,十几个诸侯国参加了呢,你晋国都讨伐? 不,我晋国只打出头鸟! 中原列国诸侯中,最抢眼的出头鸟,就是郑国。 那就讨伐郑国吧。 公元前588年周历正月,晋国宣布讨伐郑国,并发出通知,要求鲁国、宋国、卫国、曹国等四国参战。 鲁成公当然不敢怠慢,立即组建军队参与联军。 虽然,自己也刚刚参加过楚国主持的蜀地会盟,但在那次会盟上,鲁成公表现得非常低调。 非但如此,刚从蜀地会盟回来,鲁成公就派人偷偷向晋国汇报具体情况,再次表达了对晋国的忠心。 也许曹国、卫国也对楚国如此阳奉阴违的,所以在晋国心里,你鲁国、曹国还算是没有违背断道之盟精神,是铁心追随晋国。 那这次教训郑国,就一起来吧。 至于宋国,那是楚国的世仇。哪怕是曾经被楚国教训得支离破碎,也是要将心凝成一块追随晋国的。 鲁成公按晋国的要求出了兵。 但他万万没想到,以超级大国晋国之威,再加上宋国、曹国和鲁国,五国联军,杀气腾腾讨伐郑国,但居然吃了一个大败仗! 原来,郑国见联军来犯,立即向楚国告急,并组织郑军顽强抵抗。 在鲁成公的眼里,郑国面对五国联军,肯定是退守都城新郑,而联军则团团包围新郑,最多是固守待援。 一旦楚军北上救郑,那就是晋国与楚国这两个大国的博弈,与鲁国无干。 一旦楚军救援不及,那最后的结果是郑国举手投降。 但没想到的是,面对着的是晋国组织的晋、宋、鲁、曹、卫五国联军,郑国一边分兵固守都城新郑,一边分兵阻击!